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因城市能级差,普通地市在许多经济领域都处于弱势地位,尤其是在资金总量和流动上更是式微,被省会等高能级城市虹吸着,这也造成各地市此类数据的国内排名都大幅低于它们的经济总量排位。
不过在2023年风云突变,各省会、直辖市的资金增势明显走低,而普通地市却迎来高涨,不少还乘势取得国内排名上升,此等金融运行情况是多年未遇,到底发生了什么?通过15强地市年度资金运行情况来解读下吧。
2023年国内经济回升态势并不算太理想的,企业效益与新增投资都难以快速提升,这势必影响资金生成和流入,因此全国12月末的金融存款只有9.6%的同比增长,相较往年是明显放缓的。而往年在增势上整体领先的高能级城市却要更低,绝大多数都是低于全国平均增速的,像上海、广州、武汉、西安等更是只有7%左右的增幅。
反观各地市中却是出现了大面积高涨,11%以上的高增速为主,15强中也就唐山、烟台与珠海未能跑赢全国。
要分析原因,其实看它们的分项目存款情况便有点眉目了,主要是外币与非银存款走低,前者与海外资金流入相关,后者则与股票基金上的资金流动相联系,这一年海外经济、股票基金市场都非常低迷,势必影响这两项存款的增长呀。
那么为何高能级城市与地市之间的反差为何如此大,这就要说到非银存款的虹吸效应了,各地市这部分投资金之前绝大多数是在省会或沪深两地的,2023年度股票基金收益低而出现大量撤资回到储蓄,这就形成了省会、地市之间此消彼长的态势了。
所以说大部分地市的金融存款高增,其实是来自于原本在外的资金回流效应,并非是真的产业效益、新增投资的大幅增长,而是住户存款增长拉动的。
其实从唐山、潍坊、烟台等市的增势也能看出,北方城市在股票基金上的投资向来不高,也就并无更多受这方面资金流动影响,因此能看到它们的金融存款增长就很一般。而15强中来自于粤苏浙三省的地市整体增速就高企了,原先在外的投资资金大量回流了。
地市之王苏州市已有4.7万多亿的体量还获得了13.1%的增长,让其存款余额达到5.36万亿、超过重庆而国内排名上升;温州、南通两市双双取得14.5%以上的增幅,也因此资金总量携手突破2万亿,使得2万亿以上资金俱乐部成员扩展至6席了。
增势更为惊人的当属佛山,以15.7%的增速在15强城市中领跑,这也让它的金融存款在年末达到了27524.4亿,不仅超过了无锡而跃居地级市第2位,而且还超过了合肥与青岛将其国内排名提升至第18位了。
地属南方的珠海市很意外的仅有3.3%的增长,其实了解到其特区功能也能明白了,与高能级城市一样它的外币、非银存款也是走低的,与其他地市很不相同。所幸还是要比泉州高了一些,能以1.2万多亿留在了15强中。
综上所述,可见2023年普通地市的资金普遍高涨是有特殊原因的,并非是经济大幅向好所致。当然各地市因此取得了金融存款大增,有些还能超过了高能级城市、取得国内排名上升还是非常值得庆贺的。
最后还是请各位查看下表,来具体了解15强地市2023年度的资金运行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