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媒体:中国已找到反制美国的绝招,世界格局会更加清晰

事説新语 2024-08-22 11:24:10

新加坡《联合早报》发了一篇,分析了中美关系的文章。

新加坡前著名的外交官马凯硕还提到,“中国至少还会繁荣100年”。

根据以上的观点,中国不仅仅是被动应对,而是在多方面主动出击,使得美国的遏制策略越来越难以奏效。

那么中国究竟采取了怎样的措施呢?让一个第三方的国家新加坡感受到了中国未来的持续性和长久的繁荣?

一、南海和经济

近些年来,中国在军事领域的进步尤其令人瞩目。

南海问题是中美矛盾的一个焦点,而中国在这一地区的强硬态度并非无根无据。

中国通过不断提升军事能力,尤其是在南海建设了人工岛礁,并部署了军事设施,极大地增强了对该区域的控制力。

美国虽然频繁派遣军舰进行所谓的“自由航行”,但这些行动并未对中国的实际控制力构成实质性威胁。

这种军事策略的成功之处在于,中国并不寻求通过直接对抗来赢得胜利,而是采取了一种“无形之手”的策略。

中国采用了孙子的“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理念;

通过加强防御能力、展示强大的军事实力,让潜在的敌对势力不敢轻易挑衅。

即便是美军这样的全球军事霸主,也不得不谨慎处理与中国在南海的碰撞,以避免可能爆发的武装冲突。

这不仅显示了中国在军事上的进步,更展示了中国通过战略智慧避免直接冲突的能力。

除了军事上的成就,中国在经济上的突围也在逐步突出美国欧洲的包围。

过去几十年里,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其在全球经济体系中的地位不断上升。

而美国的遏制政策主要集中在试图削弱中国在高科技和制造业领域的影响力,例如对中国企业的制裁、限制技术转让等。

然而,中国采取了多项反制措施,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自主创新与经济多元化。

中国在面对技术封锁时,迅速加大了对本土技术研发的投入,推动“自主可控”技术的发展。

比如,华为等高科技企业在遭遇美国制裁后,加速了自研芯片、5G技术的发展,逐步减少对美国技术的依赖。

这种经济上的韧性让中国能够在美国的压力下继续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

同时,中国还通过扩大内需、加快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等方式,减少对外部市场的过度依赖。

还有就是,中国与其他国家的经济合作也在不断深化。

中国这些年一直在大力推进“一带一路”倡议,与多个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建立了紧密的经济联系。

通过这些合作,中国不仅打开了更多的市场,还加强了在全球供应链中的主导地位。

这些措施帮助中国有效应对了美国的贸易战和经济封锁,让美国的遏制策略变得更加无力。

这些接二连三的突破,我们看到了,新加坡的学者也看到了。

尽管如此,中美之间依旧剑拔弩张,那么中国和美国的对抗是否最终会走向战争呢?

二、永远不会

中美两国在经济上的竞争虽然激烈,但并不意味着中国想要取代美国成为新的霸主。

相反,中国更加注重自身的发展和全球的和平稳定,而不是通过扩张来挑战美国的地位。

中国的目标更多的是实现国家的长远发展,维护自身的主权和核心利益,而不是主动去制造冲突。

这种务实且深思熟虑的态度使得中国在面对美国的压迫时,能够保持冷静与理智。

马凯硕先生在采访时还提到,中美关系的未来将充满挑战。

尽管两国在经济、军事等方面存在激烈的竞争,但中国并未走向全面对抗的道路。

相反,中国更倾向于通过外交手段和经济合作来化解冲突。

比如,在与欧洲和东南亚国家的合作中,中国始终表现出友好和合作的态度。

这种通过外交途径减少冲突、加强合作的策略,使得中国能够在复杂的国际局势中占据主动。

可能,中美之间的竞争可能在未来十年内变得更加激烈,特别是在科技、军事等高尖端领域。

然而,中国已经展现出极强的适应能力和战略智慧,尤其是在面对美国的挑衅时,能够灵活应对并找到突破口。

正因为如此,美国如果继续低估中国的实力,并一味采取压制政策,最终可能会陷入自己设下的陷阱。

中国不仅是在经济和军事上取得了显著的进展,还通过智慧的战略调整,成功应对了美国的遏制政策。

未来的中美关系将充满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但中国已经通过多层次的反制措施奠定了在国际舞台上的稳固地位。

在这种背景下,马凯硕先生郑重地提示,世界应该更多去了解中国,去关注中国的和平发展,而不是过度渲染中美之间的冲突。

马凯硕先生的观点和我们国家一直以来的观点有些一致,那么马先生和中国有什么渊源呢?

三、李嘉诚给了他一个亿

马凯硕的背景里有个很有意思的故事,值得一提。

他曾主导的新加坡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竟然得到了中国知名地产大亨李嘉诚的大手笔资助,金额高达1亿新元。

对于那些熟悉中、新关系的人来说,这一事件似乎让马凯硕“亲中”的标签更有了说服力,甚至说有了“实锤”。

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这所学院是新加坡最具影响力的学术机构之一,专注于政策研究和教育,旨在培养未来的领导者。

而作为这所学院的创始院长,马凯硕自然是学院的灵魂人物。

他不仅学术上造诣颇深,外交经验也相当丰富。

在他主导下,学院在国际上的影响力逐渐提升,成为了各国精英学者、官员们交流政策经验的首选之地。

然而,学院的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特别是在马凯硕推动的扩展计划中,资金更是显得格外重要。就在这个时候,李嘉诚的慷慨捐赠来了。

李嘉诚可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地产商人,他是整个华人世界中举足轻重的人物,财富和影响力都不容小觑。

他一直以来对教育事业情有独钟,在全球各地捐款设立奖学金和资助科研项目,他的名字出现在不少知名学府的捐赠榜上。

李嘉诚对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的资助,也正是他对教育支持的延续。

这笔1亿新元的巨额捐款,为马凯硕进一步提升学院的国际影响力创造了更多机会;

让学院有了更多的资源,去吸引全球顶尖的学者和官员来此交流学习。

从这个角度来看,马凯硕被外界称为“亲中”似乎也不是空穴来风。

毕竟,他与李嘉诚的这段合作关系无疑增加了他与中国的联系。

在某些人眼中,接受了中国富豪的大额捐赠,很容易被解读为一种“亲中”立场的体现。

再加上他在一些场合下发表的看法,比如他多次提到中国在全球事务中的崛起是必然的;

这种观点进一步加深了他在外界眼中的“亲中”形象。

不过,马凯硕并不是简单的“亲中”或“反美”角色。

实际上,他在多年的外交和学术生涯中,展现出了相当务实的态度。

他认为,中国的崛起并不是为了挑战美国的霸权,而是中国自我发展的自然结果。中美两国不应陷入零和博弈,而是应该找到共存的方式。

亚洲的崛起并不仅仅是中国的崛起,而是整个地区在全球经济和政治格局中的重要性不断提升。

马凯硕的立场更多的是基于对全球形势的冷静分析,而非简单的亲中立场。

他认为,新加坡作为一个小国,必须在大国之间找到平衡,而不是轻易站队。

李嘉诚的捐款或许是一件表面上的“亲中”行为,但马凯硕在政策上却始终保持着相对中立和务实的态度。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他在对待中国时没有偏向。

毕竟,从他多次赞扬中国的政策成就,以及他对美国在亚洲事务中所采取的一些策略的批评来看,他确实对中国的发展持相对积极的态度。

尤其是中国并不是一个扩张主义国家,中国的发展更多的是为了满足国内经济和社会需求,而非为了侵占他国利益。

其实这些观点并不是为了讨好中国,而是基于他对亚洲未来发展的深刻理解。

亚洲世纪已经到来,而这不仅仅是中国的世纪,更是整个亚洲的崛起。

结语

马凯硕在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与李嘉诚的合作,确实为他的“亲中”形象提供了一些依据。

但归根结底,这更像是一种现实主义的策略,而非简单的政治站队。

作为一个在国际外交和政策研究中游刃有余的人物,马凯硕深知新加坡在国际局势中的位置和作用,他的每一个选择和判断,背后都有着更深层次的考量。

所,在这种背景下,新加坡作为亚洲的一部分,必须与区域内的强国保持良好的关系。

这或许是他被外界解读为“亲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吧。

大家怎么看呢?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7 阅读:1950
评论列表
  • 2024-08-22 14:18

    不用说,鼻屎大的国家又要骑墙了。

  • 2024-08-22 16:33

    就凭中国人能吃苦这点,相信在未来的各种竞争中不会轻易落下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