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新喜
日前北方的暴雪、低温天气还在持续,从北京、山东到河北、哈尔滨等地,北方多地下雪,强寒潮还在持续影响我国北方、中东部地区,不少新能源车主(纯电)苦不堪言,正在引发一场油车与新能源冬季用车体验的大讨论。
大家都意识到,在暴雪下,这种极端低温天气对电动车的续航性能的影响正在进一步凸显。很多车主吐槽他们的续航,没有达到标称值,车的实际续航能力在300多公里,到了冬天,气温在零度左右时,车的续航就只有100多公里。一些车主表示续航直接打五折,续航能力大打折扣,就导致车主需要频繁充电,但现在气温降低,充电的时间慢得让人抓狂。
有车主吐槽:平时充电功率可达30-40千瓦左右,但今天暴雪低温天气下,我的充电功率仅有17千瓦左右,大概是平时的50%。
而充电频率高、速度慢的同时,充电成本也大幅提升。有北方车主提到了冬天充电需要花费30块钱的情况,而一个月充15次,总计450块。相较之下,传统油车一个月的油费只需300元。
由于充电时间延长,多地的公共充电桩电费开始上调,有网约车司机算账,即使精打细算去充优惠时段的电,每个月还是会比以往多出400-500元的支出。
也就是说,在这种寒冬天气,新能源车的用车成本居然超过了油车,这也导致在北方极寒暴雪天气中,很多纯电车都趴窝了。“有些出租车司机耗完了电,最后只能拖车。”
这背后的主要原因还是现在这个电池对环境温度的要求比较高,它的最佳使用温度是在20~25度左右,气温太低,电池的活性受到很大的影响,低温会导致电池的放电速率加快,出现续航力大幅下降,充电慢等问题。
这又进一步导致了新能源车的热车速度明显变慢,相较于传统内燃引擎车辆,新能源车主需要更长的时间等待车辆达到适宜行驶的温度。
雨雪天气给换电造成了麻烦,根据海报新闻报道,长春出租车司机赵强表示,长春下了很长时间的雨,12日又开始下雪,雨雪混杂加上低温,出现了结冰的情况,一些电动出租车、网约车的电池都跟汽车底盘冻在了一起。大雪天气,呼和浩特不少出租车司机表示:车辆冬天续航太差,换电配套设施也不到位,自己有退车的打算。
油车在暴雪天也有短板
但是暴雪撕掉了新能源车(这里的新能源主要是指纯电车)的遮羞布,但油车在暴雪冬季同样存在问题。
在这种极寒低温暴雪天气下,燃油车由于需要消耗大量汽油提升发动机的热度,这会导致油耗增加。而燃油车冬季油耗增加,一方面是机油低温流动性差,发动机阻力大,效率下降。另一方面,低温也会导致发动机升温缓慢。
而相对电车,油车的一个短板是,基本上不支持远程启动,因此,不像新能源车可以通过远程启动热车,进入车内会非常寒冷,需要进入车内进行点火启动,这在寒冷的环境下尤其不便,体验感与舒适性不如电车。
此外,发动机需要在较长时间内热车,这不仅耗时,还可能导致新车产生积碳,进而影响车辆性能。燃油车在低温下启动困难的问题事实上也是较为常见的,这主要是由于启动电瓶电量不足和机油粘稠度增加造成的。
日前也有车主透露,下雪天放了几天,却发现一旦冷启动,车身会发生较大抖动。这背后的主要原因是燃料燃烧不充分,造成汽车的动力不足。点火能量偏低,启动时,尤其在燃油和润滑油的温度较低情况下,需要多轰油来满足动力。
由于冬天暴雪低温天气,燃料燃烧不充分,汽车动力不足,这给雨雪天湿滑路面的驾驶也带来的一定的挑战。
由于暴雪天路面的积雪严重,因此路面较滑,如果动力不足,在一些坡度比较大的上坡路面,不少燃油车出现了溜车上不去的局面。这也是燃油车的一大短板。
而相对而言,由于是电力驱动,电车在性能上对比内燃机更为优秀,有车主在社交平台表示,自己外出时就看到了一辆奥迪quattro的车型,停在上坡的路面上,身边一辆五菱宏光mini却轻松地通过,可想而知这位奥迪车主的心理阴影面积有多大!
冬季混动称王,纯电尚需努力
因此,在这种暴雪冬天的时候,其实混动的优势体现出来了,不同于纯电完全依赖电池驱动,通过充电产生电能,车辆的行驶里程与电池的放电能力直接相关,而混合动力系统的电池相当于一个缓冲器、一个蓄电池和一个大池塘。发动机多余的能量可以发电,制动/减速时发电机也会介入发电,储存部分能量。毕竟这部分能量来自于燃油,这部分能量浪费在了燃油车上。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它能改善油车的短板,由于它可油可电的特性,发动机多余的电量可以发电,也有纯电的远程启动能力,可以通过远程启动热车,在寒冬天气进入车内不再寒冷。
如果续航打折、充电时间太长,甚至充电费超过油费,那么这个特殊时期,直接加油开即可。此外,混动车在充电和放电会产生二次能量转换,但发动机的转换效率极高(95%以上),所以相对于燃油车来说还是会省油的,因此,如果在冬天如果续航打折,充电慢,那就直接加油开,而混动的这种转换特性,也能有效降低油耗。
其实它既避免了纯电续航打折的短板,又避免了油车油耗增加的短板,好用、够省、无续航焦虑,混动的优势在这种寒冬恰恰凸显了出来。
在业内看来,混动是过度技术,早晚要回归纯电,但目前来看,如果纯电的续航充电等问题没有解决,固态电池没有突破,混动恐怕是一项兼顾燃油与电动优势的长期性技术。
北京的大雪,山东的大雪,正在让新能源纯电车企的续航充电短板放大,也让油车的能耗、性能的短板暴露出来,恰恰是混动反而能较好的兼顾与平衡。
随着插混与增程的价格继续疯狂下探,以及越来越多的增程/PHEV新车推出,燃油车时之前的价格偏低、没有续航焦虑等,面对增程与插混已经没有优势,从数据来看,2023年的纯电动乘用车的电池需求增长28%,而插混乘用车的电池需求增长121%,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正在转向混动。
可以预测,这个冬天之后,油电之争还将持续,但插电或增程混动仍将是不少家庭在经济性、便利性等多个维度考量下的平衡选项。把车往东北开,体验究竟如何,可能正在成为这个冬天,考验车企综合竞争力的关键,混动可能也将迎来第二春。
因此,北方的暴雪,也恰恰让我们意识到,叫嚣新能源取代油车,或者喊出混动是过度技术,最终回归纯电,这种过于绝对用一种选择去打压另一种选择的方式非常不妥。
在用车市场上,我们需要多种选择,每种选择都在不同的用车环境与天气、路况情况下,都有它的优势与短板,而油车或者电车的长板与优势,恰恰是可以互相借鉴、取长补短,在这种差异化路线的竞争中,可能对于整个汽车市场的产品升级与创新、以及对消费者多元化用车选择都是有利的。
总体而言,我们当下需要油车、电车以及混动三种选择,缺一不可。而业内对电车的期望是最大的,这场寒冬,恰恰能让电车去认真审视自己的短板,从更长远的角度来看,电车还在不断进步,包括电池技术的升级以及智能化升级、充电基础设施的完善,2~3年后,可能综合各方面,无论是综合性价比还是抗寒冬的能力会越来越强,这需要一众车企不断去努力。
随着电车的电池技术进步,能扛过极限寒冬的考验,用产品说服消费者的时候,那么终有一天,它会成为越来越多消费者的第一选择,我们拭目以待。
作者:王新喜 TMT资深评论人 本文未经许可谢绝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