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沉迷于收集烟卡,玩烟卡,看似无害,实则隐患无穷。相比我们小时候玩的“摔三角”,烟卡具有商品属性,其带来的攀比心,不容小觑。 在孩子的群体里,烟卡根据香烟价格不同,也分出三五九等。类似“白沙”烟这类的,价格便宜,通常一元就能买到两三张;而中华、和天下等,水涨船高,有些孩子甚至愿意拿几十元购买交易。 在玩的过程中,孩子的心理会不由滋生攀比心,这会导致孩子出现4个动作. “要” 孩子会问家长要烟盒做烟卡,如果家长自己不吸烟,孩子转而会问周围认识的大人要。 有个妈妈跟我聊起这个话题时说,她家是开店铺的,老公不吸烟,孩子于是向周围店铺认识的叔叔讨要。大人也乐意给,每天吸完烟,就主动将烟盒子送过来。孩子呢,一放学开口第一件事:今天送来几个烟盒?都是什么牌子的烟盒?烟盒烟卡成为摆在孩子心头最重要的一件事了。 “捡” 索要不成的孩子,开始会捡烟盒。 马路边上,垃圾桶里,孩子到处寻觅别人不要的烟盒。有时候,哪怕烟盒子肮脏不堪,但只要是高价位烟盒,孩子都不会嫌弃,还当作珍宝。 “买” 哪里有利益,哪里就有生意。只要有学生光顾的小店,基本都在兜售烟盒。有些是别人用剩的额,有些则是大批量进货的。烟盒的真假,若一开始能蒙住孩子,但没几个回合,孩子就能辨真伪。用我儿子说的话:买烟盒之前,他和同学都会拿鼻子嗅一息,有烟味的,才是正宗货。 关于“买”,还会衍生3个不同行为。若孩子不满足“要到”的和“捡到”的烟卡,一是孩子会要求家长买昂贵的烟,二是孩子会拿零花钱偷偷买,三是孩子会拿钱和同学交易。 “偷” 在攀比心的刺激下,孩子的占有欲会让他们铤而走险,“偷”也便成为下一个动作。#小学生玩烟卡游戏是否应禁止#
碰到一个小孩问我要。。。。。。刚买的烟。。 不过还好,我小孩学校禁止。所以一个学校,包括周围学校我没有见到一个玩的。 至于问我要的那个小孩是在十几公里外的夜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