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恩施,一名妇女二十几年前在银行存了400块钱,银行许诺24年后能拿到连本带息

连强说事 2024-06-05 14:44:48

湖北恩施,一名妇女二十几年前在银行存了400块钱,银行许诺24年后能拿到连本带息的44736.76块钱,等到期之后,女子开心地带着存单去取款,结果人家告诉她,存单是真实的,但是到手却只有4000块。这种反差简直太大了,女人根本无法接受,一怒之下就把银行给告到了法院。第二次开庭,结果出来了!   (主要信源:原文登载于富平检察 2022年11月20日 关于“母亲给小范存入400元24年定期存款,银行承诺,到期后可支取40000余元,27年后,银行以当时违规拒绝支付。”的报道)   湖北恩施,一名普通女工范娟怀揣着梦想,毅然决然地将仅有的400元存入了银行。   如果说那时的她只是想为儿子未来的婚姻大事打下一些基础,那么现在回想起来,她更像是为命运开启了一扇全新的大门。   1998年的那个午后,范娟路过银行时无意中听到了一则广告:只需存入400元,24年后便可获得连本带息44736元的可观收益。   对于一名月薪仅几百元的普通打工者来说,这无疑是一个振聋发聩的数字。如果真有其事,范娟不仅可以为儿子的婚嫁积累一笔动辄几万元的重金,就连她自己也能从此告别贫困,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   一时间,范娟的内心掀起了汹涌澎湃的波涛,她追问广告内容的真实性,负责人更是竭尽全力为其张罗,无不努力营造着诱人的画面。   在经历了短暂的犹豫后,范娟终于下定决心,将当年仅剩的400元一股脑存进了银行,她暗自祈祷着,希望这一决定不会成为她人生的一个遗憾。   转眼24年过去,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令当年400元的诱惑已不复存在,但范娟依然心存期待,她毫无疑问地相信,只要按期取出本金及利息,那笔钱定能为儿子在婚姻大事上带来实实在在的助力。   怀揣着这份憧憬,范娟携儿子前往银行,准备兑现那份久违的存单,谁知,等待她的却是一记当头棒喝。   银行不仅拒绝支付44736元的本息,甚至只愿意给付区区4000元的利息,对此,范娟无法接受,事已至此,她别无选择,只能一纸诉状将银行告上法庭。   在随后的法律诉讼中,双方的攻防也呈现出一场舌战,银行的辩解是,24年期限的存款活动违反了相关法律法规,因此其并不具备效力,只能按照最高利率折算利息支付。   然而范娟并不买账,她认为自己的存款行为是在合法期间内进行的,银行如此唐突反悔,未免有些出尔反尔,法院在权衡双方证据后,对此事作出了有理有据的判决。   根据《民法典》相关条文规定,当时范娟进行24年期定期存款并不违法,因此其存单确实应当生效。   但令人无奈的是,后来银行在叫停了这一活动后,并未及时通知范娟,导致其长期对存单的效力毫无疑虑,很显然,银行的这一疏忽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   但同时,范娟自己也没有主动关注相关政策的变动,对此也存在一定的过错,基于此,法院最终判决银行需赔付范娟28000元,即按存单本金及利息总金额的70%进行赔偿,范娟则需自行承担30%的损失。   这无疑是一个兼顾情理与法理的判决结果,但更重要的是,它再次唤起了人们对诚信这一社会通行准则的重视。   从某种程度上讲,银行确实存在一些良莠不齐的做法,其在吸引存款时对承诺诱饵重重,可谓煽风点火。   但等到真正履约时,又出现了负隅顽抗的困境,这不啻是对消费者合法权益的重大伤害,必须受到相应的惩处。   另一方面,作为民间个人,范娟对于法律政策的敏锐性和执行力也的确值得商榷。   准确地说,她不过是一名普通民众,受教育程度和经验阅历均较为有限,在长达二十余年的漫长等待中全然不知政策变动的确实在情理之中。   对于关系重大的事项,为了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同样应该保持一定的警惕意识,尽量主动关注相关变化。   这起案件虽然只涉及区区四万余元的利息纠纷,但折射出的法律和道德教训却是触目惊心的。诚实守信、权利义务并重、损益相抵,这几乎已成为法律审判的基本准绳。   凡是违背这一原则的行为,不论出自企业单位或个人,都应在法律的阳光下无所遁形,同时,我们当代公民也应当从法律意识的培育做起,让诚信意识深入骨髓。   执法者和守法者虽处于两个不同的立场,但最终目标无疑是建构一个更加文明有序的社会。只有通过双方的相互理解和包容,我们的社会,才会朝着更加公平正义的方向迈进。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