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春,泰安专署公安局工作队正在莱芜北部展开土改工作。马庄村支部书记马京水,一个年富力强的农民干部,在一次晚间动员村民参军会议后突然失踪。当地公安分局立即展开调查,认定是地主分子雇佣特务所为,并将数名地主逮捕审查。然而,专署公安局侦察科长刘汉臣带领工作队深入调查后,却发现事情远非表面那般简单。通过细致排查,最终真相浮出水面:竟是村里另外三名干部——副村长张连吉、村干部徐宝礼和杨姓文书共谋杀害。原来,这三人因惧怕上战场,又担心马京水会揭发他们逃避参军,遂设计将其骗至酒铺,趁夜将其勒死并抛尸水井。这起轰动一时的案件,不仅暴露了基层组织中的腐败分子,也为当时的土改工作和农村治安整顿敲响了警钟。
革命战火中的泰山公安力量1946年的泰山地区,战事纷飞。泰山专署公安局在这片热土上担负起了维护社会治安的重任。专署公安局由张洪林担任局长,下设三个科室,分别由刘浩民、刘汉臣、王丕文三位同志主持工作。
这一年初,于宝林回到泰山专署公安局任侦察干事。事情的起因要从他回家料理母亲丧事说起。过年后敌人突然发动进攻,章历县地处胶济铁路以北,铁路被敌人封锁,导致他无法返回原单位。
专署公安局工作队最初由张行负责,他调任历城县独立营长后,由腾朋接替。腾朋调走后,于宝林被任命为副队长,带领工作队开展各项工作。
莱芜战役后,专署公安局面临着大量审讯任务。按照规定,县团职以上犯人交鲁中公安局,营连职犯人由专署公安局负责审讯。工作队也参与突击审讯工作,由王丕文和刘介林两位科长带队。
专署公安局当时驻扎在莱芜北大营。对那些罪大恶极的犯人,都在莱芜方下进行处理。此后,于宝林和侦察科长刘汉臣、亓章森一同开展对敌斗争工作。
在淄川期间,他们住在淄川北边孙德明家的楼上。孙德明是个为非作歹的地主,开设酒店为掩护。工作队在此开展清剿工作,抓获了一批不法分子。
对于被抓获的伪保长、伪乡长,工作队采取了教育改造的方式。给这些人拍照、编号、建立档案,为日后工作打下基础。这种方式既严肃又不失灵活性,体现了革命工作的政策性。
在工作队成员眼中,刘汉臣是一位极具洞察力的侦察科长。他善于分析案情,总能抓住问题的本质,带领队伍突破重重迷雾。王丕文在审讯工作中经验丰富,带领工作队攻克了许多疑难案件。
张洪林局长统领全局,将泰山专署公安局打造成一支能打硬仗的革命队伍。在他的带领下,公安干警们以对党和人民的忠诚,在这片革命热土上谱写着一个个正义的篇章。
白昼无踪村支书案蒙迷雾泰安与莱芜交界处的马庄村,就坐落在范庄东头。1947年土改期间,这个平静的村庄突然笼罩在一片诡异的氛围中。
村支部书记马京水是当地威望颇高的农民干部。那天白天,他还在村里积极动员民兵参军,晚上主持完会议后就不见了踪影。
当地民众议论纷纷,有人说是被特务抓走了,也有人说是出了别的事。时间一天天过去,马京水始终没有任何音讯,这桩案子成了一个无头公案。
范家庄公安分局的胥鲁接到报案后立即展开调查。他认定这是地主分子在土改中不甘心失去特权,勾结特务干的坏事。
胥鲁随即将村里的地主分子一网打尽,展开审查。但这些人都矢口否认与马京水失踪有关,案情依然毫无进展。
此事很快引起了泰山专署公安局的高度重视。侦察科长刘汉臣带着于宝林等人赶到马庄村,第一时间召开了干部会议。
刘汉臣向村干部分析了两种可能:要么是特务对村里的主要干部进行暗杀,要么是马京水为了逃避带头参军而潜逃。他要求大家照常开展工作,不要被这件事影响。
会后,工作队在村南找了个住处,开始暗中观察村里的动向。他们很快发现了一个反常现象:村里的岗哨不是对着外围布防,而是全部朝向工作队的住处。
这个细节引起了侦查人员的警觉。如果真有特务威胁,村里的岗哨不应该是这样的布置方式。种种迹象表明,这更像是一个内部问题。
工作队开始走访调查马京水失踪当晚的情况。村民们说,马京水开完动员会后,和副村长张连吉、村干部徐宝礼、村文书杨某一起去了张连吉他哥开的小酒铺。
从那以后,就再也没有人见过马京水。而另外三个人第二天都若无其事地出现在村里,对马京水的失踪表现得格外淡定。
更蹊跷的是,这三人平日经常在一起窃窃私语,对即将开展的征兵工作也表现出异常的抗拒情绪。种种疑点指向一个令人不安的方向。
侦查员们通过走访调查,逐渐摸清了这三人以前就对马京水心存不满。他们认为马京水不把他们放在眼里,处处跟他们作对。
在掌握了这些关键线索后,专署公安局决定将张连吉、徐宝礼和杨姓村文书三人抓捕归案。案件的真相,即将浮出水面。
案犯落网真相渐露于面纱三名犯罪嫌疑人被带到专署公安局后,审讯工作立即展开。在铁证面前,张连吉率先交代了犯罪事实。
事情要从那天的动员大会说起。张连吉认为,马京水动员大家参军只是走过场,他自己不会真去前线。而他们这些村干部却要被派去打仗。
张连吉把徐宝礼和杨姓文书叫到一边,向他们分析利害关系。他指出徐宝礼是家中独子,杨文书也是独苗,一旦上了战场,两家就可能断了香火。
张连吉随后提出一个阴险的计划:除掉马京水,他们就不用去参军了。他许诺说,只要杀了马京水,他哥哥开的酒铺可以作为他们的掩护。
在张连吉的煽动下,徐宝礼和杨文书也动了杀机。张连吉还威胁说,谁要是敢泄露计划,就让他血溅当场。三人商定以吹灭煤油灯为信号,开始行动。
当晚,马京水被他们邀请到张连吉哥哥的酒铺喝酒。酒过三巡,马京水已经有些醉意,丝毫没有察觉危险正在逼近。
煤油灯熄灭的瞬间,徐宝礼掏出事先准备好的单线绳,迅速套在马京水脖子上。马京水还没来得及挣扎,就被勒断了气。
三人合力将尸体绑在一块大石头上,趁着夜色拖到范家庄的一口水井旁。他们将尸体和石头一起推入井中,打算永绝后患。
作案后,三人商量好了对策:如果有人询问,就说马京水喝完酒后自己走了。他们装作若无其事地回到村里,继续参加各项活动。
张连吉、徐宝礼和杨文书万万没想到,他们精心策划的完美犯罪,却在专业侦查人员的调查下露出了马脚。他们布置岗哨针对工作队的举动,反而暴露了自己的心虚。
三人的口供和现场勘查结果完全吻合。专案组在水井中打捞起了马京水的遗体,上面还绑着那块沉重的大石头。
这起看似扑朔迷离的特务案件,最终被证实是一场蓄意谋杀。凶手不是别人,正是和死者朝夕相处的村干部。是他们为了逃避参军的责任,亲手杀害了自己的同事。
特务谜云散去警钟声声响马庄村支书惨案侦破后,在当地引起强烈反响。这个案件深刻暴露了基层组织中存在的严重问题,也给土改工作和农村治安整顿敲响了警钟。
案件造成的影响还在继续发酵。泰山专署公安局随即在辖区内开展了一次全面排查,重点整顿基层组织建设。
在此期间,工作队又接到了一个新的任务。林政委传来情报,说徂徕山出现了一股三百多人的匪特武装,要求公安局前往调查。
于宝林带队赶赴徂徕山实地了解情况。调查结果却让人啼笑皆非:这个所谓的"匪特组织"竟是几个年轻人搞出来的闹剧。
事情的起因是一个长着脸痣的年轻人张某,因相亲屡屡受挫,怀恨在心。他灵机一动,声称要成立"保民党"与共产党、国民党分庭抗礼。
张某很快拉起了一个"队伍"。成员清一色都是十几岁的毛头小子,只有一个二十多岁的河南青年是通过亲戚介绍加入的。
这帮年轻人聚在一起吹牛打屁,互相夸大发展成员的数量。你说发展了二十个,他说招到了三十个,就这样越传越玄乎,最后传成了三百多人的"武装力量"。
工作队找到这些年轻人的家长,对他们进行了严肃的教育。考虑到事情性质并不严重,最终选择了教育释放的处理方式。
1947年,敌人对解放区发动大规模进攻。专署机关被迫转移到山区,于宝林和亓章森带领工作队在高粱地里隐蔽了多日。
战局逐渐明朗后,工作队分成两路开展工作。于宝林带着一部分人员转战到莱城以北地区,打击敌特分子,争取教育感化伪政权人员。
这支公安队伍以"少镇压、多教育"为原则,重点打击主谋分子,争取教育感化次要分子。他们的工作方法得到了鲁中公安局的肯定和赞扬。
1948年初,为了支援前线,于宝林和其他43名同志被分配到部队。这些同志在战场上英勇奋战,多次立下战功,但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特别是在攻打潍县的战役中,工作队的战士们伤亡惨重。活着回来的战士寥寥无几,他们用生命践行了保卫人民的铮铮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