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29年,52岁的雍正召13岁马氏侍寝。是夜,马氏被送到了龙榻之上,雍正躺下,却说:“累了,安置吧”,她娇声应:“好”,雍正从此日日翻她的牌子。谁知,一年之后,雍正就把她忘记的干干净净。 在紫禁城的深邃宫墙内,孤独如影随形,即便近在咫尺,心与心的距离却遥不可及。对于马氏而言,从宠幸到被遗忘的转变,无疑是心灵上的一次沉重打击。 然而,面对一个将国家大事置于首位的皇帝,她的孤寂和哀伤似乎找不到倾诉的出口。 雍正帝与他的先父康熙帝在治国理念上有所不同,他中年即位,深知肩负的重任,因此他的后宫并不像其他时期那样充斥着众多嫔妃。 依照清朝的制度,每年都有一批经过严格筛选的秀女进入紫禁城。这些少女一旦踏入宫门,便开始了无尽的等待和未知的命运。马氏的起点与这些秀女并无不同。 在雍正七年的一个夏日,马氏踏进了皇宫的大门。她曾以为自己可能永远无法与皇帝相见,但命运的转折在一次偶然的邂逅中到来。雍正帝被马氏的容貌所吸引,她的温柔性格也深深打动了他。 马氏,本名马佳氏,是一位江南汉族女子,出生于一个艺术氛围浓厚的家庭。她的父亲是一位在当地小有名气的画家,母亲则是一位温柔贤淑的女性。 自幼,马氏便以她的美貌和聪慧著称,深得父母的喜爱。尽管家境并不富裕,但她的家庭生活温馨而平静。她的梦想是嫁给一个才华横溢的男子,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 然而,命运似乎并不眷顾她。在她十三岁那年,清朝的选秀官员来到了她的家乡。她的美貌和气质吸引了他们的注意,她被迫离开了家乡,被送往紫禁城。 她的父母无力反抗,只能无助地目送她离去,她的泪水也无法改变这一残酷的现实。进入皇宫后,马氏被赐予了“马秀女”的称号,成为雍正皇帝的一名嫔妃。尽管她获得了皇家的身份,但她的内心并不感到快乐。 她对皇宫的生活感到厌倦和恐惧,对皇帝也没有任何感情。她日夜思念着家人和故乡,渴望能够逃离这个华丽的牢笼。 她不敢奢望皇帝的宠爱,只求能够平安无事,避免卷入宫廷的是非之中。然而,她的愿望并未实现。 直到某一天,她那令人倾倒的容貌终于吸引了皇帝的注意。马氏深知这样的机会难得,因此她表现出了非凡的才华和魅力。 然而,那一夜,雍正帝只是简单地说了句“累了,安置吧”,便结束了马氏的第一次侍寝。这无疑是对她期望的一次沉重打击。但命运似乎又给了她一次机会,雍正帝开始频繁地翻她的牌子,马氏的生活似乎迎来了转机。 在皇宫的深院中,马氏的地位稳步攀升,她逐渐成为皇帝宠爱的焦点,周围的人也纷纷对她投以赞赏和尊敬的目光。 然而,好景不长,随着时间的流逝,雍正帝对她的兴趣逐渐消退,尤其是在亲王硕怡去世后,雍正帝陷入了深深的悲痛之中,对马氏的关注也随之减少。 马氏未曾意识到,雍正对她的情感是在特定环境下萌生的。当时,雍正刚即位,正面对朝堂上的反对和权力斗争,他的心情异常沉重和压抑。 他渴望心灵的慰藉。马氏的美丽和青春正好给予了他这种慰藉,让他感受到了心灵的平静。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当雍正的心情逐渐平复,他的权力日益稳固,政务也变得繁忙起来,他对马氏的感情也随之发生了变化。 马氏对此一无所知,她不明白雍正为何突然改变,不知道自己犯了什么错,也不清楚该如何是好。 她开始感到恐慌和绝望,质疑自己的价值和存在的意义,陷入了深深的痛苦和孤独之中,她的心如同凋谢的花朵,失去了所有的光彩和芬芳。 马氏的失宠可能与她未能为雍正生育子嗣有关。在后宫中,生育能力是女子地位的基石。 由于没有孩子,马氏在后宫的地位变得岌岌可危。同时,雍正的注意力也被其他事务所吸引,他不再像以往那样频繁地访问后宫。 他的目光开始转向其他妃子,如乌拉那拉氏、富察氏、格格等。她们都为雍正生下了儿子,确保了皇室血脉的延续。 这些妃子各有特色,如乌拉那拉氏的智慧,富察氏的贤淑,格格的活泼,她们更能吸引雍正的注意,满足他的需求,适应他的心情。 她们成为了雍正的新宠,而马氏则成了被遗忘的过去。马氏的故事,就这样无声无息地落下了帷幕。 她从宠妃沦为被遗忘的存在,从天堂跌入地狱,从幸福走向悲哀,从春日的温暖步入了冬日的寒冷。 通过马氏的故事,我们可以看到封建社会的残酷和不公。在那个时代,即使是皇帝的宠爱,也无法保证一个女子的幸福和尊严。马氏的一生,虽然短暂,却充满了悲剧色彩,她的故事提醒我们,历史的每一页都充满了普通人的泪水和无奈。 在今天,女性的地位和权利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这是社会进步的体现。让我们铭记历史,不忘过去,珍惜现在,共同创造一个更加平等和美好的未来。 参考资料:故宫博物院-《清朝通史·雍正朝》
雍正是生了七八个儿子,只成活三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