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定国“两蹶名王,震动天下”,后期却逐渐败退,死于中缅边境

真益谈谈历史 2024-11-08 02:14:25

李定国这人太难界定了,很难说此人是好人还是坏人,是忠臣还是乱臣贼子,最后收复桂湘、两蹶名王何等功业,“任死荒郊,无降也!”又是何等品格。可早期跟随张献忠又杀人如麻,人头滚滚。历经三十余年的戎马生涯,徒留一曲壮志未酬的悲歌。

李定国,字鸿远,李定国出身很低,自幼父母双亡,为了吃一口饱饭,于崇祯三年参加了张献忠义军,李定国本没有家,从这一天起军营就是他的“家”。但谁也没有想到是,这个孩子居然天赋异禀,自幼就爆发了惊人的军事指挥能力和领导才能。张献忠也得可怜这个10岁的孩子,于是将李定国收为养子。与他一起的还有孙可望、刘文秀和艾能奇三人,最后这四人的结局各有不同。

自此之后,李定国追随张献忠左右,与明军作战,期间也是杀人无数,其中不乏当初和他一样的贫困无助的老百姓,这也是李定国后来颇为让人诟病的地方。而在李自成败亡,满清入关,尤其是张献忠被豪格所杀之后,有道是杀父之仇、不共戴天,再加上民族之恨,于是李定国放下一切,联合南明抗清,此后十五年,李定国一直奔波在抗清前线。

当时大西军四将军以大哥孙可望为首,在张献忠战死之后,他率领大西军确立了:“由黔入滇,并与南明朝廷合作的战略”。并提出“共扶明后,恢复江山”的政治口号,应该说这个战略措施是正确的,当时,明朝末代黔国公沐天波因蒙自土司沙定州发动叛乱,昆明都丧失了,沐天波的妻子和老母都被杀,自己好不容易逃了出来,在这种情况下,沐天波与四将军达成合作协议,请大西军平定云南叛乱。

大西军随即出兵占领云贵两省,而后李定国与孙可望等人苦心经营这个根据地,为此还废除大西国号,举起反清复明的大旗。而万历的孙子桂王朱由榔在瞿式耜等人的扶持下建立永历政权,在广东肇庆与清军苦苦相持。

顺治五年,尚可喜与孔有德率军相继攻陷广州与桂林。一天之间,两广失陷,永历小朝廷兵败如山倒,永历帝也与沐天波一路向西逃亡到南宁。永历帝无奈之下,只好向贵州的孙可望求援。孙可望得知救援之后,就带人把永历帝迎奉到贵州安隆千户所城安置。可永历帝自打依附孙可望后,就彻底沦为吉祥物,应该说,当时除了李定国之外,每一个人都有各自的小算盘,醉心于拥兵自重。

顺治八年,李定国率部由黔入湘,一举攻陷靖州、武冈。这一突然军事行动完全出乎了清军的预料之外,驻军湖南的清军沈永忠向广西的定南王孔有德求救,而孔有德与沈永忠素来不睦,如今李定国攻打湖南,孔有德不仅没有出兵相救,反而幸灾乐祸,坐看沈永忠败亡,在这种情形下,沈永忠带着残兵败将一路北逃。除常德、岳州、辰州几个州县之外,湖南全境几乎被李定国占据。

当年六月,李定国率部队出湖南直取广西。可孔有德对此毫无察觉,实在迷之自信,当得知李定国已经攻取全州,进逼桂林的时候已经是为时已晚,于是孔有德只能亲自率领军队前往迎战,可接连败北,李定国很以摧枯拉朽之势直扑桂林,并将桂林围得水泄不通,只用四天就攻破城门,一拥而入,一度被称为崇祯叛臣“首恶”的孔有德此时只能举家自焚。

其妻白氏自缢前将幼子托付给府中心腹,并嘱咐道:“如果能够成功逃走,让他剃度为沙弥,不要学他父亲做贼,落得今日下场。”这个孩子没能逃出城去,死于乱军之中,消息传出之后,南明军队士气大振。很快李定国收复广西全省。远在广州的尚可喜和耿继茂得知消息之后,立即封关封锁边关。

此时,若李定国坐镇桂林,假以时日必能收复两广,可惜孙可望目光短浅。得知满清派努尔哈赤的孙子敬谨亲王尼堪率领八旗精兵入湘,孙可望命李定国率大军北上,因此错过了乘胜拿下广东的机会。

顺治七年十一月,尼堪率兵进军衡州府,和李定国军狭路相逢。李定国先是派军以不断败北的方式将尼堪的清军一点点引入到密林深处,那里埋伏着重兵,尼堪根本不认为这是诱敌深入,拒绝了部下的劝阻,亲自带兵追击,直到进入李定国的埋伏范围内。李定国见尼堪中计,下令全军出击,一时杀声震天,万箭齐发。尼堪本人当场毙命。战后,尼堪首级被士兵割下,拿去献功。就此清军不敢再战,躲在长沙闭门不出。

一年之间连续击杀两个清朝王爷,这是南明政权此前从未取得的大胜,李定国名声大噪,北京震动,随即李定国带兵东进,向孙定国提出和福建厦门一带的郑成功军以及广东各地抗清势力合力攻打广东的计划。必须要说明是,此时的南明军分散各地,实力并不弱,只是被长期的内讧削弱,也没能建立一个统一的联盟,才让清军各个击破。

如果能够收复广后,孙可望、李定国控制的云贵、广西,夔东十三家控制的川鄂交界地区,郑成功、张煌言控制的闽浙沿海地区等将联成一片,完全有可能恢复大明天下,可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李定国制定战略方针并没有得到响应。初次攻打肇庆,李定国孤军奋战,遭到清军顽抗,本寄希望的福建郑成功军和潮州郝尚久军迟迟没有消息,不得已只能撤回广西。

顺治十年年三月,李定国再次出兵广东,率主力50000、战象10余头、火炮数十门,从柳州府出发,开始了第二次进攻广东的战役,先后拿下廉州府,高州府,清军守将临阵倒戈,官兵大部投降。紧接着,清朝的雷州府总兵也宣布反清投明,归顺李定国。占据了粤西三府之后,李定国就开始谋划东取新会县。

新会是广州西南面的门户,此役关乎广东全局。坐镇广州的平南王尚可喜也注意到了新会的战略重要性,尚可喜向新会增派了近3000人的驻防兵力,新会之战一打就是半年。由于遭到清军的抵抗,到最后,清军下令屠杀百姓为食,就是不愿投降,新会一战后,城中“饥死者半,杀食者半,子女被掠者半”,犹如人间地狱。

这个时候,新会城里一个叫何廷宾士兵趁夜色进入城外的会城河,忍着刺骨河水,潜行了一夜,终于逃出了包围圈。又狂奔了两天赶到三水县,向尚可喜求救。十二月初八,尚可喜和耿继茂,与清廷派来支援部队,全军三万余人迅速击垮沿途大西军的防线,于十二月十四日,进抵新会城北三十里的两山口。

李定国闻讯,亲率主力四万余人北上两山口,与清军会战。而大西军此时顿兵坚城已经两个多月,粮草不济,师老兵疲,一战下来被清军打得惨败。李定国只带着二百多亲兵逃离了战场,战象、火炮全部被清军缴获,刀矛弓箭火铳盔甲丢弃如山。至此,新会终于解围!然而,城中白骨成堆,腥膻遍地。

这个时候,李定国知道,南明各军根本无法团结一致,共同抗敌,更让李定国无法接受的是,他与孙可望的分道扬镳,孙可望此人一向嫉贤妒能。先是解除了刘文秀的兵权,送他到昆明软禁。对于李定国孙可望更忌惮。

此时的孙可望已经有了将永历帝取而代之的野心。孙可望一手策划“十八先生狱”,将永历帝身边的十八名忠臣处死。永历朝廷彻底沦为附庸,名存实亡。情急之下,永历帝向李定国求助。顺治十二年,李定国亲率军队到安龙谒见永历帝,君臣初次相见。

为了摆脱孙可望的控制,李定国请永历帝移驾云南昆明。孙可望自然不能同意,就此二人刀兵相向,顺治十三年,孙可望从贵阳发兵,合兵十四万,进攻云南,要李定国、刘文秀交出永历帝。满清大军在外虎视眈眈,而此时南明却在窝里反,昆明城中,李定国、刘文秀只有抗清剩下的残兵,兵力不到三万。可一场大战下来,孙可望几乎是全军覆灭。

众叛亲离之际,孙可望走投无路,竟和手下仅剩的十余人满清廷投降。孙可望投降后,将西南三省虚实全部禀告清廷,这使刚刚经历一番内讧的永历朝廷岌岌可危。顺治十三年二月,满清兵分三路南下,吴三桂一路从陕西汉中出发,经蜀地入黔;卓布泰一路向湖南进军,经广西进攻贵州;洪承畴一路,从湖南直扑贵州。此时的李定国早已心力交瘁。

当时清军取道进攻安龙,李定国闻讯,亲率三万将士救援。原本李定国指挥若定,已有机会取胜,却遇山火突发,战场上刮起强劲的北风,火势扑向南明军,老天爷都不帮忙,李定国只好连连后撤,焚桥断路而走。这一次撤退后,李定国最后的精锐几乎损失殆尽,仅剩残兵败将,后方军民家属二三十万全部被清军所杀。

三路清军最终在曲靖会师,直取昆明,永历帝再度踏上流亡之路,一路逃到缅甸避难,此时李定国仍在拼死抵抗。顺治十五年,李定国带兵渡过怒江,希望在磨盘山重整旗鼓。歼灭步步逼近的吴三桂,不幸的是李定国手下参军叛变,将军事计划告知吴三桂。李定国计谋未成,原有部署全部被打乱,两军很快混战在一起。纵使南明军作战勇猛,也完全处于劣势,李定国想要击败吴三桂难于登天。

为了不泄露永历帝行踪,李定国特意选择另一条路撤离,并不时与清军周旋,坚持打了整整三年的游击战。在此期间,李定国连续上疏永历帝都杳无音讯。最后当李定国得知永历被吴三桂所杀,悲痛欲绝,很快就含恨而逝。李定国病逝后,他的部下们群龙无首,很多走上了降清的道路,就连李定国的儿子李嗣兴也接受了清朝授予的都统品级,忘记了父亲的遗言。一个时代,在江山风雨之中彻底走向终局。

我是清水空流,历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关注和点评。

2 阅读:92
评论列表
  • 2024-11-12 13:21

    南明到死都在内讧,不亡才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