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文人爱“加工”?就连伟大圣者孔子,也逃不过被神异化的命运。   魏晋南北朝笔

滋滋主娱 2024-06-13 19:49:33

魏晋文人爱“加工”?就连伟大圣者孔子,也逃不过被神异化的命运。   魏晋南北朝笔记体志怪小说尚未脱离史传影响。同时,这一时期史料繁复散乱,未成系统,文人进行创作时,便得以对历代令人眼花缭乱的史料进行摘录,同时将那些其目之所及认为有传奇意趣的“真实”故事,记录到自己的作品中。   二十一世纪以来,关于志怪小说的研究趋向细化,同时也对其定义和在文学研究体系中所处的位置提出新的论断。   其中,关于小说中孔子形象的相关研究,亦已取得一定成果,然对于孔子形象和事迹仅是总体论断与摘选论及。   因此,本文尝试对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中的孔子神异化描写的文本特征、文学表现进行整理,同时通过观察这一动态变化来认识孔子在魏晋南北朝文学中的现实功能及其出现原因。   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思想文化环境开放活跃,伴随玄学兴起,众多笔记体志怪小说涌出,其中涉及孔子形象的条目总数当代学者已经有所统计:“翻检今存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其中涉及到孔子及其弟子的小说条目(重复者不计)有二十多条。   其带有沿用与摘录特点的著述方式十分鲜明。也有文人所作出的想象虚构,使得一个时代出现两种不同方式所描绘的孔子形象。呈现出以史为基,与史互补的特征。   魏晋志怪中的神异书写主要呈现出既有继承,亦有发展的总体特点。在相关条目中,孔子的神异特征主要体现在他具有奇幻色彩的降生、预知未来、博闻多识以及逆者降罚的神异能力。   孔子降生早在汉代司马迁笔下已有所提及。魏晋时期的记载,正是自汉代祈祷感应的刻画承接而来,随着东汉谶纬神学的发展,孔子从“素王”又逐渐走向了被神化的道路。   这一则记录既显示出孔子在谶纬神学时所推崇的神圣地位,亦能看到当时受道教影响所展现出的浓厚宗教意味。   从形象的审美意趣来看,孔子成为上天感应降生之圣子,相较前代以现实性为主的历史叙述,更披上了一层神化外衣。   同时,其诞生之时的场景描绘和细节描写变得更加充实。苍龙附室、神女擎香、天帝列乐、五老列庭……诸多意象的叠加,使其身世之谜更给人以神圣、神秘之感,显示出孔子异于凡人的突出特征。   预知未来是这一时期小说中孔子形象神异化的另一突出表现,最具代表性的描写集中于《搜神记》的两则故事中,内容主要讲述孔子通过夜梦而寻预言之书、作书告备于天而得黄玉刻文等不同方式做出未来开国之主的预言。   显然,故事均围绕着刘姓王权合理化而展开,文本亦继承自谶纬,其中一则内容直接前引揭示出自《孝经右契》,成为纬书文本辑佚的重要文献来源。《孝经》作为揭示孔子思想的一部重要著作,在纬书存留佚文中所占比例相当大,为后代文人摘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这其中,孔子已经成为了不同于常人的“制命”圣人,在圣者的基础形象之上,又叠加了一层预知传达人类命运与社会历史进程的深层内涵。   同西方传达上帝话语的耶稣一样,孔子作为与上天沟通的枢纽,成为了民间社会和人们心中的一种神异象征。   这一出自《国语》的故事被干宝摘录于《搜神记》中正是因为孔子所展示出的对自然博物知识的一种特殊敏感与精准掌握:知人之不知的同时亦能举一反三,道出其他种类的自然人文知识。   另外,在《搜神记》五酉条中又记载了未见于先代书籍中孔子周游列国时在陈国遭遇化人鲲鱼袭击并巧妙化解的奇异经历。   可见孔子无论走到哪里,都是一本“行走的百科全书”,不仅能够准确地知道鲜为人知的事物,且能够找寻到破解的方法和技巧,真正成为百姓的老师,为民间社会带来了真正的实惠与益处。   孔子形象的历来书写一直多以单面的智慧圣贤而展现,却鲜少带有使人感到震慑的双面形象。在魏晋志怪故事中出现的带有神异降罚色彩又为孔子圣者形象增添了一丝新鲜的立体色彩。   由于魏晋笔记体小说中的思想观念与杂说故事是对奇人异事的一种“现实性”记录,而这种记录必定是通过一定标准而得以呈现,因此从中不难窥见其对待各种自然风物、神怪人物等方面的态度。   同时,其著者身份亦十分特殊,众多志怪作者身居庙堂,然部分亦为江湖平民,层层关系的相互渗透,使得小说不仅能够反映统治者的思想政策,更加能够反映到大众民俗。   在这些作品中所展现出的孔子,作为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仍然潜藏在社会生活的点滴之中并发挥着众多不同功用。

0 阅读: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