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一件旧袈裟在北京拍卖,却无人问津,一男子觉得蹊跷,花9万买下,回家后

叨叨小科天下事 2024-06-15 17:18:37

2005年,一件旧袈裟在北京拍卖,却无人问津,一男子觉得蹊跷,花9万买下,回家后发现,袈裟内有隔层,剪开一看,竟装着一块旧被子,没想到这块旧被子几经转手,最终以1.3亿的天价售出。   (信息来源:2020-09-11  扬子晚报网  ——《乾隆“”裹尸布“”被拍天价?专家:真假有待商榷》  )   在北京的一个平平无奇的拍卖会现场,没人会想到一件看似毫不起眼的旧袈裟,竟会揭开一段跨越近百年的惊人秘密,这个故事要从2005年说起,那是一个寒冷的冬日,北京城内的一家小型拍卖行里挤满了前来淘宝的古玩爱好者。   拍卖师举起手中的拍卖锤,声音有些疲惫:“下一件拍品,清代黄金锦缎袈裟一件,起拍价9万元。”话音刚落,现场顿时安静得有些尴尬,众人面面相觑,没有人举牌,这件破旧不堪的袈裟在众人眼中,简直就是一块不值钱的破布。   然而,站在角落里的秦先生却眼前一亮,这位资深的古玩收藏爱好者敏锐地注意到,在阳光的照射下,袈裟上似乎隐约可见一些奇特的纹路,他的直觉告诉他,这件袈裟绝非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   当拍卖会结束,这件无人问津的袈裟被撤下拍卖台时,秦先生做出了一个让所有人都觉得疯狂的决定,他东拼西凑,甚至向朋友借钱,第二天一大早就赶到拍卖行,以9万元的价格将这件袈裟买了下来。   带着忐忑和期待,秦先生将袈裟带回家中,在灯光下仔细检查,他发现袈裟内部似乎有一个隐蔽的隔层,小心翼翼地剪开后,一块看似普通的旧被子出现在他的眼前,然而,这块“旧被子”上精致的刺绣和古怪的文字立即引起了他的注意。   秦先生意识到自己可能碰到了一件不得了的宝贝,他立即联系了一位在文物界颇有名气的专家,请他来鉴定这件神秘的织物,专家仔细研究后,脸上露出了惊讶的表情。   “这不是普通的被子,”专家说道,“这是一件缂丝陀罗尼经被,而且很可能是清朝皇家使用的,你知道吗,缂丝被称为织中之圣,是中国古代丝织工艺的巅峰。”   专家进一步解释道,缂丝技艺要求极高,需要织工在织造过程中不断变换颜色和图案,就像在织布机上作画一样,这种工艺尤其适合制作复杂的宗教图案,比如佛教中的陀罗尼经文。   “陀罗尼经被在唐代就已经出现了,”专家继续说道,“到了清代,它成为皇家葬礼中的重要物品,佛教密宗认为,用这种经被覆盖遗体,可以帮助死者往生极乐世界。”   秦先生听得入神,但随即又产生了疑问:“那这件经被是怎么流落到民间的呢?”   专家沉思片刻,说道:“我猜测,这可能与著名的'东陵大盗'孙殿英有关,1928年,孙殿英带兵盗掘了清东陵,其中就包括乾隆帝的裕陵,大量珍贵的陵寝文物被盗走,而一些看似不起眼的物品,比如这件经被,可能就是在那时候流落出来的。”   这个推测让秦先生激动不已,一件可能曾经属于乾隆皇帝的陀罗尼经被,现在就在他的手中!然而,事情并没有这么简单。   当消息传开后,一位名叫徐广源的清陵专家提出了质疑,徐广源曾参与过乾隆帝裕陵的考古工作,他指出:“乾隆帝的陵墓长期存在渗水问题,从乾隆下葬到孙殿英盗墓,已经过去了129年,在这种环境下,织物类文物几乎不可能保存完好。”   徐广源的观点引发了学界的热烈讨论,有人支持他的看法,认为这件经被可能是其他皇家成员的遗物,也有人坚持认为,正是因为被藏在袈裟里,经被才得以幸免于难。   争议并没有影响到这件文物的价值,相反,神秘的来历反而增加了它的吸引力,2008年,在秦先生购买这件袈裟三年后,他决定将其拍卖,在一场备受瞩目的拍卖会上,这件陀罗尼经被以6550万元的天价成交,让整个文物收藏界为之震惊。   然而,这还不是故事的结束,据说到了2013年,这件经被的价值已经飙升到了1.3亿元。它的价格之所以能够在短短几年内翻了几番,不仅因为它可能的皇家来历,更因为它所代表的独特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这件文物的惊人经历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讨论,有专家呼吁,像这样珍贵的文物应该由国家收藏,以确保它能得到最好的保护和研究,同时,也有人质疑当前的文物市场监管是否足够严格,是否能够有效防止文物的非法交易。   无论如何,这件袈裟和其中隐藏的陀罗尼经被的故事,无疑是中国近代文物史上的一个传奇,它不仅展现了中国古代精湛的工艺,也折射出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的巨大变迁。   从皇家陵寝到流落民间,再到拍卖行的天价成交,这件文物的经历仿佛一面镜子,映照出时代的变迁和人性的复杂。   当我们回顾这个故事时,不禁要问:在这件看似普通的袈裟背后,是否还隐藏着更多我们未知的秘密?也许,只有时间才能给出答案。

0 阅读:1854
评论列表
  • 2024-06-19 20:17

    要我说幸好拍卖的早,不然9万变几百外加锦旗一面

  • 2024-06-19 19: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