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位网友分享了她的买房经历。
91年的外地姑娘,2019年上海毕业后工作,
老公是90年的新上海人,考虑到年龄因素,
现实原因,不想给房东发工资,也为了结婚生子打算,
工作2年后,2021年咬牙在上海外环边上买了套二手房,
首套首贷,总价453万,首付160万,
公积金贷款110万,商贷180万,30年贷满,
月供1.4万+,想想压力是真的大,
但我俩还是毅然决然买了。
我们俩税前工资差不多,年薪22-25万/人,
税后到手人均1.8-2万/月,算上年终奖,
两人年收入总计44-50万,我的公积金账户约6万,
他的公积金账户比我多,约24万。
虽然收入看着一般,工作还算稳定,
看好房子,准备交首付时,我们算了下,
手头现金只有60万,双方家人无力支援,
靠着双方的亲戚朋友,凑了近100万现金。
算了下,中介费、过户费、物业费、装修费等杂七杂八,
在首付的基础上额外花费现金26万。
2021年底,挣扎还了亲戚朋友的借款15万,剩余85万外债。
刚开始商量了年化4.8的利息,但还人家的时候,
就觉得人家伸手帮助的人情可贵,就给了5个点的利息。
这一年总是入不敷出,存钱理财已经是从来不想的事情了。
2022年开始,我们搬进了新家。
好在之前住公司宿舍省了一笔,房贷部分全部由公积金存款扣除,
公积金能大致撑到2023年底。
两人每月的收入,除了生活支出都用来还款了,
资金方面紧紧张张,考虑到孕期需要频繁用车,
小孩出生更需要用车,索性再咬牙购买了部纯电代步车,
贷款11万,月供4900,日子也算是紧紧巴巴。
算下账,85万的借款+11万的车贷,
96万现金,要在2-3年内还清,
觉得无形的压力让人倍感压抑,
但回头想想我们每月能还一点点借款,
能生活的有点指望,也是挺有成就感了。
我俩都是来这座城市打拼的外地人,
家中父母无力支持买房,全靠自己努力~
如今能在上海安家,外环边也是自己窝,踏实,
靠自己,这应该是很多生活在基层一线打工者的真实现状,
现在的压力,但过个几年,也许回头看看也就没啥了。
有人说,我们俩一旦有个人失业,就完犊子了,
说实话,穷则思变,失业了可以再找工作,哪能被生活击垮。
也有人说,上海房子跌了这么多,首付都亏没了,
我们房子目前还算和2021年入手的时候持平,
几年前房子买对和买错,真的会过上截然不同的人生,
买房这样的大额项目,如果只凭自己的直觉,
最后结局很可能会一败涂地,所以身边有懂房的朋友多问问。
目前,我们这套房子是以自住为主,
商量有闲钱了置换有值价一点的房子,也算变相理财了,
我是个喜欢折腾的人,养老状态就留在10年后吧。
在买房这件事上,我们一致认为,
有债务压力也变相有了赚钱动力。
最难的时期也就是这几年,正常上班的日子,
为了还贷,为了碎银几两,早出晚归也变得乐意。
最后,我想说,
这个世界上永远不变的就是变化,
享受当下有目标的财务支出。
还贷的日子虽难但踏实,
心里想的是我们自己一草一木筑的窝。
我们当时也算过一笔账,要是不买房租房,
租个很一般的小房子,租金一年至少得4万元左右。
我们是刚需,迟早得买,即使等到现在买,其实也没省下多少。
房价跌或涨,对于刚需的我们来说,似有似无的事情。
自从有了房贷,一定程度上敦促了我俩去存钱和挣钱。
所以,别畏惧明天,过好当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