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还敢说增程/插混只是过渡?
乘联会数据显示,今年前9个月,纯电、插混、增程零售端的累计销量分别为412.4万辆、219.7万辆和81.1万辆。
在销量不断逼近的同时,插混的增速为69%,超出纯电的增速17.7%一大截。增程的增速更是达到了109.8%。
增程/插混(增混)市场正在变得越来越重要,这从动力电池老大哥宁德时代最近的动态就能看出来。
10月24日,宁德时代发布了继麒麟、神行后的第三个电池品牌——骁遥增混电池,纯电续航可达400公里。
400公里是啥概念?要知道,现在的增程汽车续航里程大概都在200公里左右,即使是续航比较长的哪吒S、零跑C11等,纯电也都只在300公里上下。
不仅如此,“充电一次,通勤一周”“充电10分钟,补能超280km”“零下四十度可放电,零下三十度可充电,零下二十度与常温驾驶没有差别”的性能,更是直击市场痛点,无怪乎理想、深蓝、阿维塔等30几个车企all in骁遥电池了。
这次的宁王,把视线瞄准了增程和混动这块大蛋糕。
增程和混动都以解决新能源汽车续航焦虑为卖点,相对于纯电,能够在缺电时用油发电或直接带动发动机,很好地提升续航里程。
结合了传统燃油车和纯电动车优势,听起来确实很让人心动,这也是增混市场份额突飞猛进的原因。
但无论增程还是插混,都有几个难以忽略的缺点:一是纯电续航不足,需要频繁补能;二是充电时间长;三是和纯电一样,低温性能很难做好。
这几个缺点可以说是限制消费者购买增混最主要的几个因素。不过,这回宁德时代全解决了。
那宁王是咋做到的呢?
首先是续航限制。传统的增混车由于存在增程器、发动机等组件,受空间和重量限制,电池组往往比较小。在电池效率不变的情况下,电池容量相应减少,续航能力也就低了。
骁遥电池采用了正极材料表面修饰技术,结合创新的高压电解液配方形成“纳米级防护层”,有效减少了活性层的副反应,避免内阻增加,电池容量衰减。
正极材料中还引入了高活性激发态粒子,提升锂离子在材料中的传输效率。
另外,构建了SOC全场景高精模型,SOC控制精度提升了40%。
通过材料创新结合BMS智能算法优化,宁德时代骁遥电池的纯电使用率整体提升了10%以上,进而提升纯电续航。
400公里的纯电续航,让增混车主再也不用天天找桩充电了。
在充电时间上,宁德时代也做出了改进。
目前增混车型较小的电池容量和存在的充电系统限制,导致其充电功率普遍不高。
以向水桶里倒水打比方,增混车型的水桶小(电池容量小),桶壁脆弱(充电系统限制),也就没办法提升倒水的速度,否则会导致水桶破裂、溢出(也就是电池损伤)。
对此,宁德时代拿出了正极快离子导体包覆技术、负极二代快充石墨和新型纳米包覆技术,采用多梯度分层极片设计和全新的超高导电解液配方,增加锂离子的穿透能力。
这些方法能够减少电池内部的副反应和内阻,降低能量损耗,提升效率的同时让充电过程更稳定,充电速度自然也就快了。
最后,就是让东北人也能“电车自由”的低温性能,靠的是宁德时代的钠离子电池技术——在锂离子电池中引入钠离子电池。
由于钠离子的离子半径比锂离子大,和溶剂分子、阴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也就更强,更容易与电极材料发生电荷转移反应。
这意味着,钠离子电池可以使用较低的钠盐浓度实现足够的动力学性能,低温性能也就更好。
不过,钠离子无法像锂离子一样在石墨层间自由穿梭,为此宁德时代开发了能够让大量的钠离子存储和快速通行,具有独特孔隙结构的硬碳材料。
钠离子电池还有一个问题——能量密度不高。
这就用到了宁德时代首创的AB电池系统集成技术,将钠离子电池与锂离子电池按一定比例和排列进行混搭、串联、并联集成,提升低温续航。
不仅如此,宁德时代将钠离子电池作为AB电池系统的SOC监测标尺,辅助标定锂离子电池的电量,并开发了全温域电量精准计算BMS技术,提升系统整体控制精度。
说了这么多,可以看出,宁德时代为了保持在增混市场的领先地位,确实下了一番苦功夫。
在增混市场不断增长的情况下,能够有效解决其痛点的骁遥电池,无疑能够提升宁德时代在这个细分市场中的竞争力。
车企们用脚投票就是证明——骁遥电池一发布就已有30多个车型表示要搭载。
而随着技术的不断完善,缺点得以解决的增混路线,能够很大程度上弥补纯电的不足,无疑将变得越来越重要,能够不断从油车的手里抢市场份额。
“未来2到3年,中国乘用车基本完成全面电动化”,这是宁德时代对新能源市场做出的判断。
不过,在纯电车续航都只有四五百公里情况下,仅纯电续航就能400公里,综合续航还要更高的增混车,会不会也进一步抢占纯电市场呢?
那么,当增混车的纯电续航越来越高,你还会选择油车或者纯电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