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发现在广西,华为对桂林有一种“偏爱”。
桂林华为合作区风生水起,和桂电的校企合作也与日俱增。
一切渊源,或许和当年国家在桂林建设的那个神秘村子有关。
01前几天,华为中国数字能源旗舰峰会广西站在桂林举行。桂林是华为该峰会,连续两年在广西的唯一选择。
时间再往前,2017年桂林与华为共建桂林华为信息生态产业合作区,计划总投资100亿,规划占地约 5000 亩。
时至今日,华为合作区先后引进深科技、领益智造、东莞阳天电子、深圳本贸科技等企业,注册企业超100家,落地重大项目20多个,年产值超百亿。
再深入了解发现,深科技、领益智造、东莞阳天电子等企业都在华为供应商名单里,与之有着深度合作。
桂林华为云计算数据中心,也成为目前广西最大、标准最高的数据中心,是广西首家通过国家A级认证的数据中心。
可见华为与桂林合作,是实打实引进产业、解决就业,让其他城市羡慕不已。
02华为对桂林一所高校的偏爱更是明显——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以下简称桂电)。
桂电虽是“双非”,却如同一匹黑马,人气非常高,被张X峰评为"四邮四电"中的性价比之王。
华为与桂电的合作,最早可追溯到2006年。
彼时桂电初步建起模块化机房、有线/无线/物联网融合的校园网络、云计算平台等信息化基础设施,都和华为息息相关。
与此同时,华为和桂电的校企合作与日俱增。
华为在桂电,构建鸿蒙、鲲鹏人才培养体系,成立“桂电—华为鲲鹏联合创新中心”“智能基座”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基地、中国—东盟信息港电子信息人才培养与科技创新联盟,启动“校企合作人才联培基地”计划等。
未来,华为还会继续在桂电孵化国产自主创新的软件应用生态圈,助力其成为全国高校自主创新研发与应用的标杆院校。
可以说进了桂电华为实验班,等于半只脚迈入了华为。
此外,据说深圳中兴等企业,也对桂电毕业生也青睐有加。
03华为等企业和桂林合作密切,或许和其电子工业历史有关。
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为加强国防,诞生建设大后方的战略,随之而来的是一次大规模的工业迁移,又被称为三线建设。
彼时的桂林,主要建设电子产业。在兴安县一处极为隐秘的山洼里,诞生了一个影响深远的神秘村子——桂兴村。
它虽布局很像农村,但有军方把守,让人产生好奇却不敢靠近。
后来三线建设时代结束,村子揭开神秘面纱,一场极为艰难的创业历程也浮出水面。
原来桂兴村不是村,而是一个国防工厂——邮电532厂。
一切都从零开始。
最初厂区所在地一片荒芜,加上当时生产工具、交通工具落后,建工只能依靠人海战术。
几千人满怀热血,走进去靠双脚、运输靠肩挑手扛,一点点将工厂建了起来。
桂兴村建好后,一开始职工加起来近3000人,占地面积达1500亩,规模在当时来说相当庞大。
无数人背井离乡来到这个小山村,甘愿隐姓埋名,为国家邮电事业做贡献。
被分配过来的大学生,大多是从我国当年仅有的三所邮电大学毕业生里优中选优,几乎都是顶尖人才。青年徒工则在桂林、南宁、梧州等地知青中挑选。
后来桂兴村建设越来越好,食堂、医院、招待所、学校、运动场、礼堂等应有尽有,宛如一个小都市,留下了属于那代人的青春岁月。
桂兴村出品也一直遥遥领先。
比如通信电源、微波通信、传真机等,当时都是桂兴村之光,进入市场也极为畅销。
04除了桂兴村,上个世纪桂林还有一批无线电厂以及军工厂,比如无线电厂、漓江厂,电子工业盛极一时。
桂电的前身,既是工厂也是高校,至今仍留下桂林电子工业的沉淀。
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桂兴村的命运和很多老工厂一样,逐渐走到时代的边缘。
进入90年代,桂兴村外迁到桂林高新区,彼时改革开放浪潮翻涌,深圳中兴、华为等一批后起之秀崛起,桂兴村面临人才流失等困境。
后来老员工讲述,那几年桂兴村很多技术骨干都跳槽到中兴、华为。
当时华为到桂林招人,据说只要是桂兴村历练过的,都普遍受到青睐。在深圳华强一带,也有不少人是从桂兴村走出来的。
可见华为、中兴等企业,和桂林早有渊源。
上世纪90年代末期,桂兴村进行政策性关闭,2007年宣告破产。桂林其他老工厂也逐渐淡去光芒。
曾无比辉煌的桂林电子工业,转身拂袖去,却深藏功与名。
过去,电子工业的种子已然种下,深埋在这片土地里。现在和未来,种子逐渐生根发芽,开出绚烂的花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