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外包工的窘境,改变命运,还得靠自己的努力

幸福聊文化 2024-12-19 16:20:38

国企外包工,或者叫劳务派遣工,他们做的工作和正式的员工都一样,就因为签的合同不同,所以身份有天差地别。

这一群体日益庞大,他们在为企业发展贡献力量的同时,却面临着种种困境。

他们并不是少数人群体,一般国企受工资总额限制,能够招聘的正式员工数量有限,但用工需求量比较大,所有就会把一部分工作外包出去部分国企外包员工的占比已经超过了40%。

本文以几位央企外包工的亲身经历为线索,揭示这一群体的现状,呼吁社会关注他们的权益。

不同的工作证件

一、尴尬的处境:同工不同酬,待遇天壤之别

毕业后,小李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上海的一家国企担任外包工。

在这里,他深刻体会到了外包工与正式工之间的差距。

正式工享受的聚餐活动、公司福利、年度奖金,外包工都没有份。

办公条件、班车、食堂,甚至是门禁卡,都对外包工设置了重重限制。

工资是最少的,社保也按照社会最底标准缴纳。

小李感叹:“干最累的工作,背最重的锅,却拿着最低的薪资。”

小李的社保缴纳情况与正式员工也存在明显差异。

正式员工享受的是按照工资全额缴纳的五险一金,而小李作为外包工,其社保缴纳基数却被刻意压低外包公司仅为其缴纳最基本的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且缴费比例远低于正式员工。

这种差异化的社保缴纳标准,使得小李在面临疾病、工伤等风险时,难以得到充分的经济保障。

二、晋升之路:梦想难以触及

小赵,一名拥有丰富技术经验的外包工,他的梦想是成为项目负责人。

然而,在央企的体制下,外包工的身份成为了他晋升的障碍。尽管他的能力得到了认可,但外包的员工是不能作为项目经理主持整体工作的。

所以他能做的只能是拼命的证明自己的能力,争取能够转为正式职工。

他所在的企业对这方面是有限制的,首先必须外包工作满三年,然后就是每年有名额限制,需要领导推荐,然后参加人力组织的考试,通过之后才能够成为正式职工。

这条路不好走,他已经入职外包五年了,可是还是没有争取到转正的机会。

今年由于经济大环境不好,公司根本没有转正的名额。

小王在外包财务岗位上工作,他深知自己的职业发展受限。由于无法接触核心业务,他的工作经验和技能提升受限,这让他跳槽时缺乏竞争力。

三、归属感缺失:渴望成为“一家人”

在广东移动,有着15年外包工经验的张先生同样感受到了这种差距。他们被称为“乙方公司”,承担着国企的大部分日常事务。

然而,在甲方面前,他们毫无地位,工作环境拥挤,8个人抢6个座位。张先生的一位同事转为劳务工后,终于有了自己的工位,这让他感叹不已。

张先生对服务的央企有着深厚的感情,但作为外包工,他始终觉得自己是个“外人”。公司组织的活动很少邀请外包工参加,同事之间的交流也相对有限。

张先生说他有时感觉自己就像落在企业大墙里的一片落叶,随时都可能被风再次带走,没有一点归属感。

虽然存在各种各样的困境,但是外包服务的工作确实是一份相对稳定工作,如果企业业绩不错,外包的工作就可以一直持续下去,所以虽然待遇差,但是为了生存,很多人还是选择在国企的做一个外包员工。

其实外包工作不止在中国存在,在国外也广泛存在。我的一个朋友去加拿大工作,开始找的工作就是爱立信的外包客服,他通过自身的努力,经过三年终于转为正式员工。

劳动不分贵贱,只是因为分工不同产生了结果。攀比其实只能让我们内心更痛苦,努力奋斗,力争上游,做的比正式员工都好,让自己成为不可或缺的人才,才真的可能改变命运。

人生有不同的选择,没有人天生注定就做外包的工作,大家都心里明白是自己选择这种类型的工作,所以就要一直坚持下去。但是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梦想,就是有一天能够转变成正式员工,我们要相信只要努力,梦不会太远。

0 阅读: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