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有提到金庸的短篇人物个性比较简单不复杂,但这其实是相对于长篇来说,而不是短篇里的人物个性扁平不立体。比方说吧,血刀老祖与花铁干这两个人,其实出场的时间并不太多,但这两个人物的个性描写就相当有特色。
如果让庸手来写,血刀老祖这个大反派大概就会被写成六亲不认,不但是对手,连对待自己的徒弟应该也不会有好脸色好待遇,但金庸当然不会用这种庸手的写法。
狄云与血刀老祖相遇且遭敌人追逐那一段,我们可以看到血刀老祖对敌人虽然心狠手辣,但对于得他喜爱的弟子其实相当爱护。虽然狄云当时对他的好心并不尽然都是真心,但血刀老祖爱护他倒是颇为真心的,虽然后来性命交关时也有过要牺牲掉狄云的想法,但这才更像真实的人性——再怎么恶毒的人也总有善良的一面,纵然只出现在某些时间、某些场合、某些人身上。
至于花铁干,他的心理转折就更饶富趣味了。他本来是正派高人“南四奇”的老二,但因在与血刀老祖的大战中失手误杀了结拜兄弟刘乘风,后又因为种种状况导致他变得卑劣无耻、阴险毒辣。
一般人读来会认为花铁干会这样是因时因地的关系,但事实上金庸在此还是有暗笔的。如第258页写到:
其实他为人虽然阴狠,但一生行侠仗义,并没做过什么奸恶之事,否则怎能和陆、刘、水三侠相交数十年,情若兄弟?只是今日一枪误杀了义弟刘乘风,心神大受震荡,平生豪气霎时间消失得无影无踪,再受血刀老祖大加折辱之后,数十年来压制在心底的种种卑鄙龌龊念头,突然间都冒了出来,几个时辰之间,竟如变了一个人一般。
这一段明着写花铁干原本是行侠仗义的大侠,不好的念头都被压制住的,但事实上并非如此。金庸透过曲笔,暗写花铁干以前就不是什么好人了。首先,“他为人虽然阴狠”这句开宗明义的总论,直接就点明了这个人的个性。一个阴狠的人要行侠仗义不是不可能,但老实说,很有限。甚至于在明着行侠仗义外,暗里是不是真的没做过任何奸恶之事,恐怕是金庸对这个人不肯明说的部分。另外在第251页中写到:
他是武林中的成名英雄,江西鹰爪铁枪门一派的掌门,平时颐指气使,说出来的话便是命令。
“平时颐指气使”这话很明显地就可以看出花铁干的个性霸道与爱掌权之处。虽然许多所谓的大侠个性上都有各自的特色,但像花铁干这样会“颐指气使”、“说出来的话就是命令”的人,他会愿意行侠仗义,并不是真的为了行善,而是为了其他事物例如地位、权势、名声、财富等等。
我们从金庸其他小说中可以看到,金庸对于大侠的描写向来都是不在意地位、权势、名声、财富的,如郭靖、洪七公,而如花铁干这般在意这些,很明显的“大侠”只是他用来获取他想要的这些事物的工具而已。此外还有一段更能够说明花铁干这方面的个性。第223页中的一段:
花铁干知道两人(按:指血刀老祖与刘乘风)斗到酣处,已迫得以内力相拼,寻思:“这血刀恶僧如此凶猛,刘贤弟未必能占上风,我不上前夹击,更待何时?虽然以我在武林中的声望名位,实不愿落个联手攻孤之名。但中原群豪大举追赶血刀二恶僧,早已闹得沸沸扬扬,天下皆闻,若得能亲手诛了血刀僧,声名之隆,定可掩过‘以二敌一’的不利。”当即转身,径向峭壁背后飞奔而去。
这一段描述了花铁干内心的思绪,很明显看得出花铁干是怎样的人。他在意的并不是刘乘风的安危,而是能不能占上风杀掉血刀僧。他不愿意以二敌一也不是出于豪侠之气,而只是怕被人指点,有碍名声。最后他愿意这样做,也不是基于怕刘乘风有个什么三长两短,而是因为杀了血刀僧可以让他更出名。
所以花铁干真的把种种卑鄙龌龊的念头都压制在心底吗?当然不是。他只是披着行侠仗义的外衣,去得到他想要的名声地位与权势罢了。而在三个结义兄弟死伤殆尽后,他为了保命,加上反正也不再需要假惺惺了,因此便“很自在”地显露出真面目来,反正只要保住命并杀掉血刀老祖后,狄云与水笙算得什么,等到可以出雪谷时,杀了就是。这样他还可以独占杀死血刀二恶僧的功劳,未来中原群豪岂有不奉他为尊之理?
由此我们可以看得出来,虽然是《连城诀》短篇,金庸在描写人物个性上其实并没有“放弃”,他一如长篇的写法,让人物的个性尽量丰富起来。只是限于篇幅,这样的丰富性没办法延展开来,所以就被认为味道不够。若以花铁干这个角色来看,如果《连城诀》写成长篇,那么这样的人物必然可以写得更加鲜明有力,绝对会是金庸角色中受人重视的一员,而不会落得提起“花铁干”这个名字却没多少人有印象这步田地。
(完)
前文阅读:金庸的短篇不如长篇?
金庸的人性力作《连城诀》:“好人未必有好报”
杨过为什么吻完颜萍?因为完颜萍的眼神让杨过开了情窍
十二三岁的杨过是如何与小龙女滋生男女情愫的?
为什么说是陆无双让纯情少年杨过,懂得了男女情事?
六老师的花铁干经典
分析的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