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画家——倪瓒 倪瓒(1306-1374或作1301-137

岚岚画工笔 2024-06-13 08:42:57

元代画家——倪瓒 倪瓒 (1306-1374或作1301-1374)与黄公望齐名,并称倪、黄,代表了元山画繁简两种风格。倪瓒字元镇,号云林,人称云林先生,别号很多。江苏无锡人,祖上是当地大财主,中年之后,家道衰落,以吟诗作画自娱,晚岁弃家遁迹江湖,过着与世无争的桃花源中人的生活。 倪云林与王蒙的年岁相仿,交往甚密。黄比倪大三十二岁,倪尊黄为老师。倪即信奉道教(全真教),又崇尚佛教,与和尚道士们的关系很深,很可能因为研习道学和佛学的缘故,养成他孤僻狷介的性格,在他的绘画作品中渗透着脱尘避世的思想情绪。 与北宋的米芾一样,士林中流传着倪瓒的许多轶事,后人辑成两种版本的《云林遗事》, 备载他种种迂癖。 倪画师承董源又博取众长,尔后自成一家。倪隐居于太湖四周的宜兴、常州、湖州、松江一带,每日里领略秀丽清幽的湖光山色,因此,他的画多取材于此,创造出新的图形式,分近、中、远三层,近处作平坡,上植数枝树木,间或缀以茅舍茅亭;远久峦头或低矮的土坡,再向上是一片空白,代表天空。作为近景与远景之间的过渡多为片空白,不着一墨,是为湖水。《江岸望山图》、《渔庄秋霁图》、《虞山林壑图》等最至典型意义。这种三段式的构图形式在古代中国画坛是倪瓒的独创,看似简单,又很别致新颖。读倪瓒的山水画,一边联想太湖的景色,一边以他处世待人的态度去领会,有可能进入画家所创造的平淡天真的意境之中,体会他对大自然的热爱,理解他心境的豁达与超逸。倪瓒的山水画以秀丽、清幽之美有别于北方山水画派的雄健与宏伟的气派, 人说“墨分五彩,惜墨如金”,倪瓒的画的确就是这样。后人学倪的笔法总难奏效,很难掌握其“有意无意,若淡若疏”、“淡而腴”的妙处,不是一味用干笔皴擦,毫无生气,就是用墨过度,而失之浓重。其实,倪画以侧锋着纸,稚嫩中见苍老,简淡中见厚重。焦墨只用在点苔或写远景树丛,分外醒目。倪瓒刻画山石树木,用笔极其洗炼,在“元四家”中也是十分突出的。 倪瓒的画几乎能获得普遍的好评,但他的一些艺术见解往往遭到非议,被目为形式主义的祖师爷。他有两段著名的话引起争论,一则为:“(张) 以中每爱余画竹,余之竹聊以写胸中逸气耳!岂复较其是与非,叶之繁与疏,枝之斜与直哉!或涂抹久之,他人视以为麻为芦,仆亦不能强辩为竹,真没奈览者何!但不知以中视为何物耳!”另一则:“仆之所谓画者,不过逸笔草草,不求形似,聊以自娱耳。”幸好近年来不少美术史研究者开始作辨证的分析,从倪氏所处的社会背景,联系他的创作实践,并从元代绘画的时代特色等诸方面来探索倪氏的艺术思想,避免了简单粗暴、不求底里的学风,而取科学的实事求是的分析态度,不再对上面两段话作肤浅的简单化的批判。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