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动我母亲我就杀你全家!”1996年,陕西13岁男孩亲眼目睹母亲被杀害,之后选

连强说事 2024-05-09 17:30:06

“敢动我母亲我就杀你全家!”1996年,陕西13岁男孩亲眼目睹母亲被杀害,之后选择参军入伍强身健体,隐忍22年后终于为母亲报仇,灭了仇家满门。 (主要信源:原文登载于新华网 2019年7月20日 关于“张扣扣案,一堂深刻的公共普法课|思客数理话”的报道) 1996年的一个黄昏,王坪村的宁静被刺耳的争吵声撕裂。张家与王家在家门口爆发了激烈的冲突,原因是一个的工厂承包权之争。这原本只是一次简单的口角,但随着双方人数的增加,火药味在空气中逐渐浓厚。   13岁的张扣扣眼睁睁地看着事态急转直下。他的母亲汪秀萍与王正军先是互相辱骂,言语越加难听。随后汪秀萍竟挥舞着手中的扁铁砸向王正军,王正军亦不甘示弱,捡起一根粗木棍狠狠砸向汪秀萍的头部。   鲜血很快在地上蔓延开来,染红了整个门前的青石板路。倒在血泊中的汪秀萍已没了呼吸,张扣扣这才意识到,他可能永远失去了挚爱的母亲。眼前的噩梦场景如同一记重击,狠狠撕裂了他年幼的生命。   此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张扣扣整日对着母亲的遗像沉浸在悲伤与愤怒中。复仇的种子就这样在他心中生根发芽,疯长成一株根深蒂固的仇恨藤蔓,遮蔽了他内心的阳光。   法院最终判决王正军因过失杀人行为获有期徒刑7年,但张家人对如此轻判引起强烈不满。他们怀疑王家由于背景良好,让王正军受惩实际上是太过从轻。13岁的张扣扣下定决心,总有一天要为母亲伸张正义。但他明白,单凭自己现在的力量还远远不够,首先需要磨砺自己。   于是,读完初中的张扣扣便主动要求参军入伍。他希望能在钢铁的淬炼下变得更加强大,为日后的复仇之路做好充分准备。在部队的几年让张扣扣身体素质得到极大锻炼,战友的关怀、上司的照顾等各种事情都影响了他的复仇心,他对于此事也慢慢的放下了。   数年后,张扣扣退伍重返故里。看到昔日令人思念的家乡,他的心情十分复杂。他看着王家子孙们生活越来越富裕,而自己的家人仍在贫困中挣扎,张扣扣的怒火又重新燃烧起来。   在漫长的等待和准备中,张扣扣不断思考自己接下来的行动。一方面,他清楚单凭个人力量,想要彻底铲除那个发了横财的仇家很有难度;但另一方面,他也下定决心,总要为母亲做点什么来洗雪当年的冤屈。   终于,在2018年2月15日这一天,怒火积攒到顶峰的张扣扣开始了他的复仇之路。他手持利刃,前往当年害死母亲的三名王家人住所。 等到夜深人静的时候,王家人都进入了梦乡。张扣扣摸进屋里,先后将他们刺杀。当他扼住仇人们的喉咙时,张扣扣仿佛看到了22年前母亲惨死的场景,这么多年积攒的怨恨终于烟消云散。   尝到了血腥味之后,张扣扣更是像陷入了疯狂,他又焚毁了王家刚买的一辆新车,宣泄内心最后一丝仇恨的怨念。 多年的复仇之路终于走到了尽头,张扣扣扔下刀具,拨打了报警电话,主动投案自首。   在漫长的等待中,张扣扣曾经问过自己,这一切到底值不值得?理性告诉他,以残暴报复只会带来新的悲剧;但那年母亲遭受的不白之冤和撕心裂肺的哀伤,又不禁让他投入新的暴虐。最终,张扣扣虽为母报了仇,却也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这是一段令人痛惜的事件,双方都为自己的所作所为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也给手足之情蒙上了永久的阴影。汪秀萍的逝世是不可弥补的天大创伤,而张扣扣虽为母亲报了那无疾而终的仇恨,却也永远背负着杀人的重罪和良心的谴责。   如果当初矛盾能够及时化解,或许就不会演变成如此惨剧。我们应当从这惨痛的教训中汲取力量,学会以更理性、文明的方式解决纠纷,远离盲目的愤怒和仇恨,用理解和宽容拥抱彼此,让爱与和平温暖人世。只有用智慧战胜冲动,用包容克服偏执,社会才能走向真正的和解与进步。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