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衙内为何叫“衙内”,原来是因为这些县太爷,就住在“衙门以内”!   如果你到山

滋滋主娱 2024-06-11 22:48:59

池衙内为何叫“衙内”,原来是因为这些县太爷,就住在“衙门以内”!   如果你到山西的平遥、河南的南阳等地旅游,参观当地的古代县衙时,就会发现,那时的衙门是一个非常大的院子,里面不但有办案的公堂,后面还有很多房子,甚至有一个小花园。这里就是给县太爷住的地方。   这是因为,自秦汉时起,中国的各级官员都是统一由皇帝任命的。不管他们原来的家乡在哪里,都必须听从皇帝的命令,到指定的地方去做官。   这样一来,不少人就需要背井离乡,把家搬到自己上任的地方去。   有一种说法是,汉朝刚建立的时候,汉高祖刘邦发布了一个命令,凡是和他一起打天下的有功之臣,都可以到首都长安做官,然后赐给宽敞的住宅。   后来,这种赏赐功臣的做法就固定下来,变成了所有到长安做官的人都可以享有的待遇。一开始,这些官员都是自己一个人搬到京城里来住的。   到了汉哀帝的时候,有的官员实在太忙,很长时间都抽不出时间回一次家,所以,皇帝就颁布了命令,允许官员们把家里的人也接到京城来住。这样,衙门就变成了官员们的“家”。   比如宋代著名的文学家欧阳修,他的故居“六一堂”实际就是当时宋朝的绵州府衙门。因为在他出生时,他父亲刚好在这里做官,住在衙门里。   结果,这座幸运的衙门就成了大名人的诞生地啦。这些生长在衙门里的官员子弟,就是“衙内”。   刚开始,他们确实都是生在“衙门以内”的,所以才被人叫上了这个称呼。但久而久之,人们就把所有官员的儿子都称为“衙内”了。   特别是在衙门里,前面是办公的大堂,官员们都住在院子的后半部分。这可真是货真价实的“衙内”呀!   其实呢,住衙门确实“听上去很美”,可是真住起来就麻烦多多了。   不说别的,刚开始在秦汉时期,官员的人数不是太多,房子还够分;到了后来的朝代,随着社会的发展,官员也越来越多了。   到了唐朝时,国家强盛了,需要办理的公务也更多,又实行了科举考试,广泛选拔人才,结果使官员的数目增加到了 18800 多人。光在京城任职的就有 2000 多人。   给这么多人都“包吃包住”的话,皇上也承担不了啊。没办法,皇上只好把官员们的住房分成了两类。   一类是给大官住的,叫作“官舍”。得达到一定的品级,才能住进去。另外一类叫作“候舍”,是给小官住的。这种“候舍”跟现在的学校宿舍差不多,只要出点房租钱,大家都可以住。   实际,即便你是大官,如果“官舍”已经满员了,也只能搬到“候舍”里去住。到了唐高宗的时候,这个“候舍”已经和现在的宾馆、酒店一样了。   当时的名医孙思邈出门行医,就经常在这种地方投宿。还有一些进京参加科举考试的学生,也暂时住在这里。   其实,即便是运气好的官员,住到了衙门里,也会发现很多不方便的地方。   比如,衙门里的家具虽然是现成的,但都算成官府的财产,不许随意更换。有的桌椅板凳,用了很多年,都歪歪斜斜的了,却不能换成新的。   即使你自己花钱买了新的自己用也不行!而等到你不在这里做官的时候,就得搬走。而且走的时候必须把房子里的东西原封不动地留下,什么也不能拿走。   陶渊明原来也做过彭泽的县官。当他的上司来访时,正遇上他在睡午觉,穿的是便服———就是家居服啦。   属下提醒他,要赶紧换上官服去迎接。他就觉得太麻烦,于是干脆辞官不干了。   现在你知道,这可不是说陶渊明在“上班”时偷懒睡觉,而是他当时就住在衙门里。因为这个“办公居家在一起”的安排,搞得连个午觉都睡不成,当然会不高兴了。   那时的官员没有统一的退休年龄,如果自己觉得体力、精力不够,工作很吃力,就可以主动提出辞官,返回故乡。既然不做官,也就不能再住在衙门里。于是就要搬家。   同理,当官员调任到另外的地方做官时,也得搬家。没错,就像电视剧里演的那样,一大队人,有的坐轿,有的骑马,还有很多仆人挑着担子、推着车子、带着大木头箱子和包袱卷,在路上慢慢前进。   有时得走上十几天或一个月,才能到达目的地。如果官员年纪轻、身体好,这样“旅行”还不成问题。但如果是年纪大了,可就很麻烦啦。   有些体弱的人,还没走到地方,就因劳累病倒了。甚至发生过不少人还没上任,就病死在路上的事情。   看来,这个“住衙门”的规矩,实在是弊端多多。后来随着历史的发展,自然也就被淘汰掉了。

0 阅读: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