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第N种回顾方式。
这是一张1936年10月26日,张学良在陪同蒋介石攀登华山时,随行人员为他们所拍摄的照片。
根据照片内容显示,当时除了张学良,蒋介石的身边还有另外两人同行。
随后根据辨认,有人认出这是时任侍从室少将高级参谋的蒋孝先,以及侍从室主任钱大钧。
当时他们一行人已经攀爬到华山的苍龙岭一带,看着周围的环境清幽,且经过一段时间的攀登,大家也早已有些许疲累,便一起坐在一旁的石头小径上休息。
随行的工作人员,趁着四人在此歇脚的片刻,立马拿出了所携带着的照相机,为四人在此处合影留念。
此时张学良已经35岁,或许是因为爬山过程中费了一些体力,照片中的张学良当时看起来疲态尽显,无论如何都看不出曾作为“民国十大美男子”之一的风范。
而此时的蒋介石虽已经49岁,但爬山后的状态看起来却比一旁的张学良,还要平静、沉稳许多。
只见他脚穿一双在当时那个情境中,看起来有些不太合时宜的草鞋,面露微笑,一脸淡然的看着镜头。
值得一提的是,此时距离1936年12月12日即将爆发的“西安事变”,也不过只剩月余。
由此可见,虽然当时在拍摄这张照片时,张学良和蒋介石看起来还相当亲密,甚至还能相约一起爬山。
但实际上,从这时起,两人就早已是貌神合离。
而47天后,先是张学良带兵将蒋介石活捉,随后和杨虎城一起逼他联共抗日。
再到后来西安事变“和平”解决,蒋介石为报仇将张学良扣押。
如此种种,都能佐证我们上面所说的,在拍摄这张照片时,实际上两人早已貌合神离。
那么,当时张学良为何突然醒悟,一定要联合杨虎城一起逼蒋介石与共产党联手?
除了所谓的民族大义,张学良在此事中,难道就没有一点私心?
答案是:当然有!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的一点是,对于我党和我军,张学良其实从一开始就是抱着“敌视”态度的。
当然这种情况也实属正常。
毕竟张学良和我党,分属于不同的政党,秉持着不同的信念,坚守着不同的阵营,自然是要各自为战。
而之后据张学良当时身边的将领们透露,在西安事变之前,张学良对经过长征后辗转进入陕西休整的红军,很是不待见。
且和杨虎城不同,杨大多时候都觉得红军此时入陕,是有可能动摇他在当地影响力的不速之客。
因此杨的表现更多在于,对红军此次到来的不欢迎、不接纳。
甚至如果没有后来蒋介石的授意,他对待当时入陕的红军,基本能和对待不打招呼就长驱直入的张学良的东北军,保持一个态度。
可张学良和杨虎城全然不同。
据相关资料记载,当时张学良将红军长征后入陕一事,直接定性为“军事行动”。
为此他还屡次和身边的亲信表示,红军此时进入陕西乃是“赤匪”之“窜陕”。
由此可见,对张学良来说,当时的红军不仅不值得他放在眼里,更是他巴不得想要除之而后快的对象。
尤其是张学良觉得红军在经过两万五千里长征后,军事实力已大不如前,甚至可以说已然沦落为他口中所说的“穷途”、“穷寇”,是可以被一击而垮,一击即败的存在。
因此,当时的张学良那对入陕的红军,绝对是打从心底里动过杀心的。
如此一来,后来张学良之所以态度能180度大转变,肯定是受到了其他因素的影响,而非是他本身就对红军有所谓的“善意”。
至于张学良在后来西安事变中表现出的“民族大义”,也绝非是很早就养成的。
否则,当初他也不会想着消灭红军,帮助蒋介石实行所谓的“攘外必先安内”等一系列政策。
那么,张学良之所以后来发动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到底是出于怎样的“私心”?
简单来说,张学良之后对红军的态度之所以发生如此大的、快速的转变,和其率领着东北军,在和红军的交手中深切地感受到,红军那雄强的战斗力、大无畏的牺牲奉献精神,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试问一下,面对着将生死置之度外、视死如归的对手,哪个将领、哪支部队不会感到胆怯?
据说在红军开始长征之前,张学良还曾想着率领自己的东北军忍辱负重,“进剿”红军,“戴罪立功”。
结果,在张学良还没动身之前,红军就已经开始长征,导致他屡屡扑空、寸功未建。
因此在得知红军如今率部入陕,且东北军受蒋介石所托,大举迁驻西北“剿共”前线后,张学良认为自己的机会终于来了。
其实,如果他面对的不是百折不挠的红军,也许他之前的种种谋划就都能顺利实现。
毕竟从带兵人的角度分析,东北军在前线以逸待劳,而红军则经过漫漫两万五千里长征,早已是人困马乏。
所以于情于理,红军的战斗力在当时都应该直线下降,不再是张学良所率东北军的对手。
结果没曾想,在东北军真正和红军交手数月之后,张学良便发现自己之前如此轻视红军,当真是眼高于顶地愚蠢。
尤其是在直罗镇战役之后,东北军已接连被打崩三个师。
除此之外,其内部还有两个师长、五个团长被击毙,损失可谓是相当惨重。
而张学良作为一个统军将领,自然深知其中的艰辛。
于是,为了尽可能保住自己东北军的最后一点家底,张学良之前坚定的、帮助蒋介石助纣为虐的决心,终于还是动摇了。
所以,想要留下自己的老部队,不让其全部沦为蒋介石内战的炮灰,这算是张学良后来转变的第一个“私心”。
从他的处境来看,丢了东三省一事已经让他抬不起头。
此时如果再将东北军悉数埋没,那他才是真正的无颜再面见“江东父老”,会是名副其实的“千古罪人”。
至于第二个私心,其实和当年张学良在九一八事变之事,因为听从蒋介石的怂恿,一枪未开便丢了东北,致使自己和东北军的威名自此扫地,也有脱不开的关系。
当时东三省丢失后,本来蒋介石作为国民政府的总统,自然难逃其咎。
可当面临着被逼下野的危机时,蒋介石竟然玩起了弃卒保车,把所有的黑锅都丢给张学良一个人背。
如此骚操作,让张学良原本就备受唾弃的处境,更是雪上加霜。
在当时,张学良因此一事,不仅备受国人的嘲笑和冷眼,还身怀国仇家恨而难以为报,内心很是煎熬。
所以,后来张学良将自己在此间所受的委屈,通过爆发西安事变,逼迫蒋介石联共抗日等大方式,悉数算在蒋介石头上,也并非无法理解。
这不,在西安事变爆发当天,蒋介石还穿着睡衣就被张学良带人活捉在花园,场面异常狼狈,也算是为自己短暂地出了一口恶气。
至于第三个私心,张学良在和红军交手后,对于这个难缠的“硬茬”对手的敬意,也在疯狂滋长。
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后来张学良之所以能站出来为国共两党的合作牵头,或许也有想要跟中共拉近关系的念头。
毕竟作为一个军人,他应该深刻的知道,所谓“兵谏”究竟要冒多大的险。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从古至今,但凡有胆量能做此事的人,基本都已将生死看淡。
毕竟如此做法,不管是成功亦或是失败,将来都会后患无穷。
所以,如果张学良没有足够的理由,绝对是不会和杨虎城一起,冒险在“鬼门关”走这一遭。
但除此之外,张学良所心怀的家国天下、民族大义,我们自然也不能忽视,更是理应当对其表达崇高的敬意。
如果没有张少帅后来以雷霆之势发动西安事变,我们的红军部队或许还得进行第二次战略转移,也就是二次长征。
因此从这方面来说,张学良少帅也是功不可没,可亲可敬!
点击,就可以看到榜单,阅读更多深度好文章。
参考资料:
[1]张友坤.蒋介石、张学良与“不抵抗主义”[J].东北史地,2014,(01):10-14.
[2]李伟伟.蒋介石为何对张学良和杨虎城二人"区别对待"?[J].法制博览(名家讲坛、经典杂文),2019,(09):96-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