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撼!1400斤钢筋在你手中会变成什么?有可能你会说我也不是建筑工人,不会焊接钢

观史亦鉴 2024-06-04 18:21:35

震撼!1400斤钢筋在你手中会变成什么?有可能你会说我也不是建筑工人,不会焊接钢筋,只能对着这堆钢铁一筹莫展,而广美的毕业生黄建亿会告诉你,1400多斤钢筋,会变成一幅震撼人心的作品。     在2022年6月的广州美术学院毕业生作品展上,一尊耗费1400多斤钢筋的雕塑迅速爆红网络,该作品不仅在毕业作品展上赢得了满堂喝彩,更是带给了无数人发自内心的震撼。   这尊名为《筑魂》的雕塑外形酷似一栋大楼,楼顶则是一张带着工人安全帽的人脸,据作品设计者黄建亿介绍,该作品的设计灵感来源于他的工人父亲,从策划到制作完成前后耗费了三个月的时间。   为了完成这尊雕塑,黄建亿向父亲请教了焊接的操作工艺,由于长时间的高温炙烤,在作品制作过程中,黄建亿的脸部曾四五次脱皮,被焊渣火花烫到的次数更是数不胜数。   但这尊作品之所以令人震撼的原因却不在此,而是作品所表达的内涵,黄建亿的作品致敬了两个人,一是父亲,二是城市的建筑工人。   “我的父亲是一名普通的建筑工人,是家里的顶梁柱,而工人又是国家的基石,人们不应该只赞美建筑的华美,更要记住建设者的艰辛付出。”   据了解,黄建亿的父母都是建筑工人,而其父亲更是在工地摸爬滚打了三十年,黄建亿表示,尽管父母的文化和收入水平都不高,但是二老却十分尊重自己的爱好,对自己在艺术这条路上的发展更是鼎力支持。   作品爆红网络后,黄建亿也给父亲打去了视频电话,电话那头的父亲虽然全程都在问黄建亿脸上的伤好没、生活费还够不够用,但是语气中显然难掩内心的欣慰。   “父爱如山”是我们经常听到的一句话,与体贴入微的母亲相比,父亲好像总是那么的不善表达,但父亲对子女的爱却从来没有少过半分,于家庭而言,父亲就像一座高耸入云的大山,挡住了外面多少的风雨。   而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父亲总是刚毅的,几乎不可能见到他流泪,也从未看到父亲向困难屈服。   正像这尊高达2.3米的雕像一样,一根根笔直坚硬的钢筋组成了“父亲”,他目光坚毅的望着远方,身上担着的,是妻子和儿女的期待。   而黄建亿这尊雕像致敬的另一个人,如今正慢慢被人遗忘在社会发展的角落,他就是建筑工人。   曾几何时,工人曾是家庭的骄傲,“咱们工人有力量”是多么振奋人心的歌词,农民家庭中出了一名工人,那是极其难得的事情。   然而,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发展,城市日新月异,一栋栋高楼大厦拔地而起,华灯初上、万家灯火的时候,人们却遗忘了那些建筑工人。   “收入不高”、“十分辛苦”、“满身汗臭”仿佛成了建筑工人的代名词,坐在宽敞明亮的办公室的白领们,用这些词汇告诫着自己的下一代好好读书,仿佛建筑工人是最卑贱不堪的职业。   然而,他们却忘了,如果不是建筑工人,他们也许只能在低矮潮湿的土坯房里办公。   对于这些诋毁之词,仿佛建筑工人这个群体从来不会争辩,永远默默地站在自己的岗位上,用汗水浇灌地基、用双手建造出又一栋大厦。   正如这尊雕塑所表达的那样,万千钢筋筑造起了高楼大厦,最终又汇成了建筑工人们深邃的目光,仿佛在拷问着这座城市,是否遗忘了辛勤的建设者们。   就像作品的设计者黄建亿所说的那样:“我们习惯了仰望星空,却忘了我们脚下的泥土,我们永远清楚自己要去何方,惦记着终点的美景,却总是忘了我们从哪里来,为何出发。”     参考资料: 《硬核!广州美术学院毕业生用1400斤钢筋铁片致敬建筑工父亲》——《深圳热线》

0 阅读:39

评论列表

用户10xxx80

用户10xxx80

3
2024-06-04 22:03

我能把它变成1400块钱

天气不错

天气不错

1
2024-06-04 21:42

普通人莫搞艺术,这碗饭不好吃

观史亦鉴

观史亦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