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世之作‼️100页0废话的心理学经典

含蕊说文学 2024-04-26 12:25:00
对生活在大城市的打工人而言,异性看似唾手可得,但却越来越难以培育一种“爱别人”的能力,陷入孤独和焦虑。而这本《爱的艺术》,或许是每个“缺爱”单身狗的良药: ▫️ 本书讲的是成年人如何去爱、享受爱的问题。作者认为一个人首先要发展出自己的完整人格,才有能力去爱别人。因为爱是和雕塑、绘画、医学一样的艺术。如果一个人画画很丑,他不去反思自己的绘画能力,却责怪找不到合适的绘画对象,岂不荒谬? ▫️ 此外,坠入情网(falling in love)≠持久的爱(being in love)。因为情深不寿,疯狂的爱恋是不可持续的吸引。这种动物式的爱情由人的生存本能驱动——孤独感是恐惧的根源,因为与众不同带来心理威胁。 ▫️ 所以他们匆匆选择一段爱情,却因寂寞而爱恋,因了解而分开,他们在“获取爱”的技巧上,则更显得简单粗暴: ▫️ 现代人只关注自己有没有吸引异性的能力(男性追逐名利权势,女性注重容貌身材服饰),而不关注自己是否具有爱他人的能力,爱情的产生往往是以权衡双方的交换价值为前提 ▫️ 这种“快餐式”的恋爱观是由时代浪潮决定的。工业资本主义让多数人实现“机械”的同一化,让打工人陷入对孤独的恐惧:工作、娱乐方式都被框定,人容易陷入孤独......但性,逐渐成为摆脱孤独的唯一方法:性爱=独占,施虐者和被虐者,构成一种刺激但畸形的上瘾模式来维系安全感和掌控感 ▫️ 弗洛姆认为,现代人惟一的出路,是在平等、独立、尊重、积极关怀、责任心的爱中实现人与人的统一,积极追求被爱人的发展和幸福。爱首先是给予,“给”体现了人的创造力和生命力。爱是一种对世界的态度,而非对特定对象的高级自私行为。“爱一个人”不仅是一种强烈的感情,也是决定、判断和诺言,因为“感情”会很快消失,但理智的判断却会长存 ▫️ 豆瓣上大家对这本书褒贬不一,觉得它过于“常识”和教条。但别忘了这是一本出版快100年的书。100年来,技术越来越进步,财富越来越充裕,但人与人之间却越来越冷漠、疏离。爱情的“保质期”短得令人发指,但“门槛”却高得离谱,让我不禁认为,当下的人们比100年前更加需要这本言简意赅的《爱的艺术》—— 作为一夫一妻制的文明余晖。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