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首先我得在。

博伦看星座 2024-07-24 05:36:44

Text丨冬日可爱

Edit丨黎安

上周与朋友约着下午茶,其中有一个话题一直萦绕在脑海。

事情是这样的,一开始我们讨论的是关于“社恐”的话题,现在网络上大多数人都在以“i”和“e”去区分,但朋友奈奈说,其实不完全是。

以她个人经验来说,她的“i”和“e”并不是那么泾渭分明。真正让她成为“社恐”的是来自沟通交流的压力。也就是说,是交流这件事本身让她产生了压力,与她究竟是外驱还是内驱没有必然联系。

我们的言不由衷与身不由己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言不由衷、身不由己的情况。

这种现象通常源于潜意识中的某些想法或记忆被触发,导致个体在没有完全意识到的情况下做出反应。例如,一个人可能因为别人的一句无心之言而感到愤怒,这种愤怒并非源于对方的话语本身,而是因为这话语触及了个体潜意识中的某些敏感点。

研究表明,潜意识中的情绪和记忆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影响个体的行为。心理学家通过实验发现,即使个体试图压抑或忽视这些情绪,它们也不会消失,而是在潜意识中积累,等待适当的时机爆发。这种情绪的压抑和爆发,往往会导致个体做出一些与真实意愿不符的行为,从而产生自责、愧疚等负面情绪。

而奈奈,她的压力就来自于这里。

她会因为担心“祸从口出”而选择闭麦;会因为害怕控制不了一时的情绪、稍微放大了一点声量而激起对方更强烈的情绪,导致事情“搞砸了”;会懊恼自己为什么“情商那么低”,会因为这个原因主动选择“离群”……因为她实在不想看到那个莫名“被点燃”的自己与那个因为自己一时无心之失而“暴走”的对方,她不想接受这些“失控时刻”。

何为“观自在”

奈奈还说,她最近很沉迷“佛学”,因为她很想要达到大师那种淡然、有智慧的状态,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说到这里,我突然灵光一闪。我跟她说,佛学里面有一个叫“观自在”的说法,你觉得“失控”,可能是因为你“不自在”。

那些言不由衷的话,身不由己的行为,莫名其妙的火气,那些“失控时刻”……是因为能觉察的那个自己,不在了,缺位了。

在哲学领域,“自在”是一个深奥的概念,其内涵丰富,历史悠久。它通常指代一种不受外界干扰、完全自主存在的状态。而佛教里面的打坐,其实是一种找到“自在”的方式。

在黑格尔的哲学体系中,“自在”与“自为”相对,表示事物的潜在状态,尚未经过自我意识的觉醒和展开。“自在”的事物缺乏自我活动,而“自为”的事物则是具有自我活动的,并且这一活动是按照自身的方式进行的。

举个例子,也许大家就好懂了:一个种子在未发芽之前,其内在潜能尚未展现,这就是它的“自在”状态。而当种子破土而出,开始生长,逐渐展现出其本质特性,这一过程就是“自为”。在更深层次上,“自在自为”则是指事物能够完全自主地存在和发展,既不被外界所强迫,也能够根据自身的规律进行自我展现,体现了一种自由的境界。

所以,佛教的修炼常见有打坐、念经等形式,甚至现在流行的站桩、瑜伽、冥想等都是,通过摒除外界的干扰先找到“自在”的状态,然后再在脑海里与经文进行“对话”,去理解,去顿悟,也就是“自为”。

在心理学中,“自在”与个体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觉察紧密相关。它描述的是一种个体能够真实地感知自己内心状态、情感和想法,并能根据这些内在的感知做出选择和反应的能力。这种状态下的个体不受潜意识冲动或外界压力的左右,能够以一种更加真实和自发的方式生活。

“自在”在心理学中也与心理健康和情绪调节有关。

当个体能够觉察并理解自己的情绪反应,而不是被情绪所控制,他们就能够更加自在地应对生活中的挑战。例如,当面对他人的批评或挑衅时,一个“自在”的个体能够冷静地评估情况,而不是立即做出愤怒或防御的反应。

回到最初的话题,奈奈的“社恐”来自于“失控”;为什么“失控”,是因为“自在”缺失了。

如果能够自我察觉,也打开了缓解“失控”的通路;也就是说,要“自在”,首先自己得在。

“自在”,为什么那么难?

"自在"这一概念在心理学中与情绪管理紧密相关。情绪管理是指个体对自身情绪的认知、调节和表达的能力。"自在"的实现,即意味着个体能够觉察并理解内在情绪的起伏,不被无意识情绪所左右。

但现代社会的快节奏和高压力环境,对我们实现自在构成了显著的挑战。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不断面临各种压力和诱惑,这些因素往往导致我们难以维持内在的平和与自我觉察。

信息过载:在数字化时代,人们每天都要处理海量的信息,这不仅分散了注意力,也增加了心理负担,使得个体难以集中精力进行自我反思和觉知训练。

社交压力:社交媒体的普及使得人们更加关注他人的看法和评价,这种外在评价体系往往与个体的内在价值观发生冲突,造成心理压力。

工作与生活失衡:现代工作环境常常要求个体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这导致工作与个人生活的界限模糊,个体难以找到时间和空间进行自我修养和放松。

那么,在如此严峻的现代背景下,还能如何实现“自在”呢?

定期进行冥想和觉知训练:通过冥想、禅坐等练习,个体可以培养对自身情绪和思维的觉察能力,从而在压力情境中保持冷静和清晰的判断力。

建立健康的生活习惯:包括规律的作息时间、均衡的饮食以及适量的体育锻炼,这些习惯有助于维持身体和心理的健康,为实现自在打下基础。

发展个人兴趣和爱好:投身于自己感兴趣的活动可以提供一种从日常压力中暂时解脱的途径,有助于恢复精神和情绪的平衡。

学习情绪管理技巧:通过心理学教育和自我学习,个体可以掌握应对和管理情绪的技巧,减少无意识情绪对自身行为的影响。

寻求社会支持:与家人、朋友以及专业人士的交流和分享,可以帮助个体获得情感上的支持和实用的建议,增强面对压力的能力。

奈奈的“社恐”能理解,但逃离只是一时,难道一辈子都不跟别人打交道么?

这样显然不是很实际,而且如果平时不做可以练习,当比避无可避的时候,又当如何呢?

或许,找回“自己”,找到“自在”,也是一个解决之道。

0 阅读: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