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外官泄!国产有人驾驶高超音速战机曝光,对美国拉开代差?

海事先風 2024-07-04 01:47:59

从人类战斗机工业的发展脉络来看,随着无人机和AI技术的蓬勃发展,一些人认为可能于2030年代问世的第六代战斗机将是“最后的有人驾驶战机”,即当战斗机发展到第七代时,或将实现100%的无人化。这种观点确实有一定道理,但也存在着相当程度的激进性,毕竟在需要同时考虑很多复杂因素的战场环境下,人脑做出的判断和选择往往仍会比人工智能系统的决策更加优越。故也有声音认为,即便第七代战斗机诞生,其也仍无法完全脱离有人驾驶的范畴,起码不可能让空战完全进入无人化。在这两条技术路线都存在可能性的情况下,各方面实力均较为雄厚的世界级大国自然会选择并行推进,中国或就是这么做的。

中航沈飞公司发布的纪念徽章

在中国战斗机工业“巨头”之一的中航沈飞公司于成立73周年发布的纪念徽章上,出现了该公司在过去几十年内的一系列成功作品。从1956年成功首飞的中国第一款喷气式战斗机歼-5,到2012年首飞的中国首款第五代中型战斗机FC-31,无不是中航沈飞的成功之作。更加值得注意的是,在徽章的顶部位置,即FC-31的前面,还出现了一款造型更为“科幻”的航空器的图案。这款徽章的设计明显带有“国产战斗机从过去到将来的发展之路”的用意和效果,故我们有理由相信,这架科幻的航空器很可能是中航沈飞正在推进研发的某新型战斗机项目。

采用乘波体滑翔构型的“东风-17”

敏感之人应该已经发现,该机的外形与早已为人们熟知的国产“东风-17”高超音速武器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没错,那就是皆采用了乘波体滑翔构型。这说明该机应该具备高超音速飞行能力,最大飞行速度可突破5马赫,且与“东风-17”一样可冲出大气层外飞行,同时具备“飘忽不定”的飞行轨迹。考虑到采用乘波体滑翔技术路线的高超音速武器,已不再是什么“高不可攀”的东西,在满足了一次性导弹类武器需求的基础上,人们自然会更近一步地寻求任务用途更广且可重复多次使用的新型高超音速航空器。

MD-22“鸣嘀”高超音速无人飞行器

在这方面,中国和美国这两个世界级大国均有所布局,前者所取得的代表性成果是2年前在珠海航展上曝光的MD-22“鸣嘀”高超音速无人飞行器,后者则在努力推进着名为SR-72的新型战略隐身多用途无人机。目前看来,MD-22“鸣嘀”已成功实现了国内临近空间投放高速飞行和国际宽域飞行返场实验,最大飞行速度被认为达到了7马赫。而由洛克希德·马丁公司操刀的SR-72却似乎进度不佳,最新公布的首次试飞时间表定在了2025年,以美国多款高超音速武器项目均出现了下马和拖延的表现来想,该国显然在此领域技术面临着诸多难关,且很可能被中国甩在了身后,SR-72究竟能否在2025年如期首飞恐还是个未知数。

美国SR-72战略隐身多用途无人机预想图

这样想来,既然我们已经在导弹类高超音速武器和高超音速无人飞行器方面领先美国,那接下来国内是否将对有人驾驶高超音速战机这一新的技术高峰发起冲击呢?起码在逻辑上是说得通的。中航沈飞公司于纪念徽章中曝出的这款采用乘波体滑翔构型的战斗机,应该就是正在研发并推进的项目之一。

X-15创下的纪录至今未被打破

在人类航空史上,美国X-15试验机曾在1967年创下6.72马赫的速度纪录,迄今为止仍是有人驾驶飞机的速度顶点。但X-15只是用于创造纪录和科研探索的试验机,并无实用效果,在工程实现的难度方面远低于需要考虑各项实战需求的作战类飞机。况且X-15仅能以直线冲刺飞行的方式实现高超音速,不具备“真正的高超音速航空器”飘忽不定的机动变轨能力。

有人驾驶高超音速战斗机或首先诞生于中国

那么,既能在速度方面突破5马赫大关,又能从容地实现机动变轨的有人驾驶高超音速战机,是否会首先诞生于中国呢?中航沈飞公司出乎各界意料的“官泄”,恐说明这件事的可能性并不为0。“东风-17”仅仅是个开始,我们已不只满足于在高超音速技术领域领先美国,还要对美国拉开难以逾越的技术代差,相信这一天终会到来。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