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孝女为何增多?跟女性地位的普遍提升,以及文人那张嘴有关。 在我国文化体系中

滋滋主娱 2024-06-12 11:49:12

元代孝女为何增多?跟女性地位的普遍提升,以及文人那张嘴有关。 在我国文化体系中,孝文化自成一体,历经几千年的发展演变,成为中国文化的一大特色。   早在《论语》、《孟子》、《礼记》等儒家经典中,就有关于孝的论述,甚至把孝放到了立身之本、治国之本的地位。   《礼记》中讲:“仁者,人也,亲亲为大”。《孝经》成书于战国晚期,是我国专门论述孝的典籍,其中更是把“孝”视为“天经地义”的伦常。   “以孝治国”是很多朝代和君主选择的治国之策,孝作为中国的传统文化,对中国人的思想行为有着巨大而深远的影响,百善孝为先的观念千百年来深入人心。   元朝建立后,蒙古族统治者出于稳定社会、维护统治的考虑,采纳了中原传统的儒家思想、文治之道作为统治之策,其中包括孝的道德规范。   在当时政府颁布的法令中,就有许多关于孝的内容,如对于孝子给予物质上和精神上的奖励、倡导“父母在,不别居”、为父母守丧期间禁止饮酒作乐、结婚等。   当时的一些文人学士纷纷撰文为《孝经》注解,董鼎撰写了《孝经大义》、吴澄撰写了《孝经定本》、朱申撰写了《孝经句解》、维吾尔族学者贯云石撰写了《孝经直解》等。   如此重孝的社会氛围自然在文学作品中也有所反映,元杂剧中孝贤剧的大量出现以及《二十四孝》的最终形成就是这一现实的反映。   在这些文学作品中,不知作者是有意还是无意,不管是纳孝的长辈还是行孝的晚辈,多以女性形象出现。   她们或是深明大义、教子有方的母亲;或是至善至孝、被人传颂的女儿、儿媳。可以说,通过女性形象彰显孝文化,成为元代孝文化的一大特色。   曾有学者做过统计,现存的161种元杂剧中,有27种可以划分为家庭剧。这些剧目爱憎分明、人物语言富有个性,将儒家传统的孝悌观念表现得淋漓尽致。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孝贤剧现存有六种。六种剧中,都出现了女性的形象,特别倾向于对母亲的孝顺。   在元史的记载中,孝女出现的频率也较之前朝多了起来。如在《元史·列女传》中就有多达187位女子被记录在册,其中有名有姓的女子166位。   她们无一例外是孝顺的典型,或者为父母守丧、割己肉为长辈疗伤、舍己命救父母等等。基本上都是所谓“贞、孝、节、烈”的代表,这主要反映了文化主流思想的变化。   漫长的封建社会中,中国一直是男尊女卑的男权社会,男性形象一直居于文学中的主角地位。元代孝文化中出现为数不少鲜活灵动的女性形象,究其原因,应从以下三方面考量。   传统的农耕社会,家庭的建构都是男主外女主内。相对于为了生计奔波在外的父亲,居家的母亲与子女朝夕相处,自然而然其言行举止对于子女成材有着更为深远的影响。   在生活中,女性待人接物的智慧也是一种性别优势,如《望江亭》中的谭记儿、《救风尘》中的赵盼儿。   这种智慧和胆识令她们的形象跃然纸上、令人过目不忘,不能不说这是一种性别优势。   由此,历代的文人对母亲的形象给予了更多的关注,也在情理之中。   元杂剧作家在塑造人物形象时也表现出了明显的性别倾向,更多把家庭的和睦团结、子女的奋发有为归功于母亲身上。   事实上,尊重妇女在元代是一个普遍的社会现象。即使是身份卑微的妓女、奴婢,其人格也得到一定的尊重,不能随意强迫。   综上,元朝是我国儒家文化发展传承的重要历史时期,这一时期的孝文化借助女性的光辉形象把汉代“以孝治天下”的孝文化传承下来,稳固了当时的政治统治基础,密切了家庭人伦关系,并形成一道独特亮丽的文学风景线。

0 阅读: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