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某种程度上讲,苏联的疆土继承自沙皇俄国。1917年十月革命后,虽有乌克兰共和国、阿拉什共和国等政权试图独立,然而在苏维埃浪潮的席卷下,大部分独立运动最终被平息。而作为前沙皇俄国的各个组成部分,也相继以苏维埃加盟国的形式,共同参与了苏联的建立。
不过,位于欧洲北部的芬兰,却是例外。芬兰虽然同苏联接壤,并且曾经隶属于沙皇俄国,但他们却始终没有被苏联吞并。自1917年沙俄帝国崩溃后,苏芬两国长期对峙、矛盾积累,最终于1939年兵戎相见。二战期间,芬兰还作为德国的仆从国入侵苏联。
以至于二战结束后,苏联也对芬兰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清算,割占了苏芬交界处的争议地区,但即便如此,苏联依旧没有吸纳芬兰。整个苏美冷战期间,芬兰都是作为相对中立的“缓冲地带”,横亘在苏联和西方阵营中间。那么,在如此尴尬的地理位置和历史发展中,芬兰是如何保持独立的呢?
第一,芬兰利用大国间的斗争,火速巩固政权其实,在沙俄帝国崩溃后,苏俄也曾打过芬兰的主意。当时,苏俄官方虽然承认芬兰政权的独立,但不过是“以退为进”。出于以后合并芬兰的计划,苏俄也已经暗地里在芬兰建立武装。但好巧不巧,芬兰使出了“引狼驱虎”之计,通过引入德国势力,来驱逐境内的苏俄势力。
彼时,德国为扭转一战颓势,同芬兰曼纳海姆政权各有所需、一拍即合。在德国的援助下,芬兰很快肃清境内的苏维埃赤卫队。而到1918年11月,德国又在一战中战败,被迫将军队撤出芬兰。由此,芬兰成为最大的赢家,顺利摘得胜利成果,建立起脱离苏俄的资产阶级地主政权。
第二,苏芬战争的“惨胜”,让苏联不得不慎重考虑芬兰立国后,同苏联的关系并不融洽。首先,是两国对于边疆争议地区的争夺;其次,是芬兰曾经伙同德国、英国,让苏俄西北各省遭受白卫军、干涉军的入侵,甚至危及到重镇列宁格勒的安全,让苏联“芒刺在背”。1919~1939年间,两国间的关系多是剑拔弩张的。
矛盾累积,最终激化为战争,1939年,苏联派出军队进攻芬兰。但就是这场国力对比悬殊的战争,苏联却由于轻敌、气候、情报不充足等因素,打得很不好看,在付出重大的伤亡后,才勉强取得了个惨胜。通过这场战争,苏联意识到,芬兰已经发展成为有能力自卫的政权,且实力不俗,不宜再用武力手段合并。
第三,出于构建缓冲区的需要,苏联放弃吞并芬兰1939年的苏芬战争,进一步激化了两国矛盾。于是在1941年,芬兰选择加入德国轴心国阵营入侵苏联。这场战争的结果,众所周知。希特勒德国最终失败覆灭,作为轴心国成员的芬兰也遭受打击。1945年二战结束后,苏联巩固了对卡累利阿、贝柴摩等地的控制,加强对芬兰的势力渗透。
然正值此时,伴随着美国杜鲁门主义的出台,冷战拉开序幕。苏美冷战时间,两大阵营的对峙重心是欧洲中部,出于平衡,遂相互默许将芬兰等北欧地区打造为“缓冲区”。所以,当时的北欧就出现奇特局面:丹麦是北约国家,但不允许美国驻军;瑞典维持武装中立,不加入任何集团;而芬兰,也保持相对中立的地位,不加入苏联。
第四,芬兰虽然维持中立,但长期向苏联靠拢,直到苏联解体其实,冷战时期的芬兰,虽然表面中立,但是暗地里“亲苏”的倾向明显更多。战后,历届芬兰政府,都奉行同苏联友好的政策,在国际事务中也往往支持苏联提出的主张。经济上,芬兰对苏联的依赖很强,其90%以上的石油天然气、80%以上的煤炭均来自苏联。军事上,芬兰军队也接收大量苏联武器,诸多军事编制也效仿苏军。
当然,芬兰的这种“亲苏”,更多的是不得已而为之。毕竟在悬殊的国力差距下,与其继续剑拔弩张、相互敌对,不如采取务实的求同存异政策,继续利用苏联-美国两个超级大国的对峙,为自己的发展谋取空间。直到1991年苏联解体,芬兰与苏联的这种特殊关系,才宣告终止。
总的来说,芬兰自1917年沙皇俄国崩溃后就维持独立,其中既有自身努力的因素,同时也离不开大国间的相互博弈。正是利用外部大国间的牵制与斗争,芬兰才得以巩固政权、立足发展,最终在二战结束后逐渐成为发达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