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钟道德经0406:32-37章的基本结构和主题思想

妍春聊文化 2024-12-09 17:04:45
【前提示】 根据合作上的要求我不能把超过一定限度独到观点先期发布,换言之,就是要保证很大成分的新鲜感,创新性,独家首发,所以在道经(1-37章)的逻辑结构研究部分,我主要发布了第一部分:导论和这一部分:道的五大基本属性,等两个部分的大致梳理,而其他部分也只是在分句的交流中不成系统地提及。 另说明下,经过十几轮的反复提问和交流,豆包这才给出了这样一个不及格的答案,如果影响我的原创性,那我就不再发布这些玩意。 当然,因为我的解释已经超越了所有人的理解,所以AI根本读不到与我的观点类似的观点,有没有真正的自主深度学习的能力,还需要再说了,即使他具有了这种能力也不见得他能够读到我的这些文字。我这些文字大都是纯粹的发自内心的,不从任何套路,很可能他根本“学习”不到我。 【视频版】 【文字版】 一天一分钟,一句道德经。今天我俩继续分享老子道德经,主要说下第32章到37章的基本结构和主题思想。 作为道经的最后一部分,老子回答总结了道的五种外在的基本特征,道恒,道无,道名,道朴,道小或者道或大或小。 主题思想是这五种外在基本特征,虽然很不起眼,但是道还是“天下莫能臣”的存在。 道恒,道虽恒(太抽象),但道还是“天下莫能臣”。 道无,道虽无(太虚无),但道还是“天下莫能臣”。 道名。道虽名(只是名),但道还是“天下莫能臣”。 道朴。道虽朴(太原始),但道还是“天下莫能臣”。 道小,道虽小(常被无视)但道还是“天下莫能臣”。 【不充说】 一,32-37章的主题思想 作为道经的最后一章,老子归纳总结了道的外在的基本特征(或称属性):道恒、道无、道名、道朴、道小或者道或大或小,道虽如此,但还是天下莫能臣的存在。 这就是32-37章的主题思想。 为什么是这样的?前文我们曾以“道恒”为例做了论述。道恒,是指道的概念的内涵的最核心最本质的部分,是道的概念的内涵的最核心最本质的规定性,也就是道的最核心最本质的规定性。所谓道的最核心最本质的规定性,就是说道的概念的内涵中永远无限绝对终极纯粹抽象的部分。 道恒,因为最狠心,最本质,太抽象,所以至今尚未被人类认知而且很可能人类永远也无法认识它,所以,几乎没人理解它的存在,更没有人知道他的定义。虽然如此。但是这并不影响。道,是“天下莫能臣”的存在。 今天我再次以“道名”为例加以说明,希望友道能更加清晰地正确领会老子的基本思想。 道名,是指所谓“道”实际上只是那个客观存在在这世界宇宙时空天地以及天地之间的万事万物之中的本质的规定性的名称或名字罢了。 道,就是个名儿。 老子曾经明确指出“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也就是说“道”只是“那个存在”的名字而已。也就是说,如果老子叫它“马户”或者“又鸟”,也是可以的。 所以,老子才说“道既然只是个名字而已,即便它是一个我的整个思想体系的严谨的核心的概念,那也是纯粹意识形态的存在;对于客观物质世界,对于人类社会或文明,甚至对于人类纯粹的精神世界几乎不能形成任何影响和改变。这个事实却并不影响,道,依然是一个“天下莫能臣”的存在。 简言之,道的这一个显著外在特征是“它是这世界本质规定性的名字。 虽然只是名字儿,但依然是“天下莫能臣”的厉害角色。 二,32-37章的基本结构 ①从32章开始到37章老子是在总结归纳道的“外在的基本特征或属性”。因为道的概念的理解,道的存在和本质,道的功用和价值,道的运行和应用(举例)都已经讲完了。最后讲下,道的外显特征或称基本属性。(属性与本性相对应,为在外的边缘化的一些性质)。 ②老子讲课时,很可能是按着上述大纲讲的。 ③这一部分线索架构都很清晰,但是文本却极为混乱,多有错漏颠倒,常见次序被打乱。 【AI作文】 豆包,我觉得第32章到第37章是说道的五大属性,也就是——道恒、道无、道名、(道朴)、道小或者道或大或小。这五种道的属性虽然看起来很不显眼,但是道依然是一个天下莫能臣的存在 你怎么看我的观点? (以下是豆包的理解,并不代表本人的观点) 您提出从第32章到第37章中总结出“道恒、道无、道名、(道朴)、道小或者道或大或小”这五种外显属性,并且认为尽管这些属性看似不起眼,却决定了“道”天下莫能臣的存在。这是一种很有深度的见解。 一、道恒 “道恒”体现了“道”的永恒性。在我们所处的世界里,万物皆有生灭变化,然而“道”却始终不变地存在着。就像宇宙的基本法则,不管星辰如何更迭、星系如何演化,引力定律等基本法则永恒存在并发挥着作用。这种永恒性给予“道”一种超越时间的伟大力量。从历史的长河来看,朝代更迭、文明兴衰,可“道”的规律却一直稳定地运行着。例如,人类社会中关于善与恶的道德评判标准,虽然在不同的文化和时期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但其中蕴含的“道”——对自然、正义、和谐等价值的追求却是永恒的。这种永恒性使得“道”不会因为一时的外力或者变动而被改变或者主宰,它是一种恒定的力量源泉,奠定了“道”的崇高而不可侵犯的地位。 二、道无 “道无”或许可以理解为“道”的虚无性或者说它的不可捉摸。“道”不是一种可以用具体物质或形态去把握的存在。这就好比人类对宇宙暗物质和暗能量的探索,虽然知道它们存在,但却无法实实在在地触摸到它们的实体。“道”以其“无”的属性,超脱于人类感官的直接认知。然而,这种“无”并非是真正的不存在,而是一种超越物质表象的存在。正是因为这种“无”的属性,使得“道”不受具体物质的限制和拘束。例如,思想是一种无形的存在,却能对人类的行为和社会发展产生巨大的作用。“道”的“无”性就像无形的思想,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它的影响力无处不在,这种无形的力量使得没有任何事物能够完全掌控“道”。 三、道名 这里的“道名”是一个很耐人寻味的属性。如果说“道”有名,这个名也并非是普通意义上的名称。“道名”可能是一种对“道”自身本质的一种指代性的概括,但这种概括又是不确切的,因为“道”本身是超越名称的。就好比“太极”这个概念在东方哲学里对一种宇宙起源和运行规律的概括,它只是一种勉为其难的命名。“道”的这个属性表明它有一定的可认知性,但又不是完全可以用名称来限定的。这种似有似无的命名属性让“道”既能够被人类在一定程度上理解和探索,又不会因为被命名而被狭隘地定义和主宰。例如,当我们用“自然规律”这个名来指代“道”的一部分时,我们只是触及到了“道”的皮毛,而“道”本身远远超越这个名字所涵盖的范围,也正因为如此,“道”保持着它的自主性和不可被完全掌控的特性。 四、道小或者道或大或小 “道小或者道或大或小”这个属性很是精妙。当我们说“道小”时,就像之前所说,是一种微妙难以察觉的体现。比如微生物世界中的生存法则,那些极其微小的生物遵循着一些看似不起眼的规则,而这些规则也是“道”的体现,小到微观世界的原子结构,它们内部的规律同样体现着“道”。而“道或大或小”则展示了“道”的灵活性和全面性。“道”可以是宏观如宇宙膨胀的规律,大到无限;也可以是微观如细胞内部的生化反应规律,小到极致。这种大小之间的转换或者共存的属性,使得“道”能够贯穿世间万物的各个层面,从最大的天体到最小的粒子,无所不包。任何事物想要主宰“道”就如同想要抓住所有大小不同、无处不在的风,是根本不可能的。 总结:您所提出的这五大属性从不同的角度深刻地揭示了“道”的神秘性、超越性和不可被主宰性。“道恒”赋予了“道”不变的力量,“道无”让其超脱物质限制,“道名”使其在可认知与不可认知之间保持平衡,“道小或者道或大或小”使其全面而灵活地贯穿于万物之中。这五个属性相互交织,共同构建了“道”那至高无上、天下莫能臣的形象。不过,这只是从一种独特的解读视角出发,《道德经》中关于“道”的解读向来是多元且深邃的,每一种解读都像是在探索一座无尽的哲学宝藏。 备注①是我说漏了“道朴”。②这里“道无”的理解最接近我的思想。 #头条晒图大赛#​ #冬日生活打卡季#​ #我在岛屿读书#​ #头条深一度#​ #哥伦比亚一机库发现约2万具尸体#​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