鸦片战争中,清军在定海英勇抵抗,为何仍两次沦陷且杀敌很少?

喝下历史的鸡汤 2024-10-27 17:02:43

第一次鸦片战争中,中英双方首次大规模交战的地点是浙江的定海。

此战中,清军官兵进行了英勇的抵抗,涌现出了一批爱国将士。

然而,定海,还是在给敌人杀伤极其微小的情况下轻易沦陷了。而且···是沦陷了两次。

这是怎么回事呢?

定海:早早侵略者确定为唯一一个必取之地

定海县,就是今天的舟山市。

他位于杭州湾东南,扼苏、浙、闽三省海面,共有大小岛礁200余处,本岛是中国的第四大岛,定海县的县治就在本岛的南部。

早在战争爆发前,此处就被英国人定为唯一一个必取之地。

1840年2月20日,英国侵略者对战争尚处于策划阶段,当时,巴麦尊咨送海军部的公文,做作战方略做出了比较详细的策划。

由于英国派遣的兵力有限,如果在战争中占领过多的地方,就会导致作战兵力的进一步不足。

因此,英国的作战计划,主要以武力施加压力,迫使清政府接受道歉、赔款、割地、通商等要求为主。他们并不打算不必要的占领城市。

然而,他们的作战计划,还是明确指出:占领舟山群岛中最适合于作司令部以便长期占领的岛屿。

这是因为:定海,乃是当时中国南北航道要冲。从这里出发,抵达宁波、杭州、上海等处一帆可达;而无论北上往渤海口还是南下福建、广东皆十分便利。

如此,定海,也就成为侵略者计划中,唯一一座必须占领的地方。

因此,1840年7月,英军在广东海面集结后,没有对广东发起进攻,而是直接奔向定海!

随即,英军向定海知县姚怀详提出:限令大清在下午2时前交出海岛、炮台!

定海防御之策

据英国人的资料称:定海知县姚怀详听到英国人的要求后。表示自己知道抵抗的结果是灭亡,但他还是会抵抗到底!

姚知县如此悲观,是有道理的。

以兵力论:道头水面已集结了清军大小师船21艘,共计舰炮170余门,兵丁约940名;道头岸上有陆路兵丁660名,配炮20余门。另有旧设炮台4座,每座安红衣炮8门,配守兵50名。

而英军此行有战舰5艘(炮158门)、武装轮船2艘、运输船10艘,运载陆军第18团、26团、49团和马德拉斯炮兵队。

而以装备论:虽然中英尚未开打,但大清对洋人船坚炮利是知道的。

然而,当时的定海,并非没有防御的条件!

定海县城,东、北、西三面重山坏绕,一面临海,前有稻桶山、东岳山为屏障,左右有青垒山、晓峰岭为辅翼;城南道头港之吉祥、竹山、大渠三口为入港门户;道头港以南有五奎山、盘峙山、渠山等岛屿罗列海中,形势险要,十分利于防守!

所以,如果指挥得当,即便终究不能击退敌人,给敌人一些杀伤,甚至坚持到援军到来也不是不可能的。

于是,姚知县召集文武官员商讨对策。

姚知县的意思是:把所有的部队撤到城内,“婴城而守”,坚守待援。

游击罗建功认为:英军船坚炮利,立足炮台进行炮战是最不智的。应当以一半兵力撤至离城一里的半里亭进行堵截防御,另以一半兵力守城。

而水师总兵张朝发则认为:我们水师只负责巡防洋面,没有守城之责!

吵吵半天后,清军的部署是:张朝发将城外各营及水师战船齐集港口防守;姚知县率1000人守城。

而且,姚知县和张总兵还约定:在外者主战,战虽败不得入城;在内者主守,守虽溃不得出。

战虽败不得入城···守虽溃不得出···

看起来,清军是做好了血战到底,一步不退的准备。

然而···仗打起来以后,这样的设想变得毫无意义了!

三种意见,谁的意见更靠谱呢?

接下来的作战,会给出真正的答案:哪种意见都是没有意义的!

第一次定海之战:速度极快,伤亡极小的作战

7月5日下午2时,时限到了,英军发动进攻!

张朝发率领水师迎战,自然首先是水战开始。

张朝发肯定知道英国“船坚炮利”,只是···他此前一定不知道这个差距是多大!

9分钟!

9分钟时间,清军排列在港口的船只全部被击沉,岸炮也全部被摧毁,张朝发本人也受伤了!

按道理,战败的部队是不是要退回去守定海吗?

可是,此前可约好了呀:战虽败不得入城。

于是···张朝发和水陆官兵,回不了定海,纷纷内渡去了镇海。

如此,仅仅7分钟时间,定海的防御系统就只剩下姚知县带领的1000人和一座孤独的县城了。

英陆军迅速在无干扰的情况下轻松登陆,又轻松抢占了县城东侧的东岳山,设置了炮兵阵地,对着城内就放炮。

如此,姚知县预想中的“婴城而守”,就变成了“他打得到您,你打不到他”的局面了。

只是,天色已晚,英军遂停止了进攻。

次日,英军再来进攻时,发现:定海城内已经没有清军了!

原来,守军已经趁夜溃散了,而姚知县也投水自尽了!

此次作战,速度极快,清军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溃散了。

而伤亡又极小。

清军参战1540人,战死13人,受伤13人···英军则是0伤亡。

速度快,伤亡小,这就是第一次定海之战。

第一次定海之战如此窝囊之因

此战,守不住城不奇怪,但打得如此窝囊是完全不应该的。

究其因,在于指挥部署的失误。

当时,无论兵力还是火力,清军皆处于劣势,但地形有利,是可以利用的。

但是,大清却既放弃了山险之利,也完全没有针对敌人登陆进行打击的部署,完全利用船只和炮台与敌人作战,这是以己之短击敌之长!

定海炮台,是100多年前为防御郑成功、郑经的骚扰所设计的。

在大清的口中,当年的郑氏是“船坚炮利”,而今的英国人也是“船坚炮利”···

只是,同是“船坚炮利”,实际意义却完全不是一回事!

如此,9分钟时间,岸炮和船只构成的防御被全歼;敌人“无伤”登陆后又登山架炮,敌人全程充分发挥火力优势,全程吊打!

此战,大清这了两位官员:知县投水自尽,水师总兵受伤撤走后不治而死,足见清军官员是想要守城,想要打击敌人的。

然而,1540名清军,战死13人,受伤13人,阵亡的人数比被击沉的船数还要少!

这不能单纯地责怪清军士兵贪生怕死。

因为:在这样的指挥之下,全程都是“你打不到别人别人打得到你”,这不是作战,这简直就是单方面的杀戮!

这种情况下,清军士兵溃散也就不足为怪了。

不是他无心杀敌,是根本就杀不到敌···

迎接第二次作战:得到加强的定海

此后,经过反复交涉,根据义律与琦善在广东谈判的结果,英军退出了定海。

然而,战争仍在进行,敌人必然再来攻定海!

因此,大清遂开始对定海进行了加强。

裕谦督令守军在道头以东的东岳山顶修筑炮城1座,周长131丈,并于南面接筑圆形月城1座,长21丈;东自青垒山经东岳山,道头至西部的竹山脚,沿岸横筑土城一道,长1436丈,土城上设土牛,配置火炮;又在青垒山、晓峰山等山择要安设炮位。

此时,定海城附近各山共有铜铁大炮22门,城垣周围有大小火炮41门,土城之上有火炮80门,另拨给兵船铁炮10门、抬枪100杆,守军达到5600人。

显然,裕谦吸取了第一次定海之战的教训,探索了新的应对“船坚炮利”的办法。

1、立足于反登陆战、陆地作战。

第一次定海之战结束后,林则徐、裕谦等人皆进行了反思,批评了当时的作战指挥。

他们认为:洋人船坚炮利,跟他在海面争锋是愚蠢的,应立足于反登陆。

同时,他们仍然认为:洋人陆战不行,如果在陆上相争,则非清军对手!

因此,在裕谦调整后,定海的整体作战思路已经发生了显著变化。

2、利用山峰群和土城,构筑炮台群,以高打矮。

洋人船坚炮利,我之火炮所不能及。

但是,如果将我们的火炮位置拉高,用“势能”优势,就可以有效弥补火炮射程上的差距。

后面的作战也表明,这个设想还是比较靠谱的,敌舰火炮的优势确实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3、即便不利,也要坚持斗争的持久之策。

裕谦仍然认识到:即便如此设防,定海也未必挡得住敌人的进攻。

因此,裕谦又提出了最后一招:定海的本岛面积较多,地形复杂。即便县城沦陷,其余部队依然可以在本岛继续组织抵抗。

如此,裕谦准备充分了,思虑也算是比较严谨了,专等洋人来战!

第二次定海之战:激战

9月23日,英舰6艘,测量船1艘、轮船4艘、运输船19艘,带着2000陆军,抵达舟山附近海面,准备开战!

26日,两艘英舰闯入竹门山侦察,葛云飞率军用火炮攻击,断其大桅杆1根,英舰窜出后又入大渠门侦察,又被土城守军击退。

28日,英舰三艘连墙而入,炮击晓峰岭,并尝试登陆,被王锡朋击退。

显然,清军的反登陆部署收到了一定的效果,英军并不能如上次一样,迅速施展其船坚炮利的优势。

然而,历史一次又一次表明:阵地是死的,人是活的。

因此,29日,英军在反复尝试后,还是找到了空隙,英陆军携带3门炮登上了靠近道头港的大小五奎山,构筑了炮兵阵地。

10月1日上午,英军开始发起强攻。

英军总共的部署是:英舰队以舷炮轰击土城西端之竹山及东岳山的炮城和土城东段阵地,大小五奎山上的英军炮兵也发炮配合。随即,英陆军在炮火掩护下,分左、右纵队强行登陆,主要先进攻清军防御工事较弱的晓峰岭、竹山,然后再依次突破。

此时,英军的炮火虽然占据优势,但是,舰炮的优势比较有限,只能起到辅助作用。

真正起决定性作用的,是陆战!

清军原本以为英国人不善于陆战,甚至以为英国人的膝盖不能弯曲,并不是清军对手。

然后,仗打起来,表明:陆战,英军的优势依然是明显的!

无论是装备的水平,还是步炮协同,各部协同的水平,英军与清军完全是两个时代的水平!

清军兵力虽多,但是,被部署于各阵地,并不集中。

因此,敌人左右纵队,恰好各个击破。

王锡朋、葛云飞、郑国鸿三总兵英勇奋战,然仍然无力回天,先后战死。

英军在依次夺取了定海的东、西阵地后,于下午2时,攻占了定海!

实际上,此时,清军仍有相当强的兵力,正可按照裕谦的设想,在县城外的本岛山地坚持斗争。

然而,三总兵皆战死,已无人能召集溃散兵勇继续与敌周旋了!

而英军也没有继续进攻溃散的定海清军,除留少数守备外,主力迅速转攻镇海!

如此,第二次定海之战,再次以清军的惨败而守场了!

第二次定海之战失败之因

第二次定海之战,打得是比较激烈的。

尤其是葛云飞等人,皆表现得壮怀激烈,英勇不屈。

那么,杀敌效果如何呢?

英国自己报道的数字是:战死2人,受伤27人。

而我方的说法,各有不一,最多者是英军死亡416人。

这个说法的来源,是在定海,有一座416名英国官兵的合葬墓。

据英国自己的统计,战争期间,英军因为水土不服,患疾病而死者只有10人。

那么,这416人的合葬墓,想来应该大部分为定海战役中战死的。

当然,物证不足,英军具体的战死人数目前尚无定论。

但是,无论是哪种说法,即便英军真的在此战死数百人,第二次定海之战仍以清军失败告终是没有什么可争辩的。

清军在精心准备后,依然遭遇惨败,其原因仍然是军事思想的落后。

1、防守指导思想,仍然是单纯的一线被动防御。

反登陆作战,关键难处在于不晓得敌人会从哪里发起进攻。

因此,近代的反登陆作战,强调在纵深配置足够兵力,以迅速配合一线部队集中优势兵力,把登陆之敌消灭!

然而,清军的防御思想,仍然是一线防御,兵力分散于各要害,表面上是借了兵力优势,实际上是被动挨打。

阵地是死的,人是活的,铜墙铁壁也会有漏洞,只有立足于“反冲击”,配置足够兵力于纵深,才可能确保阵地的安全!

清军的防御,集中在海岸土城一带,在纵深的配置是不足的。

此战,清军兵力集结了5600余人,他们是有兵力既确保一线又保持强有力的反冲击兵力的。

然而,部队被分散、呆板地部署于各阵地,自然很难发挥兵力优势!

2、没有构筑纵深防御体系。

即以单纯的防御而言,清军的防御也是不足的。

有朋友指出:清军另一失误是侧面出现纰漏,导致敌人找到突破点。

其实,扩大防御正面,并不算良策。清军兵力虽多,但要把整个岛都严密起来是不现实的。

只有组织起有力的纵深防御体系,才能真正地确保阵地的稳固。

县城外围山岭环绕,皆可组织起有力的防御阵地。

然而,清军只在海岸土城一线做防御···

结果,外围阵地丢失后,即便清军仍有大量有生力量,仍然无法继续组织节节抵抗,导致了迅速失败!

3、未注重阵地掩蔽。

清军想了很多方法来化解英人“船坚炮利”的优势。

然而,要化解火力劣势,让自己有限的火力发挥出最大力量,关键是要做好阵地掩蔽。

由于清军没有做好阵地掩蔽,因此,自己的火炮位置、兵力位置完全暴露于敌人面前。

如此,开战后,敌人就能利用舰炮和陆炮,压制清军。

我们谈论清军在两次定海之战中的失误,并不是为了指责谁。

对于裕谦、葛云飞们来说,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他们已经表现出了坚决抵抗的气节和精神。我们只有敬佩,不应要求更多了。

即便是那些失误,也是情有可原的。

他们的部署,符合当时大清认知水平的一般规律。毕竟,在海防方面,他们的一切认知皆来源于当年对抗郑成功、郑经、倭寇、海盗时的经验和教训。

只是,闭关锁国,固步自封,使大清在各个方面皆远远落后于时代了!

这个情况下,能够坚持浴血奋战就已经很了不起了!

2 阅读:110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