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一名老人在北京军事博物馆参观时,他趁没人就想摸一下文物,工作人连忙阻

阿智通鉴 2024-06-19 15:40:29

1976年,一名老人在北京军事博物馆参观时,他趁没人就想摸一下文物,工作人连忙阻拦,老人却红着眼眶说:“当年是我背着它走完了两万五千里长征。”   信息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2019年08月09日——《老红军谢宝金——背着68公斤重发电机奔赴延安》   岁月飞逝,时光荏苒。1976年的北京,一位久经沧桑的老人走进了军事博物馆。他的步伐沉稳而缓慢,透露着历尽艰辛的味道。虽然身材佝偻,但那双眼睛里仍然闪烁着昔日的英勇无畏。   老人缓缓踱步,透过玻璃展柜凝视着一些久违的"老伙计"们。每件陈列的文物,都似乎在向他诉说着那段峥嵘岁月的故事。   忽然,老人的目光被一件展品深深吸引住了。那是一台古旧的手摇式发电机,尽管外表布满了岁月的伤痕,但对老人而言,却是那段难忘岁月的见证者。   几十年前的峥嵘岁月,老人亲手背负着这台重达136斤的发电机,跋涉过万水千山。它就像一个战友,与老人并肩作战,共同谱写了那段不朽的传奇。   老人的手缓缓伸向玻璃展柜,似乎想要再次触摸这位陪伴多年的"老朋友"。然而,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及时发现了这一情景,连忙阻止老人的动作。   "老先生,请不要触摸展品。这些都是珍贵的文物,需要好好保护。"工作人员语气恳切。   老人转过身来,眼眶中已噙满了泪水。他轻声说道:"年轻人,你可知道这台发电机的来历?当年,正是我亲自将它一路背到了延安,陪我走完了整个25000里的长征路程!"   原来,这位老人就是传奇红军战士谢宝金。他于1898年出生于江西贫困农家,18岁时就已身高达1.9米,体格强健,力大无穷。   1932年,当红军正在江西发展壮大的时候,谢宝金被特意征召加入。他一头扎进了革命的滚滚洪流,从此开启了波澜壮阔的传奇人生。   那一年,红军只有一台手摇发电机,对当时的通讯联络至关重要,可谓是"眼睛和耳朵"。为了保护这唯一的宝贵设备,中央红军专门组建了特护连队,而力大无穷的谢宝金自然成为了这支队伍的中坚力量。   1934年10月,艰难的长征拉开了序幕。谢宝金就是在这一过程中,与战友们一起背负着这台发电机,跋山涉水,沿途辗转。   一路上,战友们相继阵亡,最终只剩下谢宝金和另外两名战友。背负如此重任,他们只能咬紧牙关,即便在最艰险的环境里,也要保护这台宝贵的通讯设备。   有一次,他们需要渡过一片汪洋大沼。为了不让发电机被淹没,谢宝金费力地搭建了一个简易竹排,让发电机安全通过。而在攀越雪山时,道路陡峭无比,谢宝金只能独自一人硬生生将发电机扛在肩上,步步为营。   每一次,发电机都变得越来越重,但谢宝金的意志力却无比坚定。他明白这台老旧的发电机代表的不仅是革命力量的命脉,更是有可能关乎全体将士的生命。   就这样,谢宝金和两名战友终于带着发电机,历尽千辛万苦,于1935年终于抵达了延安。在随后的表彰大会上,他因此获得了"长征英雄模范"的光荣称号。   之后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谢宝金都建立了卓越的功勋。全国解放后,他不远万里,本可以在北京安享晚年,但他却坚持要回到家乡,过上清苦的农村生活。   回家后的谢宝金这才发现,自己身患肺结核的顽疾。当时国家财政紧张,他选择自己吃苦头,拒绝了组织上的好意。直到有一次严重发作,北京才无奈派车将他接到北京就医。   这一次就医,便成了谢宝金最后一次在北京重温那段峥嵘岁月的机会。那台见证了他青春年华的老伙计,就安静地陈列在军事博物馆内,等待着老友的到来。   1984年享年86岁的谢金宝老红军离开了我们。但是在逝世之前,他用自己的一生诠释了一个农民儿郎对理想信念的执著坚守。   他为革命抛洒了太多的汗水和泪水,经历了太多生死离别。所以当他再次看到曾经与自己朝夕相处的发电机时,才会如此动容,急切地想要亲自触摸它,感受那份深深的佰年情谊。   在现场工作人员的劝阻下,谢宝金最终只能把到嘴边的肺腑之言重新咽回肚中。但那句"它就像我的亲人一样"确实从心而发,饱含着一个曾经普通农民对革命事业无怨无悔的赤诚之心。   今天,那台陪伴谢宝金走过峥嵘岁月的发电机,早已成为博物馆的"明星文物"。每每有参观者在它的陈列柜前停留许久,定睛凝视,都会被它的故事深深打动。   这不仅仅是一台发电机,更是一个曾经平凡农民英勇奋斗的缩影。它承载着谢宝金和无数革命先烈的鲜血与汗水,诉说着那段苦难却辉煌的战争岁月。   而谢宝金也用自己的一生,用一身戎装书写了最动人的故事,让平凡的人们看到了什么叫顽强不屈、视死如归。这种精神,必将永远闪耀在时间的长河中,照亮无数后人前行的道路。

0 阅读:152
评论列表
  • 2024-06-19 23:26

    向谢老您这样的老一辈革命者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