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台湾一富家女与邓小平的警卫员举行订婚宴,宴席上,大家正其乐融融的时候,女方家里却突然发难,称在台湾娶妻要付上百万的彩礼。
1996年的上海,随着上世纪90年代经济的蓬勃发展,这座城正吸引着来自中外的青年才俊。安徽和县出生的马林就是其中之一。
离开军营后,他立志在商海大展拳脚,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小门面做起,终于在这座城市安家落户。
谁曾想,缘分的萌芽却来自一场对马林来说根本无关紧要的车祸。
那年秋天的一个午后,马林从一个老战友的交警队出来,正准备返回公司,一辆黑色轿车引起了他的注意,车头的引擎盖凹陷进去,显然刚遭遇了什么事故。
一位年轻女孩焦急地站在车旁,神情无助。
马林立即上前查看,"别太担心,姑娘,只是暂时扣留车辆,不会有什么大事。"随后仔细讲解了后续的处理流程。
原来这位姑娘赖敏英在路上不慎撞上了一辆车,一直被父母呵护在棉花般的温室中长大,赖敏英一时有些措手不及。
得知车辆只是暂扣后,赖敏英如释重负,连连对马林表示感谢,在一番亲切交谈中,赖敏英了解到马林原是邓小平身边的警卫员。
作为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台湾女孩,她对马林产生了极大的好感,为了答谢马林的热心帮助,赖敏英特意带着马林来到了她父亲开的上海扬子江大酒店,请他们一行人吃饭。
然而赖父事务缠身,只来得及与马林匆匆打个招呼,无奈之下,赖敏英改作肯德基作为宴请之地。
这次从错愕到尴尬,恰又将两人的缘分推向了新的高度,英雄不问出处,两人也就这样在不经意间结下了善缘。
赖敏英则主动留下了联系方式,期待着与马林下一次的重逢。
好朋友常说马林是个人才,难得能进过中南海,做邓小平贴身警卫员,赖敏英也是初见马林,便对这个有为青年赞赏有加。
虽为富家女,赖敏英却没有一丝一毫的矫情,反而谦逊和气,对马林格外体谅,马林也明白,赖敏英经过素质高雅的教育,目光远大,待人接物都很有涵养。
马林积极主动去了解赖敏英的世界,慢慢地两人之间不再只是单纯的朋友关系,两人确定了关系,马林是个行动派,在感受到自己内心澎湃时,他又果断向赖敏英求婚,赖敏英也是爽快地答应了下来。
在上海龙柏饭店的订婚宴上,没想到,赖敏英的父母开门见山就提出:"在我们台湾,娶媳妇要给百万人彩礼的。"
马林一怔,面如土色,百万聘礼对于他们家来说是天文数字!
场面一时变得有些尴尬,赖敏英的父亲看出马林的窘迫,连忙解释,这百万聘金只是走个形式,并不是硬性要求,只要马林对女儿有足够的诚意,数目大小并不是最重要的。
闻言,马林脑海中顿时掠过与赖敏英情投意合的点点滴滴,面上不禁露出了微笑。
婚礼时,马林拿出了9万元的聘金,这是家里东拼西凑的结果,赖家对此未置一词,只是在期望女儿和女婿彼此珍重爱护。
后来的日子里,马林和赖敏英两人携手并肩,生活虽有磕磕绊绊,但只要体谅对方,一切都会变好。
马林后来也凭借着自己的勤恳和智慧,很快在商场上站稳了脚跟,他的生意像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收入越来越高,让人刮目相看。
曾经的100万聘金已不再是个难题,可是马林对待妻子的心却从未改变,赖敏英常常被丈夫的体贴和真诚所感动,两人的感情也因此变得更加甜蜜美好。
虽然大陆男儿与台湾富家女之间有着文化和经历上差异,但他们用真心对待彼此,让这段缘分经得住时间和空间的检验。
这对来自两岸的夫妻,也成为化解隔阂的一个象征,没有谁比他们更清楚,文化差异并不可怕,重要的是用最大的理解和善意对待彼此,即使生活方式迥异,终会有一束光照亮人与人之间的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