1950年,周总理提议入朝军队名为“支援军”,黄炎培反对:“自古道师出有名,名不正则言不顺。要打这个不好打的仗,应该怎么打?有了一个正义之名,仗就好打喽!”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 朝鲜半岛的战火如同燎原之火,迅速蔓延,不仅威胁到了朝鲜的和平,也对中国东北边境的安全构成了直接威胁。 毛主席面临着一个重大且艰难的抉择——是否应派遣中国军队跨越国界,前往朝鲜,与朝鲜人民并肩作战,共同抵御外来侵略。 这个决定不仅关乎国家的安全和尊严,也牵动着亿万人民的心,其重要性和复杂性不言而喻。 这个决定一经提出,便在党内和军内引起了广泛的讨论。 一方面,有人认为这是维护国家安全和地区稳定的必要之举; 另一方面,也有人担心这可能会将中国卷入一场大规模的国际冲突中,给国家带来不可预知的后果。 然而,毛主席最终决定支持朝鲜,派遣军队。 但是,当决定派遣军队之后,一个新的问题浮现出来:这支即将出征的军队应该叫什么名字? 黄炎培先生提出了他的看法:“自古道师出有名,名不正则言不顺。” 他认为,一个恰当的名字不仅能够提升军队的正义感,还能在国际上树立正确的形象。这一观点立即引起了在场所有人的深思。 军队的名称不仅关系到士兵的士气,更在国际社会中代表着中国的形象和立场。 因此,选择一个恰当的名称,成为了当时决策层必须面对的重要任务。 周总理提出的“支援军”虽然简洁明了,但在国际舞台上,这样的名字可能会被误解为一种官方的、强制性的军事行动,而不是出于人民自愿的正义之举。 黄炎培先生敏锐地捕捉到了国际舆论的敏感性和复杂性,在那个国际关系错综复杂的年代,每一个细节都可能成为外界解读中国意图的窗口。 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毛主席和周总理最终决定采纳黄炎培的建议,将这支军队命名为“中国人民志愿军”。 这个名字的选择,是对黄炎培先生深思熟虑观点的肯定,也是对中国人民自愿参战精神的最好诠释。 它不仅在国内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激发了广大人民的爱国热情,也在国际上树立了中国维护和平、正义的形象。 “中国人民志愿军”这个名字,如同一面旗帜,高高飘扬在历史的天空。它不仅代表了中国人民的意志和决心,也向世界宣告了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大国的担当。 这个名字的诞生,是那个时代智慧与勇气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体现,也是中国走向世界舞台中央的重要一步。 随着“中国人民志愿军”这个名字的广泛传播,它所蕴含的深刻意义和强大力量,激励着无数中华儿女投身到保家卫国的伟大事业中。 这个名字,成为了那个时代最响亮的号角,最鲜明的标志,它见证了中国从站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历程,也成为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勇于担当的永恒象征。 彭德怀的任命,是对他过去军事才能和政治智慧的充分肯定。 在解放战争的硝烟中,彭德怀以其坚定的意志和敏锐的战略眼光,带领部队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胜利,他的名字,如同战场上的一面旗帜,激励着士兵们勇往直前。 在那个决定国家命运的关键时刻,彭德怀被赋予了重任,他不仅要指挥军队,还要在政治上引领这支军队,确保其行动符合国家的战略目标和人民的期望。 “中国人民志愿军”这个名字,不仅仅是一个军事组织的称谓,它是中国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是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坚定立场的象征。 这个名字,如同一把锋利的剑,指向了那些试图破坏和平的势力,同时也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维护正义、捍卫和平的决心。 “中国人民志愿军”这个名字,随着彭德怀的指挥和士兵们的英勇奋战,逐渐成为了国际社会公认的正义之师。 这个名字,不仅代表了中国人民的勇气和牺牲,也成为了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一张名片。 它向世界证明了中国不仅有强大的军事力量,更有坚定的和平理念和正义立场。 “中国人民志愿军”这个名字,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符号,它见证了中国从战争走向和平,从封闭走向开放的伟大转变。 这个名字,如同历史的丰碑,永远镌刻在中华民族的记忆中,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为了国家的繁荣和世界的和平,不懈奋斗。 信息来源:政协君——纪念抗美援朝战争胜利70周年!一同回顾“立国之战”中的中国民主党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