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华东海军主力偶遇敌舰,进入射程后,上面却多次下令不准开炮。舰长急的不

昊昊评历史 2024-05-31 12:07:50

1952年,华东海军主力偶遇敌舰,进入射程后,上面却多次下令不准开炮。舰长急的不行,最后只能令主炮哑射瞄准。 1952年5月8日,面对着大陈岛的黄岩县城,突然罕见的开来几辆吉普车,第一辆车下来一位中年男人,周围荷枪实弹的战士立即警戒起来,这个中年男人就是张爱萍,他此行是要执行一个秘密任务。 东矶列岛位于一江山岛以北,由十几个小岛组成,当时这里双方都没有派驻部队,只有一些侦察人员在此出没,所以双方都默认这里是个游击区。 张爱萍来此的任务就是在夜间闪击东矶列岛。张爱萍观察了地形之后,准备用两个团的兵力来进行闪击。正在紧锣密鼓的准备时,敌人对此海军的军舰集结调动有所察觉,并派出了飞机袭扰,但均被海军航空兵击落。 15日夜,海军登陆舰准备运送两个团登岛,此时海面上却突然传来枪炮声。前线指挥员顿时举棋不定,难道是敌人已经侦知我们的情况?张爱萍却当机立断,要求部队按原计划迅速登岛,毕竟此时已经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了。 事后才知道,海面上的炮声,是两艘原本想要袭击我商船的军舰,因为雾大,竟自己和自己打了起来。很快趁着夜色,两个团迅速登岛,毙敌7名,俘敌60,自身未损一兵一卒,尔后战士们开始奔赴制高点,构建工事,遗憾的是,正是这一匆忙举动,漏掉了两条大鱼。 这两条大鱼就是当时中情局派往东矶列岛侦察的两个美国人。由于是突然登岛,这两个特务根本来不及撤离,只能匆忙的躲在岛边上的一个岩洞里面。 由于上岛的部队需要迅速构建制高点上的工事,就没有仔细的搜查岛上是否有漏网之鱼。如果当时能当场抓到这个两个特务,估计会轰动世界。 驻防在大陈岛的敌指挥刘廉得知东矶列岛被闪击后,也是又急又气,丢几个小岛倒没什么,要是两个美国人被抓住,刘廉可担当不起。所以刘廉准备把岛上一个师的兵力却投上去,也要把美国人救出来。这样一来也好显的自己背水一战,要是失败了,上面也很难怪罪自己。 刘廉部的猛烈进攻,让张爱萍有点出乎意料,他当然不知道这是刘廉为了做戏给美国人看的。张爱萍陆续增兵,以一个师对战一个师,双方前后拉锯了五次,两个美国人正是趁着双方交战的空隙,乘舟渡海逃到了大陈岛。 美国人回来了,刘廉的攻势自然也就停了。张爱萍这边却没有停,因为闪击东矶列岛的目的就是为了攻打大陈岛做准备。5月16日,张爱萍调来华东海军的第六舰队到附近海域巡逻,伺机歼敌,消灭敌海军的有生力量。 第6舰队由四艘护卫舰组成,是当时华东海军的主力编队。航行了一段时间后,司令邵震忽然接到前方的报告:发现敌“太和”舰,航向30度。 邵震兴奋起来:“好呀,真是冤家路窄,这次一定好好收拾它!”原来早在四年前,邵震就在万山海战中和“太和”舰交过手。那时邵震只有几艘小炮艇,如今它率领的可是装备了苏制130毫米、苏制100毫米舰炮的四艘头号主力战舰。而“太和”号只有两门76毫米舰炮,无论是从火力还是兵力上来说,他们都占优势。 只是美中不足的是,“太和”号航速28节,而编队的护卫舰航速普遍在14节。已经有了许多海战经验的邵震知道,低速舰要想打高速舰,进行追歼是很困难的,最好的方法就是布一个口袋让敌人钻进来。 于是邵震下令,让前面的“开封”号诱敌北上,“长沙”号侧翼迂回,其余两舰在后方待机而动。为了更好的诱敌深入,邵震特意强调,各舰严禁擅自开炮。 这个命令可把负责诱敌的“开封”号舰长侯天松急坏了。侯天松原来在陆军是做连长的,他的部队一向习惯了猛打猛冲,来到海军,他自然也把这种风格带了过来。 现在“开封”号距离“太和”号只有40链的距离,完全进入了主炮的有效射程内。侯天松有点急了,几次请示邵震希望可以开炮歼敌。但为了诱敌深入,邵震并没有同意,侯天松憋着一肚子气没处发泄,竟然下令两门主炮采取“哑射”的方式对敌舰进行瞄准。 双方周璇了快一个小时,旗舰距离“太和”号只有60链的距离,邵震看差不多了,当即下达开炮命令。旗舰率先开炮。侯天松也早就等不及了,他让“开封”号上的两门主炮进行连续射击。 当“太和”号发现忽然钻出来的几艘护卫舰时,正想掉头跑,多发炮弹却已呼啸而来,在“太和”号周围掀起了一个又一个水柱。 “太和”号拼命加快航速想跑,邵震布置4艘护卫舰正慢慢合围。忽然,一颗炮弹命中“太和”号甲板 ,浓烟随机而起。遗憾的是,这颗炮弹并不是穿甲弹,并没有给其造成重创。被击中的“太和”号芳反而更加慌张,全力加速逃跑。 慢慢的,双方就拉出了98链的距离。这已经超出了各主炮的有效射击范围。为了不浪费炮弹,邵震只好下令停止射击,煮熟的鸭子飞了,这让众人很是耿耿于怀。 后来邵震被调到了海军工程学院,每提及此事,邵震都会勉励学员,一定要造出更快更好更优良的军舰来,不然会吃大亏。这场海战,也拉开了争夺大陈岛的海空战斗的序幕。

0 阅读:785
昊昊评历史

昊昊评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