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代,我妈借给奶奶6000元,说好年底还,可两年过去了,奶奶就赖着不给,爸妈正为此争吵时,婶婶突然来到我家。
我妈是远嫁,大字不识一个,从陕西远嫁到山西,走时姥姥千叮咛万嘱咐,要善待公婆,凡事都要勤快一点,咱思想单纯,但你记着勤能补拙。
我妈听了姥姥的嘱托,凭着勤快和真诚,把公公婆婆当成了自己的父母,我爸每天早出晚归做点小本生意,家里的活基本都压到了我妈身上。
每天除了做饭,就是去地里,甚至还帮奶奶盯着我叔写作业。
可我妈一门心思的付出,换来的却是奶奶的有恃无恐,家里没面了,奶奶让我妈一个人摸黑拉着板车去磨面。
我妈生下我哥后,月子还没做完,奶奶就拉着我她下地割麦了。
长此以往下来,我妈心里那个憋屈,为了不让我爸担心,让他在外面多赚点钱,我妈硬是把委屈咽到了肚子里。
后来小叔子到了适婚的年龄,到了谈婚论嫁时,彩礼还差6000块钱,奶奶把身边的亲戚都借了一个遍,也没借到这笔钱。
当时我妈和奶奶的关系,已经发展到了面和心不和的境地,本来我妈不想理会这件事,可她到底还是心软,况且考虑到自己作为长嫂,实在不想看婆婆这么为难,也不愿为此事而耽误了叔叔的婚事。
最终于心不忍,把家里仅有的6000元拿给了奶奶,奶奶很意外,拉着我妈的手再三保证,到了年底粮食一卖,就把钱还给我妈。
谁料,到了年底,我舅快要娶媳妇了,也不见奶奶还钱,我妈张口和她提起这件事,可奶奶装傻充愣,不承认有这么回事。
气的我妈几天都吃不下饭,转眼两年过去了,有一次奶奶过生日,叔叔婶婶从城里专程回来,一墙之隔的奶奶家,瞬间热闹起来。
自始至终奶奶都没喊我们过去吃饭,我妈越想越气,就朝我爸吼道,“瞧你那娘,过生日只喊老二回去,压根就记不得有你这个老大,我真是瞎了眼了,借给她钱,我告诉你,这次那6000元我就当打水漂了,要是今后我要再和你娘有任何瓜葛,我就不姓李,什么德行……”
我爸自知理亏,又怕墙那边的奶奶听到,连拖带拽的把我妈拉到屋里,请求她声音小点,不管怎样,今天都是奶奶的生日,别让她老人家扫兴。
我妈一听更急了,带着哭腔的声音越发大了起来,不知过了多久,兴许是骂累了,家里这才安静下来。
被我妈这么一闹腾,我们谁都没有心思吃饭,躺在屋里各睡各的,到下午时,婶婶突然鬼鬼祟祟的进来,径直来到里屋对我妈说,“嫂子,你别生气,咱娘借你的钱,我来还。”
说着婶婶就从口袋掏出一沓钱来递到我妈跟前,我妈对她这突如其来的举动明显愣了一下,随后说道,“这是我和咱娘之间的事,和你没关系,这钱你快拿起来。”
婶婶推托道,“嫂子,怎么没关系,咱娘和你借这钱也是给我们结婚用的,她不承认有这回事,我承认,要不是当初你这6000元,我妈还不同意这门婚事呢?之前咱娘和我提起过这事,她说不用我管,我还以为她还了你了,要是早知道她没还,我去年就该把钱给你了。”
自婶婶嫁过来这两年来,我们两家基本没怎么近距离来往过,叔叔婶婶每次回来也是在爷爷奶奶家,很少来我们家。
这次婶婶突然过来,说的这一番话,让我们特别意外,尤其是我妈,她疑惑的说,“这事娘知道吗?你这么把钱给我,说不定咱娘又怎么说我呢……”
婶婶再三保证,“这事老二不知道,咱娘更不知道,是我自愿这么做的,嫂子,咱俩都是儿媳妇,我不能因为咱娘偏爱我们,我就理所当然的占你便宜,老二他糊涂,可我不糊涂,这钱你一定得拿着,谁也别和谁提,只有我们俩知道就行。”
听了婶婶的这番话,我妈忍不住红了眼眶,这些年她在婆家所受的委屈,似乎一下子释怀了。
如今几十年过去了,奶奶也已去世多年,我妈和婶婶的关系一直都很亲密,说起当年那件事,我妈依然会忍不住红了眼眶。
她说,要不是你婶,妈和你奶的关系指不定会破裂成什么样子呢,你婶是我们这个家里的功臣。
若初
破裂才是应该的,有什么好珍惜的?年纪大,就不是贱人了?
用户74xxx13
🌈🌈🌈
用户15xxx45
关我们什么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