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一名老人在北京军事博物馆参观时,他趁没人就想摸一下文物,工作人员连忙

聊聊环宇事 2024-06-21 12:21:23

1976年,一名老人在北京军事博物馆参观时,他趁没人就想摸一下文物,工作人员连忙阻拦,老人却红着眼眶说:“当年是我背着它走完了两万五千里长征。” 【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2019.8.9老红军谢宝金——背着68公斤重发电机奔赴延安)】 在北京,军事博物馆的一位银发老人在参观时停下了步伐,泪眼婆娑地看着一台陈旧的手摇发电机。 当欲伸手触摸这台承载着他青春记忆的珍贵设备时,却被旁边的工作人员礼貌地拦住,老人深情地说道:“你们可能不知道,这台机器是我亲手从于都背到了延安,对我而言,它就像是我的亲人一样。” 这位老人的名字叫做谢宝金,他出生于普通农家。 年幼时的他曾在地主家里辛苦做工,生活困苦艰辛。 18岁那年,谢宝金转行开始做起了肩担生意。 命运的转折点出现在1932年,那时他在矿山打工时遇见了伟人的弟弟。 谢宝金强健的身躯和坚韧不拔的性格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于是他决定将这个年轻人招募进红军。 1934年10月,为了逃避国民党军队的追捕,中革军委开始了万里迢迢的长征。 在那段艰难的旅途中,那台珍贵的手摇发电机成为了我军的生命线。 为了保证它能正常运转,中央军委成立了由128人构成的加强连来专职守护这台设备。面对重重困难,谢宝金立下誓言,即便付出生命的代价也要保证发电机的安全。 在这段充满险阻的道路上,谢宝金和他的战友们经历了无数的磨难,然而他们始终如一地守护着那台沉重的通信装置。 在跨越茫茫草地时,他们用尽全力拖动发电机的竹排前进;穿越巍巍雪山时,他们轮换着背着这台重达68公斤的设备。 此外,为了能让这台“革命之眼”继续发挥作用,谢宝金还自学掌握了它的维护和修理技能,一旦有空闲时间就会立即着手进行维护工作,确保它性能稳定。 经过25000千米的艰苦跋涉,谢宝金和他的战友们成功地将这台珍贵的手摇发电机安全运抵延安。 在长征途中,国民党军的前堵后追、天空中不断盘旋的敌机投下的炸弹使他们置身于生死边缘,但是正是因为有着对革命忠心的信念,谢宝金才能带领着战友们一次次战胜困境,将这台重要的通信设备安全带至延安。 革命胜利后,谢宝金并没有留恋军中的生活,而是默默地回到了家乡,过起了普通人的生活。 尽管生活依旧拮据,但他仍然保持着坚韧不拔、勤奋刻苦的优良作风,在供销社的工作中尽职尽责,任劳任怨。即使在家庭遭遇经济困境之时,他也未曾向国家请求过任何援助。 直到1976年,已是八旬高龄的谢宝金因为身患重疾来到北京就医。 在游览军事博物馆之际,这位昔日的无名英雄的故事才被人们知晓。 他的壮举令在场的每个人都无不为之动容,他用自己的行动向世界展示了什么是真正的忠诚和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 谢宝金虽然只是一位普通农民的儿子,但他却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完成了常人无法想象的壮举,成为了新中国的革命英雄。 在新一代人中,他依然是那些渴望自由、追求光明的人们心目中的榜样。他的故事告诉我们,无论出生在哪里,每个人都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为这个世界做出贡献。#人物#

0 阅读: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