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海南省的临高县,有一种美食以其独特的口感和悠久的历史,成为了连接海南与香港两地的重要纽带——那就是临高乳猪。临高乳猪不仅在当地享有盛誉,更是成为出口香港的重要农产品,书写了一段段跨越地域的美食传奇。
起源与早期发展临高乳猪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纪60年代初。根据海南行政区外贸出口乳猪的资料显示,1962年临高县乳猪首次出口香港,数量为175头。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出口量逐年攀升,到1964年已经达到了14627头。这一时期,临高乳猪凭借其优良的品质和独特的口感,在香港市场上逐渐站稳了脚跟。
临高乳猪之所以能够在香港市场上获得认可,离不开其优越的自然条件和勤劳的临高人民。临高县地处丘陵地带,被誉为海南的“小平原”,这里土地肥沃,气候适宜,为乳猪的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环境。同时,临高人民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生产出了丰富的饲料,家家户户都养起了母猪,形成了庞大的乳猪市场。
政策推动与出口高峰到了70年代,随着国家政策的调整,临高乳猪的出口迎来了新的机遇。1974年,广东省政府在惠阳地区召开关于乳猪出口香港的工作会议,指定临高县委要派代表参加。会议后,临高县设立了东江、南宝、加来三个乳猪收购点,为乳猪出口提供了更加便捷的条件。
1976年,海南行政区外贸局将产品出口权委托给了临高县外贸公司,这标志着临高乳猪出口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在外贸公司的组织和管理下,临高乳猪的生产和出口量迅速增长。县委采取了一系列激励措施,如收购每头猪苗奖售谷子、尿素化肥等,鼓励农民积极饲养乳猪。这些措施有力地推动了乳猪生产的发展,使得临高乳猪的出口量在80年代达到了高峰。
据统计,1983年全县饲养母猪达到了5万多头,比1976年增加了近2倍。乳猪的出口量也不断增加,从1980年至1990年,年出口量在10万头左右,最多的1984年达到了13.2万头。其中,仅南宝乡就有1.3万多头乳猪出口香港。
品质与品牌的塑造临高乳猪之所以能够成为出口香港的重要品牌,除了得益于优越的自然条件和政策推动外,更离不开其优良的品质。临高乳猪是全国特有的猪种,躯体小、背脊直、长膘快、肉质细嫩、头小皮薄、骨小瘦肉多,是制作烤猪的佼佼者。这些特点使得临高乳猪在香港市场上备受青睐。
临高县委对乳猪品种的改良工作也做出了巨大的努力。针对近亲繁殖导致的品种退化现象,县委组织技术人员对临高猪种进行提纯复壮工作,并建立了良种猪场和母猪生产基地。这些措施确保了乳猪的品质和数量,为出口香港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进入当代,临高乳猪的发展依然势头强劲。不仅在香港市场上保持着稳定的销量,还逐渐拓展到了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同时,临高乳猪也成为了临高县出口创汇和农民脱贫致富的一大产业。
如今,在海口、三亚、临高等岛内市场,临高乳猪的销售数量每年都在50万头以上。岛外周边市场的需求量也极为旺盛,每年需求量将近100万头左右。可以说,临高乳猪已经成为了海南的一张美食名片,不仅为当地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也为海南的文化传播和旅游推广增添了新的亮点
临高县乳猪出口香港的历史,是一段跨越时空的美食传奇。从最初的几十头到后来的数十万头,临高乳猪不仅见证了海南与香港两地的经济交流和文化融合,更展现了勤劳智慧的临高人民在农业发展上的不懈追求和创新精神。展望未来,我们有理由相信,临高乳猪将继续以其独特的魅力,书写更多跨越地域的美食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