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走出第一位女皇,为何李姓根基没被女皇动摇,却被宦官毁于一旦? 纵观中国几千

滋滋主娱 2024-06-13 22:49:33

唐代走出第一位女皇,为何李姓根基没被女皇动摇,却被宦官毁于一旦? 纵观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史,每个王朝要使政权能运转,都设有皇帝、皇后,还有大臣、宦官、各级地方官员及嫔妃等。   这些人的等级随着封建专制统治的建立健全和完善而越来越森严。皇帝登基即位后,总是要册立皇后,皇后为天下之母,“母仪天下”,在后宫中,“位同至尊”,地位仅次于皇帝。   唐代与其他王朝相比所不同的是出现了历上唯一的女皇。这与唐代较为宽松的社会环境有必然的联系。   第一,唐代尤其是经唐太宗励精图治,政治稳定,经济繁荣,与亚非各国间经济文化交流频繁,长安成为亚洲的经济、文化交流中心,各国的商人、使节从亚非各国带来了不同的文化、宗教,给唐朝的文化思想注入了新鲜血液,使人们的视野开阔。   第二,唐代后妃受教育问题。中国封建社会“家庭制度、婚姻制度有它的重要性,它们都体现了男尊女卑的伦理道德,妇女社会地位低下,产生许多社会问题、男女政治上不平等,法律明定夫为妻纲,女子不得读书出仕、女子没有财产继承权……   妇女受着夫权、族权、政权的几重压迫,不能从事生产劳动,不能从政”。以上论述是中国古代妇女的普遍情况。   但是后妃的社会地位比一般的妇女高,能选为后妃的,或家庭富裕,或家族世代为官,从小有受良好教育的条件和机会。   且唐代的宫人可以在进宫后接受文化教育。她们能学习文史等方面的知识。太宗时长孙皇后,其祖先是北魏拓跋氏.她本人少好读书,有很好的文化修养。   第三,李室王朝本身有少数民族血统,受封建儒学的影响不深。黄仁宇先生在(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贞观之治》中论及。   而少数民族对女子的束缚比中原汉族少得多,礼仪也宽松得多。“胡人先母而后父。   即少数民族先散母亲后才是父亲,因此唐代的女子所受的封建礼仪的束缚要少得多,地位较高。她们有机会有能力干预朝政。   从汉朝到清朝,后妃干政已成为朝廷争权夺利的一个组成部分。西汉时吕后干政。“吕氏虽非篡汉,而盗执其国政。”   东汉时期,皇帝大多年幼登基,朝政长期由后妃掌握,到唐朝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的唯一女皇。   宋朝建立了皇后垂帘听政制度,此制度一直延续到清朝。可见,后妃干政在整个封建统治时期虽然受到抑制,但最终还是以合理的方式存在。   由此可见,唐代后妃干预朝政,在玄宗以前很突出,长孙皇后、武后、韦后、杨贵妃等人,以不同的方式于预朝政,对唐朝的统治有重大影响,后妃干政总的来说,还是为李姓王室所统治,虽然武后取唐为周,但她临终前仍将政权交给李姓王室,没有引起政权的频繁更替。   反而还抑制了宦官的势力,玄宗以后,皇帝、后妃大多无能力控制朝政,助长了宦官的势力,加速了唐朝的灭亡。   后妃干政是外戚势力壮大的前提条件。后妃得到皇帝的恩宠,则后妃的父母,兄弟姐妹也就势力大增。   可见,外戚专权也是宫廷争权夺利的一个组成部分,不过,外戚专权依附于后妃的权势,一般情况下,外戚专权不是独立存在的。   唐代外戚势力的形成,与后妃干政及皇帝的宠信密切相关。   外戚大多因其特殊身份而封官授爵,由于外戚的高官厚禄得来容易,他们当中才能的差异也是很大的,有的在位时,尚能做出一番政绩,有的则一味贪图享乐,一事无成。   外戚大多不能善终,或被罢官或被杀害,也反映出朝廷中争权夺利的复杂政治斗争。   总之,唐代后妃干政比较突出,外威势力比较强大,但不管后妃还是外戚,都是在李姓王室的统治下获得高位厚禄,未发生随意杀害皇帝的情况,唐代后妃干政,外戚势力的强大压制了宦官势力的成长。   因此在唐玄宗以前未发生宦官专政,宦官在朝廷中地位低下,唐玄宗以后,没有后妃干政,不存在外戚势力,却使宦官势力强大,废立皇帝也由宦宜进行,最后导致唐朝的灭亡。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