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发现,活得疲惫又拧巴,是大多数人的常态

曼卉说文学 2024-04-20 12:44:00
以前读司汤达的《红与黑》,喜欢把于连和《平凡的世界》里的孙少平拿来对比。 研究大师笔下穷小子的奋斗史,对于我来说,是一件很有乐趣的事。 这次读了巴尔扎克的《高老头》,对法国文学以及当时的社会背景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这才发觉,其实于连和拉斯蒂涅更具有代表性、可比性。 于连和拉斯蒂涅的人生,就像是我们现实生活的一体两面,你可以选择加入它,也可以选择与它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当然现实中,我们并没有他们活得洒脱。我们很多人既无力改变现状,也无法说服自己加入其中。 活得疲惫又拧巴,是大多数人的常态。 也许是因为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人太少了,所以我们才会在大师们的笔下寻找这样一个个纯粹的个体,又在这些纯粹的个体身上寻找我们自身的影子。 我们读小说的的意义,就在于以他人为镜,映照出自己的不足。 做任何事情,遵从本心是如此重要且必要。 拉斯蒂涅想要做个善良正直的人,但又向往上流社会奢靡的生活,良心和野心的双重折磨让他纠结不已。 在他的身上我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想要沉下心来一心钻研文学,写出点深刻、有价值的东西出来,但又常常在流量为王的网络时代下迷失方向。 一旦为了流量而写,就会感受到对自己深深的背叛。 背叛本心、背叛真实的自己,这让我饱受折磨。 焦虑的我,于是在大师笔下,寻求到了片刻宁静。 以拉斯蒂涅和于连的人生为镜,便可让自己明得失。 这种纠正自我人生偏差的方式,让我对经典文学作品深深着迷。 这真是我交过蕞便宜的学费了。 文学作品其实并不具有教育读者的责任,它只负责把社会真实的一面——真善美亦或者肮脏虚伪展现出来。 为什么我们会觉得有些经典名著读起来让人不舒服,毁三观? 因为真相总是赤裸裸,让人难以接受。但它经得起跨时代考验,人性在几百年前如此,在几千年后亦是如此。 文学作品对我的意义就在于它永远深刻而真实,让我冷静而清醒地活着。 像孙少平那样,活在当下,即便被生活的苦难一次次鞭挞,也要保持向前的动力。 像拉斯蒂涅那样,在肮脏丑陋与浮躁的人心下,依然善良。 像于连那样,追求自己相信的东西,哪怕付出代价,也至死不渝。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