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6月,内蒙古一妇人在院子里洗衣服,丈夫突然破门而入,拽着她就往里屋走。

八点聊史 2024-05-20 19:32:27

1988年6月,内蒙古一妇人在院子里洗衣服,丈夫突然破门而入,拽着她就往里屋走。妇人以为丈夫大白天不干好事,正要破口大骂。谁料丈夫从裤兜里猛然掏出一块金光灿灿的牌子,激动地对她说:“婆娘,咱发财了!”

该男子名叫辛民山,是内蒙古鄂尔多斯市碾房渠社的一位村民,这牌子是他当天犁地时意外刨出来的。当时见这块埋在土里的牌子金光闪闪,毫无锈迹,他猜测可能是金牌,于是地也不耕了,揣起牌子直奔家门。

自家地里会有金牌?辛民山的妻子打死也不相信,这好事会落到自己头上:“我看你是想发财想疯了,你能捡块铜牌,我就烧高香了!”

见妻子不但不信,还对他一通数落。辛民山当即拉下脸来,没好气地说:“你这婆娘,是金是铜,你倒是看了再说啊!”说着将牌子递了过去!

接过牌子的瞬间,辛民山妻子的神情顿时起了微妙的变化——这块还没巴掌大的牌子,掂起来竟有半斤重,如果是铜的,肯定要轻很多!

见妻子一改之前的一脸不屑,辛民山顿时得意起来:“没骗你吧,我说是金牌,那指定错不了,你看上面还刻着老虎呢!”

妻子捧起牌子仔细观察,发现牌子上不光刻着老虎,还刻着其他动物,这群猛兽似乎正在相互厮杀。生动逼真的画面,让人不寒而栗。

这东西好像真不简单,辛民山的妻子有点相信丈夫的判断了:“当家的,要不天黑后,你去找二叔问问?”

妻子的话正合辛民山的意。别看他嘴上金牌金牌的喊,心里其实也是半信半疑。二叔见多识广,是村里少有的文化人,辛民山早就想去请教他老人家了。

好不容易熬到天黑,辛民山迫不及待拿着牌子来到二叔家。说明来意后,他赶紧将牌子小心翼翼掏出来,递给二叔。

二叔起初也没拿这当回事,不过看到金灿灿的牌子后,他感觉事情不那么简单,于是赶紧叫老伴拿来老花镜戴上,仔细研究起来。

辛民山见二叔瞅着牌子,嘴里不时嘀咕着,似乎想起些什么。他很想问问,但又怕打断老人家的思路。正自迟疑,二叔突然开口说话了:“这是金牌,而且很可能是两千多年前匈奴人的金牌!”

金牌!还是匈奴人的金牌!二叔的话让辛民山又激动,又有点不知所措。他谨慎地问道:“二叔,您老不会看走眼吧?”

二叔认真解释说:他从报纸上了解到,解放后考古人员在鄂尔多斯地区发现过很多匈奴贵族的墓葬。如1972年发现的桃红巴拉匈奴墓,阿鲁柴登墓葬。在这些墓葬中,考古人员清理出大量匈奴人使用过的金器,这些金器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上面都刻着动物厮杀的场面。就像眼前这块金牌一样:一只猛虎踩住一只狼,张口咬住狼的上腭,狼不遑多让,反咬住虎的下腭。在狼口下部还有一只蜷缩的小动物,似乎正是狼被虎咬住后,从口中掉下来的。

听完解释,辛民山恍然大悟:“这么说,这金牌是文物啊!”二叔点点头:“不止是文物,还是很珍贵的文物!”

辛民山一时不知所措,赶紧询问二叔,自己该如何处置这块金牌?二叔十分坦诚地劝他,赶紧上交!

辛民山心里很不舍,但他知道问题的严重性。于是第二天一大早,他和妻子一起将这金牌上交给了伊克昭盟文物工作站。

工作站的专家们对金牌的看法,与辛民山二叔如出一辙。他们认为金牌上的图案,正是战国时期匈奴人所特有的动物厮杀场面。这种弱肉强食的画面,正是两千多年前匈奴人险恶生活环境和彪悍民族性格的真实写照。

根据图案内容,这块金牌被命名为“虎咬狼斗纹金饰牌”。专家们认为,这块金牌图案构思精巧,雕刻生动逼真,艺术张力十足,是不可多得的文物珍品。

金牌上交了,但事情并没有就此结束。从以往的考古经验来看,凡是发现此类金牌的地方,必定存在着匈奴贵族墓葬。因此在辛民山的带领下,几名考古人员火速赶到发现文物的地方——碾房渠社铸匠炉山北坡。

出乎考古人员意料的是,他们没有找到墓葬,但却意外发现一个藏着无数奇珍异宝的古老地窖。这个地窖里的宝贝,简直让人眼花缭乱,它们包括7件双龙纹金饰片、2件金耳坠、6件金管状饰、30件金串珠、1件包金兽头、14件金环、2根金丝、13件包金玛瑙饰品,12件银环、2件玛瑙环、406件红玛瑙串珠、388件绿松石串珠!

从这些文物的风格判断,该窖藏的时代应为战国晚期。专家们认为,这些文物数量之多,制作之精美,绝非一般平民所有,它的主人必定是匈奴的大贵族!

不过也有专家认为,这个金银器窖藏的主人可能不是匈奴,而是生活在鄂尔多斯一带的另一支游牧民族——林胡。

这种说法并非凭空捏造,《史记》记载:赵武灵王西略胡地,至榆中,林胡王献马。

公元前306年,赵国的杰出君主赵武灵王,率领大军大败北方林胡,林胡自此从史书之中消失不见。专家猜测,这个窖藏很可能是林胡的首领在逃亡时,匆忙留下的。

显然,当时这位首领认为,自己一定还会回到这里。但现实就像他曾佩戴过的那块“虎咬狼斗纹金饰牌”,只是,这次他不再是那头威风凛凛的猛虎,他是那只命丧虎口的狼……

0 阅读: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