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陪伴不好讨好型人格女儿的常见一个错误,是时候该知道了

开济说育儿 2024-09-10 03:42:25

阿芸是一名高一年级的女生,学习成绩在班级中游。话语较少,但思维清晰,语言表达顺畅。在家排行老大,有一个上初一的妹妹。

阿芸出生后,父母外出打工,她一个人在老家和外公外婆生活,一年级时常因看不懂题目要求,测验成绩班级垫底,被父亲和外公严厉斥责,被骂“不努力,笨,智商有问题”。

阿芸二年级时被接回和父母一起生活,父母时常因意见不合吵架。父亲脾气暴躁,对阿芸常常打骂,母女日常交流少,平时交流只有生活琐事,深入的谈心几乎没有。阿芸上高一后感到每天压抑、不开心,主动和母亲一起来到了咨询室求助。

阿芸自述初二下学期看到身边朋友被周围同学孤立,内心非常恐惧,由此担心自己和朋友走得太近引起他人不满,因而故意疏远了朋友。此后在和同学交往时感到非常紧张,生怕自己一不小心得罪同学,被别人嫌弃甚至孤立。

阿芸上高中后进入新班级,和他人交往时更加小心翼翼,不想说话时,担心别人觉得自己不合群,不喜欢某个同学时,担心别人在背后说坏话,影响自己在他人心中的印象。不想答应他人请求时,害怕别人不开心而违心地迎合。

感觉周围同学都在讨论她的不足之处,尤其担忧自己无法获得他人的欣赏,甚至陷入孤立。面对班级中与自己相处融洽的同学,一旦发现有人谈论该同学的缺点,或者表示不喜欢该同学时,便会因害怕被牵连而开始有意疏远对方。

阿芸害怕被孤立的直接原因,是朋友被孤立的孤独和痛苦经历被她见证,其根本原因在于,她坚信自身存在反应迟缓、成绩不佳、言语有限、社交能力缺乏等诸多他人厌恶的特质。

当个体认为自己和主流文化的标准不符时,便会发展出对自我的负面诠释,进而产生负面的自我认同。阿芸把自身的这些特征都看成不被接纳的缺点,由此引发了病理性记忆,进一步影响了她的人际交往态度。

我:爸爸妈妈说这些话的时候你感觉是怎样的?

阿芸:委屈,觉得我是多余的,他们根本不爱我,看到电视上父母对孩子的照顾和疼爱,我更难过。现在妈妈不在,家里只有爸爸,和他相处的时候我会不停地想:“他爱我吗?他会抛弃我吗?”我自己也不明白为什么会这样想。

阿芸:是的,上初中后,我开始担心同学们不喜欢我。我喜欢安静,不是很喜欢聊天,我很害怕她们觉得我是个不合群的人,因此会努力去找人聊天,让自己看起来是外向的、受欢迎的。

阿芸一直强调自己不被喜欢。幼年的留守经历、父母批评斥责的态度和学业上的吃力使她的自我价值感很低。这种自我贬值感,使她很恐惧被孤立,从而对自身产生了深深的质疑,进而影响了她与他人之间的相处模式,并且让她感到无法自拔的无助。

我:这个困扰来到你身边似乎很久了吧?

阿芸:是的,我现在感觉越来越严重了。

我:每次这个困扰来打扰你并且成功控制了你的时候,你会有什么变化?

阿芸:我很紧张,没有办法轻松下来,脑袋很乱,我会不断看四周的同学,看他们的表情,我担心他们议论我。我上课根本听不进去,下课我会去听他们聊天,看看他们是不是在说我。别人叫我帮忙做事情,我心里是不想的,可是我又害怕他跟其他人讲我的不好,所以我还是会照做。

我:你很在意别人对你的看法。

阿芸:当我想到很多人不喜欢我,可能会像初中的朋友那样被孤立的时候,我的心态就崩了,一整天都会特别难受,什么都不想做。

在建立了深层的咨询关系后,我通过场景重建干预,帮助阿芸梳理自身面临的困扰,引导她更清晰地察觉困扰的实质和影响力。阿芸理清了自己对于生活的需求和向往,逐渐从无力地被控制和自责中解放了出来。

对于阿芸来说,如果她将担心被孤立看作自己不好的品质,那么她有可能把自己定义为一个被嫌弃者或自卑者,思维就会变得狭隘,心理上会感觉困惑重重或无能为力。

因此,通过场景重建干预,有助于丰富她对自我及问题的认识,增加改变的力量。让阿芸看到自己正面改变、愿意沟通、认真负责、善待家人等品质,强化了她的勇气和信心。

阿芸:嗯,周二的时候我的心情好很多。

我:当你有感到开心的事情的时候,你会和谁讲?

阿芸:妹妹吧,妹妹和我关系很好。

阿芸:要多多爱自己。

我:你关注自己的需求和渴望,更加爱自己。

阿芸:是的。

阿芸:虽然这些想法还不时会冒出来,但是我不会太难受,我会做我喜欢做的事情,不管别人怎么想,接受现在的自己。

我引导阿芸意识到她可以自主处理这个让她感到的困扰。她谈到可以让自己忙起来,专注于学习,或者暗示自己喜欢独处也有许多好处。

我帮助她制定了学习计划,建议她在独处的时候可以去学习或者发展自己的特长。

我在潜意识状态下找到了阿芸的病理性记忆,在她幼年时期,母亲屡次提及她沉默寡言,指责她像个呆板之人,并认为无人愿意与她交往。她成绩也很差,爸爸经常打电话过来骂她。后来她回到父母身边时,爸爸说根本不想接她回来。阿芸的心里感觉很委屈,对于他人的看法变得很在意。我对阿芸的病理性记忆进行重组,她委屈的情绪下降了许多。

记忆重组干预两个多月后,我观察到相较于开始的眉头紧皱、拘谨局促,阿芸的脸上慢慢有了笑容。她表示自己有时发现父亲也挺关心自己的,自己平时和同学交往也有轻松的时候。阿芸不再被害怕孤立的恐惧困住,对自己有了更多的掌控感,不再刻意关注周围人对自己的看法。

2 阅读: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