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2月,江西省考古研究所接到报告称,李洲坳村发现一座被盗的古墓。考古人

八点聊史 2024-05-30 17:54:27

2006年12月,江西省考古研究所接到报告称,李洲坳村发现一座被盗的古墓。考古人员赶到现场时,在一座12米高的大土堆上看到一个直径80厘米的盗洞,盗洞周围新鲜的泥土中还掺杂着古墓中常出现的青膏泥。

为探究竟,考古人员不顾危险深入洞中。8米长的盗洞尽头全是水,水中还有一些奇怪的木块,可能是棺木。

眼前土堆何时矗立于此,已没人说得清。不过当地一直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很久以前,有人在此修筑了一座大墓,墓中掩埋了50具棺木,并有专人守护。而每当守墓人离世时,他就会将这个秘密告诉下一代守墓人。

传说的出现,无疑让眼前的大土堆蒙上一层传奇色彩。至于它是真是假,很快就会有分晓。

经文物局批准,大墓的抢救性发掘迅速展开。土堆上层由黏土和青膏泥混合而成,下方铺满石块,石块里还夹杂着陶片。初步判断,应该是古人修筑封土时混入其中的。

这些陶片的意外现身,给大墓断代提供了很大帮助。从陶片外形和工艺判断,墓葬属于春秋时期。

封土的最底层是很厚的青膏泥,有这么厚的青膏泥保护,考古人员对大墓前景十分看好。

青膏泥下面还有近5米的填土,为保险起见,考古人员用探铲从多个方位对底下进行了勘探。初步判断,下面有一层巨大的木质椁顶,面积近170平米。

巨大的椁室让所有人兴奋不已,这种规模在江西还是前所未有的。同时,人们猜测墓主可能是某位大贵族。只是两千多年前此地尚属蛮荒之地,怎么会冒出一位大贵族呢?

随着清理的进行,此时考古人员用手穿过淤泥,已经可以触摸到下面的木头了。不过奇怪的是,从手感来看,大墓椁顶似乎不是一个平面,而是一段段的拱形,就好比房顶上的瓦片一样。

就在这时,墓坑一角突然露出一具棺木,在场所有人惊讶不已,说好的木质椁顶怎么变成一具棺木了?而随着清理的进行,更大的震撼迎面袭来——墓坑底部竟然乌沉沉地排列着47具棺木,每具棺木都由整块圆木对剖雕凿而成,一半为棺身,一半为棺盖。考古人员摸到的拱形椁顶,正是这密密麻麻挤在一起的棺盖。一时间,所有人哑口无言。人们不禁想起先前那个传说,看来它并非空穴来风。

面对眼前震撼的一幕,考古人员脑海中蹦出的第一个想法就是,这些人是殉葬者,而这在两千年多前是很普遍的。只是如此一来,墓坑中应该会有一副主棺。

仔细查看这些棺木,考古人员果然发现其中一具棺木套有外椁。不过令人不解的是,这具棺木竟然偏居在墓道口,这不符合常理。

有人则给出这样一个说法,眼前的棺阵与兵马俑的队列极为相似。兵马俑中有将军俑、武士俑,那这具主棺里会不会是一位征战四方,故意置于墓道口的将军?然而这个想法很快就被否定了。

在人们打开的一些棺木中,凡是能鉴别出性别的都是女性,年龄均在15~25岁之间,她们不可能是上阵杀敌的士兵。那么会不会是墓主的姬妾呢?答案也许就藏在这具主棺中。

正当考古人员准备撬开主棺棺盖时,在棺木的一头意外发现一件灿烂夺目的金箔,两千多年的岁月似乎在它身上没有留下丝毫印记。现场的沉闷氛围瞬间一扫而光,所有人围了过来。

这件金箔表面雕刻着三圈龙纹,里面三条、中间五条、外面七条,构图严谨,工艺考究。考古人员给它取了一个霸气侧漏的名字——金龙神徽。

金器的出现无疑大大提高了墓葬的级别。而有人更是认为,金箔上龙的数量暗含着天子九鼎八簋,诸侯七鼎六簋的周代礼制,并由此得出墓主是一位诸侯王的论断。可这荒郊野岭,何来一位诸侯王呢?

考古人员突然想起距此500米有个李家村,1979年那里曾出土过三件青铜器。当时根据上面的铭文,得知它们属于一个叫徐国的诸侯国。

据史书记载,徐国是一个活跃了1600多年的国家,其位置介于楚国和吴国之间。公元前512年,吴王派孙武、伍子胥讨伐徐国,徐国灭亡。而劫后余生的末代徐王章禹则带领着王公贵族踏上了南逃之路,其方向正好朝向此地。

不仅如此,考古人员还发现这里有很多人姓徐和舒。徐国灭亡之后,他们的后人为了纪念昔日的家园便以徐为姓,而舒姓集团跟徐国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这一切难道只是巧合?

此时主棺即将开启,所有人屏气凝神地等待着。然而在棺盖撬开的一瞬间,大家的心凉了半截,只见棺内满满一箱淤泥。考古人员抱着最后的希望把淤泥翻了个遍,然而除了发现一枚龙形玉佩,一无所获。至于墓主遗骸,则已完全腐化。

就在此时,其余棺木中有了新发现。原来这些棺木中大都放有一个竹笥,竹笥内均装着与纺织有关的器具,如木刀,纺轮什么的。

考古人员还发现,这些女子下葬时裹着华美的丝织品,而这些丝织品工艺水准之高,即便今天的人用土法依然我无法复制。这似乎暗示着这些年轻女子生前都是纺织女工,而所谓墓道口的墓主不过是个工头。

也就是说,这座墓里的所有人都是陪葬者,附近还有一座更大的主墓,也许就是徐王墓。然而时至今日,这座朝思暮想的徐王墓依旧没有找到。当然,或许它根本就不存在……

0 阅读: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