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辰杂说—2024高考作文题目《问题》的问题

博喜就三七 2024-06-16 08:30:50

刚刚过去的一周,一年一度全国人民都高度关注的高考,又一次落下帷幕。

每年的高考作文题目,也总能引起一波话题,今年的也不例外。

今年全国一卷的作文题目是: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人工智能的应用,越来越多的问题能很快得到答案。那么,我们的问题是否会越来越少?”

这个题目,如果站在高考考生的角度,的确是个不错的作文题目。

因为它的拓展性比较好,也容易引入到“解决问题”“克服困难”“科技发展”等正向的、积极的话题上,同时这个话题又有一定的思维深度,容易“写”出高分的文章。

但是,作为一个二十年前参加高考的中年人,仔细琢磨琢磨这个题目本身,倒也颇有趣味。

我思故我在,有思必有得。

首先,这个题目本身,是存在着一定逻辑问题的。

这个题目的核心点,是“我们的问题是否会越来越少?”

核心的核心是“问题”。

然而题目中,这个问题的基础和支撑,却是“技术的发展,使人们可以快速得到问题的答案”。

很明显,“问题”会不会减少?只应该和“问题”有没有被“解决”有关,而和人们是不是能够快速得到“问题”的“答案”,是没有直接联系的。

第一,“问题”和“疑问”是不同的概念。

其实题目中的“问题”这个词,更恰当的表述,应该是“疑问”。

“疑问”,其实只是人的一个心理活动,它很容易得到“解决”。

解决“疑问”,往往只需要一个能够让我们差不多理解的“答案”就够了。

甚至,这个“答案”本身是不是对的,是不是科学的,都无所谓。

举例来说,在这个号称科学昌明的时代,各个年龄段都依然很有“市场”的占卜算卦、求神拜佛等等,就是用并无科学验证可能的“答案”消除“疑问”的方式。

但“问题”却不仅仅是一个内在的主观的事物,而是具有一定的客观性。

就像这几年曾火过的“黑天鹅”“灰犀牛”“房间里的大象”等等,就是指一些并不被我们所知道,或是被意识到,但却现实存在的“问题”。

而“问题”既然有客观性,那么人工智能或是专家给我们提供的“答案”本身,其实就没有多大的意义。

第二,“答案”要想对“问题”产生意义,那就还需要关键的一环“实践”。

我们面对一个“问题”,去提出相关的“疑问”,进而得到了一些“答案”,只有我们把这些“答案”付诸行动,付诸实践,才有可能真正对“问题”的解决有所帮助。

这也就是知行合一。

光“知道”一个答案,其实没有多大意义,只有加上“行动”,才能“解决”问题。

举个例子,我肚子饿了,肚子饿了是主观的体验和客观的事实相统一的现实,这就是一个“问题”。

这时,为了解决肚子饿的“问题”,我打开外卖软件,搜索准备吃什么晚饭,这时,我提出的是一个“疑问”。

通过搜索比较,APP的智能算法推荐,我选择了一个自己比较喜欢的食物。这是一个“答案”。

而,知道想吃什么并没有解决肚子饿的“问题”。

接下来只有我下单付款,并且把外卖小哥辛苦送来的食物吃下去,付出“下单”“付款”“等待”“收货”“食用”这一系列实际层面的“行动”,才真能解决“问题”。

第三,问题的总量,并不受问题“答案清楚不清楚”的影响。

人的“疑问”,直接来自于人大脑的活动。

人不是全知全能,人对外在事物的疑问是必然会存在的。

即使当前的一个疑问得到了解答,但人的大脑却不会就此打住,反而会继续不停产生新的想法,产生新的疑问。

还拿点外卖举例子,我找到了一种“想吃的”食物并且下了单,看起来的确解决了“想吃什么”的疑问,但紧接着,心中总会出现新的忐忑。

我们会不由自主的再次“疑问”:我的选择是否正确?会不会吃XX才是更好的选择?这家店有条差评,是不是因为食材不安全?前段时间这个品牌有个丑闻,会不会我也“中招”?等等等等。

一个“疑问”的结束,往往是更多“疑问”的开始。

并且,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快,充斥各种信息,人往往脑袋中同时存在着各种各样、成百上千的疑问。

往往,越是有智慧的人,越习惯思考的人,疑问也就越多。

如此情况下,即使其中一个或几个疑问通过网络和AI得到了解答,也对整体疑问的总量没有多少的影响。

回过头来,如果理解上面几层逻辑,我们不难发现,其实如果从题目本来想讨论的问题出发,但更严谨的表述,这个作文题目应该修改为: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人工智能的应用,我们对事物越来越多的“疑问”都能很快得到一个“解答”。那么,我们对事物的“疑问”是否会越来越少?

或者,删去两句话中间的不太恰当的过渡,修改为: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人工智能的应用,我们的问题是否会越来越少?

其次,跳出题目的文字层面,从实际层面思考,技术的发展真的能让我们的“问题”越来越少吗?

其实,我们都知道,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被大多数人们认可和接受的发展,一定是能为人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

技术发展的动力和目的,很大一部分就是为人类解决现实问题。

从这个角度出发,按道理,技术越发展,问题应该越少。

毕竟,总有一些老问题,已经被技术的进步解决了。

例如,现代社会中的很多人,特别是经济发展还不错的国家的人们,很多都有身材焦虑。

很多人都十分担心自己的体重过重、肥胖,甚至为此发明了无数的药品和减肥方法。

几乎可以说,为了解决“营养过剩”的问题,人们已经快要“无所不用其极”了。

最近大火的减肥手段,除了各种号称每天几分钟,一月减掉XX斤的健身操,各种“5+2”“16+8”“XX断”“生酮”饮食法外,像司美格鲁肽这种原本是研发为了治疗糖尿病的药,都被人拿来当成减肥针打了。

但要知道,全人类整体层面不担心粮食短缺,不用担心饥荒,其实是最近没多少年的事。

这也就是因为育种技术、化肥产业、农药产业、农机产业、物流产业的发展,推动的农业进步,才使得粮食成了相对低价易得的商品,保证了全世界的大多数人们不用每天担心“饿肚子”的风险。

这就是技术“解决问题”的实例。

但是,对于这些技术进步来说,更确切一点说,万事万物、一切事物都是对立统一的,“矛盾”是事物的普遍本质。

也就是说,任何“解决问题”的“行为”,即使解决的问题十分巨大、无比重要,这个行为取得了多么辉煌的效果,拥有着多么巨大的成就和正外部性。

但从另外的角度去看,这个“解决问题”的行为也一定会产生新的“问题”。

还拿粮食问题为例,研发技术,让全世界人民吃饱饭,绝对是无比光辉正义的事情,但依然存在负外部性。

育种技术和基因改良过的种子推广,农药的大量使用,使得物种的多样性受到冲击。

例如:据相关报道,现在全世界普遍种植的香蕉,其实从基因上看,都是同一株香蕉。

而物种的多样性降低,生物圈应对不确定风险的脆弱性就增加了。

甚至,发展下去,或许某一天突然出现一种病毒,就一下子杀死全世界的粮食作物了,那该是何等的恐怖景象。

曾经占据全世界餐桌的、据说比今天的品种美味得多的香蕉,就是因为遇到了一种传染病而彻底灭绝。

生物多样性的降低带来的风险,这就是“矛盾”的另一面。

还有,化肥产业、农机技术对于矿产和能源的要求都很高。

而当前我们处于化石能源的时代,化肥产业、农业机械化基础上的农业,其实必然也并没有想象的那么绿色环保。

化石能源带来的温室效应,也是“矛盾”的另一面。

物流产业的发展,特别是海运业,使得国际贸易成了世界经济的底层神经。

进而,也使得强势国家对于弱小国家的“剥削”成了可能。

欧美的殖民帝国主义压榨剥削全世界人民,其实也是“矛盾”的另一面。

好了,就拿这么一件事,在“矛盾普遍存在”的这个逻辑上,我们其实都不难理解:

“科技的发展进步,的确解决了我们的一些问题,但一定也同时为我们制造了新的问题,甚至是超出我们理解和预期的隐形问题”。

一个事物,到底是向上向好,还是向下向坏,其实谁又能说的清楚呢?

所以,不要傲慢。

即使是认为自己在做好事,在做造福人类的大好事,也不要傲慢。

好心办坏事的情况并不罕见。

最后,如果“发展科技”“解决问题”可能会带来更严重的“问题”,那我们为什么还要去“解决问题”?还要去“发展科技”?

“躺平”不行吗?“顺其自然”不行吗?

很可惜,不行。

因为人之为人,需要向这个世界攫取资源。

别管是多么昂贵的奢侈享受,还是最基础的生存必须,这一切都需要向自然索取。

但自然提供给我们的资源,和我们需要的物品,还存在着一个巨大的现实“距离”。

而弥补这个“距离”,只能依靠人类的劳动。

把一粒种子变成一碗米饭,需要很多人的劳动。

把一只羊变成一盘菜,一个皮包,一件羊毛衫,更加需要很多人的劳动。

劳动是人生存的必须。

没有劳动,人不能生存,没有劳动,人类社会也不可能存在。

但换个角度理解,劳动就是人类“解决”自身生存“问题”的行动,同样,它也一定会带来新的“问题”。

“躺平”看起来是能解决一些“问题”,但“躺平”这个“解决问题”的行为一样也会带来无法预见的“问题”。

所以,面对现实吧。

一个不太恰当的例子,就好比:为了掩盖一个谎言,往往必须要撒更多的谎言。

为了解决发展带来的“问题”,其实真的只能靠进一步的发展来解决。

最后的最后,关于“躺平”,多说两句。

佛家讲“众生皆苦”。

其实,当人类从树上下来,“选择”(或者被动的“自然选择”)成为“人”的时候,人劳作一生的“因”就已经种下了。

今天的一切“问题”可能都是过往那个“因”的“果”。

而同时,在我们面对当前的“果”的时候,未来的“因”也就随之种下。

斩断这个“因果”,恐怕还并非当代人们能够做到的事。

我们能做的,只能是“选择”种下一个能让我们自己对未来更具信心的“因”罢了。

“躺平”真的可以,只要它能够让你对未来更有信心。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