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08年,曹操处死了孔融,当士兵来捉拿孔融的时候,他的两个孩子正坐在棋盘上,

连强说事 2024-06-14 13:21:13

公元208年,曹操处死了孔融,当士兵来捉拿孔融的时候,他的两个孩子正坐在棋盘上,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父亲被抓住,却无动于衷。那名士兵很奇怪,为什么到了这个时候,他还能保持镇定?而幼子所说的那番话,更是成了一段著名的历史典故!   (主要信源:原文登载于钱江晚报 2023年1月10日 关于“晚潮 | 刘勃:怼人专家孔融的一生”的报道)   说起三国时期的曹操,想必大家都不陌生。作为一代枭雄,他凭借过人的军事谋略和政治手腕,最终一统了北方。   不过即使权力再大,生活再风光,也难免会遭遇别人的"挑衅"和口诛笔伐,在这方面,孔融可谓是出了名的讨厌鬼,孔融自幼就接受了良好的家教,但进入仕途后却展现出了另一面貌。   对上位者,他从不掩饰自己的观点,只要认为有违道德或民意,必然大加斥责,无论是董卓还是曹操,他都从来没有给过什么面子。   比如有一次曹操禁酒,本想节省粮食,谁知孔融公开挑衅他这个决策是欲加于民的苛捐杂税!   孔融讽刺说:禁酒能治乱世吗?那昏庸的纣王败国因为色欲,是不是还要废止婚姻?这话说得活脱脱就是当众给曹操一记耳光。   再比如当曹操为巩固地位想要消灭异己时,孔融坚决反对,认为这只会引起更大的动乱,言论很快传到了曹操耳中。   虽然曹操勃然大怒,但对孔融的声望也忌惮不已,因为他不仅有深厚的学识和民心支持,更身为孔子后裔,说话自然分量十足。   所以尽管孔融时不时对曹操的作为大加指责,甚至当着天下人的面将他比作纣王,但曹操一开始还是忍了下来。毕竟孔融的声望实在太高,如果那时痛下杀手,只怕会引起诸多不便。   但就在公元208年那个不幸的日子,一个流言在发酵——有人说孔融时常诽谤朝廷、放言无度。于是曹操终于决定动手,将孔融逮捕并处以极刑。   当官兵赶到孔融家中时,一幕惊人场景发生了——原本还以为会看到一片混乱的场面,但孔融的两个年幼儿子却在那里安安稳稳地下棋,看到父亲被捕竟也无动于衷!   执法人员禁不住好奇,都这种时候了,你们怎么还沉得住气啊?于是幼子回了一句令人震惊的话:"大人啊,你可曾见过破巢之下还有完卵?"   这句话成了后世"覆巢之下,安有完卵"的典故渊源,道出了当家破人亡之时,活下去已无任何意义。显然孔融的儿子们早已看透了眼前的命运,所以才能表现得如此泰然自若。   这番镇定令人惊叹的表现传到了曹操耳中,他不禁感慨,如果当初孔融没有那么爱煽风点火、口无遮拦,像这样优秀的孩子或许还有机会被自己器重提拔,未来都可以成为国家的栋梁呢。   可惜啊,孔融已是反唇相讥,恐怕这两个孩子长大后必将对曹家王朝构成威胁,于是曹操最终还是狠心斩草除根,将孔融与他聪明的孩子们一并杀害,以绝后患。   细想孔融的一生,可谓传奇却又可悲,一方面,他勇于直言入木三分,对权威者的过错从不姑息,是位可敬的气节之士,但另一面,他也因言语太过锐利而不自量力,最终不得善终、家破人亡。   若说曹操的手段还是太过残酷,那也是那个动荡年代的无奈,毕竟孔融一门如此出众,若是放任不管,日后极有可能给曹家带来巨大隐患。   就像历史上其他野心家那样,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基础,不得不铲除最后一丝威胁祛患于未然,所以孔融的悲剧告诉我们,见识虽然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需要审时度势。   明哲保身并非自私自利,而是对社会负责任的表现,一味的直率和不阿往往适得其反,过于锋芒毕露就像一把双刃剑,除了伤人也终将伤己。   只有掌握好分寸,在原则问题上坚持底线,在小节上则圆滑处理,这样才能在现实生活中游刃有余,不被眼前的权力钳制,也不至于被原则斗争压垮,从而活出精彩的人生。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