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名红军在路过贵州时突然消失,中央找寻多次都没有查到他们的下落。直到67年后

一场军场梦 2024-05-22 02:57:51

800名红军在路过贵州时突然消失,中央找寻多次都没有查到他们的下落。直到67年后,才从贵州一个村子里的一位老人口中,得知他们的下落。(本文资料来源:文史天地2023-07-05——《红军师长龙云与长征途中的贵州“困牛山之战”》)

1934年,中国大地上方寸大乱,黑云笼罩着国民党与共产党的战火硝烟。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给中国共产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红军退守革命根据地江西时,面临着生死存亡的抉择。为了保存主力和巩固根据地,毛泽东决定指挥红军进行战略转移,史称"长征"。

就在红军从江西启程北上时,一个诡异事件随之悄然发生——八百名红军战士在贵州行军途中神秘消失,中央多次派人寻访,却一直都是无果。整整67年过去,这段历史的谜底终于被一位当地老人拨开了帷幔。

北上转移路途凶险,尤其是在贵州这片多山地区。作为长征中第一支先遣部队,红六军团担负着开路扫荡的重任。1934年10月,当他们进入贵州石阡县时,却意外遭到四万国民党军队的严重包围。

弹药告急,战士们又饥又渴,眼看就要在这险要环境下全军覆没。危难之际,红六军团指挥部临机决定,从军团中抽调一支精锐部队阻击敌军,为主力开路突围。这就是后来被称为"52团"的英雄力量。

就在这一进退维谷的关头,龙云和田海清两名师长奉命挺身而出,挥师率领52团800余人投身泰勒密斯般的战役。他们清楚明白,这是一场不死不休的殊死拼杀。

龙云临行前坚定地说:"同志们,接下来将是我们最艰难的时刻,但我相信只要我们坚持就一定能为大家赢得突围的机会!"每一个战士的眼神都燃烧着理想的火焰。

接下来的几天里,52团如饥狼一般穷追猛打,在贵州群山之中与国民党军队周旋纠缠。每当看到红军主力部队向前推进一步,他们就用自己的鲜血为之支撑一路。

可敌人的兵力太过庞大,很快52团的弹药就消耗殆尽。双方的火力差距,令龙云和田海清不得不做出艰难抉择:将部队分散,以求生的可能。

于是龙云带领200余人攻向陡峭的山路,企图突出重围,而田海清则率领另一路人马继续在原地阻击,断后保障龙云部队的突围。

这一决定注定将改变52团全员的命运。田海清和他手底下的将士们殊死拼杀,最后被敌军逼上了悬崖边缘。就在这万劫不复的绝境中,一个令人动容的决定被做出了——他们决定跳崖殉国,以躯体垒路,宁死不为敌人所辱。

"冲啊!为了革命胜利!"只见身穿战袍的革命儿女们接连跃入深渊,英勇的身影在峡谷中化作火红的流星……

从悬崖上活着坠落下来的,只有陈世荣和杨又铸两人。两位老人至今仍然无法忘怀那惨烈一幕的心痛,但他们却为自己曾与这群勇猛战士并肩作战而感到自豪。

"看到同袍们一个个纵身跳下悬崖的那一刻,我仿佛置身地狱,痛不欲生。"杨又铸说,"可那也是革命征途上最光荣的一页,我们许下誓言,一定用行动来捍卫自己的信念。"

陈世荣则怀念着龙云和田海清两位师长,"虽然两位最后付出了生命,但他们高尚的品格永远是我们的楷模……"

长征途中,红军壮士们屡次踏上生命禁区。而贵州深山中的52团英勇事迹,就是革命理想永不熄灭的一个生动注脚。正是由于无数先驱者慷慨赴死的壮举,才有了今日中华大地百年基业重振的局面。

从历史的纵深看,52团的牺牲实则是革命接力棒的顺利传递。主力红军得以突出重围,为长征胜利奠定了关键一环。这支被世人遗忘多年的小分队,用热血赴了一场永垂不朽的革命篇章。

有关52团的详细经过,直到2001年当地才确证了"有100多名红军在此跳崖殉国"的记载。多方面人物口述和资料佐证,为还原这段光辉历史增添了翔实细节。

不过,仍有一些疑点有待进一步考证。比如龙云小队最后的下落,以及更多殉难将士的身份等,均需深入挖掘。通过持续调研,人们终将更全面地认识那场可歌可泣的英雄壮举。

期盼有心人为此继续殚精竭虑,把这段早已被尘封的历史唤醒,让革命烈士们的名字永世铭记在人民心中!

1 阅读:3245
评论列表
  • 2024-05-22 22:02

    致敬伟大的先烈

  • 2024-05-23 07:18

    强大的信念才是成功的法宝,致敬!!!

  • 2024-05-22 10:10

    致敬先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