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狗屁工作更可怕的是工作本身的分崩离析

泽睿谈文学 2024-03-21 12:28:29
[向右R]多年前我们还戏称有人有本职工作,因为多才多艺业余期间干副业,简称“斜杠青年”。而如今工作状态的不稳定,让很多人成为自由职业者,在网络寻求一种短暂性有报酬的工作,大多数通过网络完成。这种现象在《后工作时代:平台资本主义时代的劳动力》中有精准的总结和整理: [向右R]微工作并非全球南方的福音,而是全球工业危机的进一步扭曲。 [向右R]作者英国专栏作家菲尔·琼斯在书中将从2008年金融危机开启到如今,纵横全球,在承认网络与人工智能AI已经占领了每一个人的生活与思维习惯下,也挖掘出所谓“智能城市”下人们被平台资本残酷逻辑所倾轧,在承包商,一般都是大型科技公司,他们可以不需要常规的雇佣,而是零散的方式把工作细分为各种零件,去承包给各种“工人”。这些工人自然也就失去了权利、规则和最后一丝讨价还价的能力。 [向右R]目前微工作已经成为全球劳动力市场的一个灰色地带,书中数据统计工作人数大约为2000万,主要生活在全球南部,就是南美、东亚与印度次大陆。从兼职到如今的全职,超过三分之一人每周工作7天,每小时工资不到2美元。 [向右R]作者除了关心目前工人,也就是日益严峻的人口就业问题,书中还提及了一个平台资本主义的经济模式,也就是资本主义已经从原先传统行业转向数据,并将之作为维持经济增长和活力的一种方式。西方国家更多展现在08年之后,而中国数字经济热潮主要为03年电商的推动,无论中西,数字经济发展背后的技术变革要求都是相似的。 [向右R]过年期间曾有新闻,说乡下的爷爷奶奶手拿多部手机,用手指不停划过各种视频页面,点击用来赚取金钱。直播的人在增加,去完成各种点赞收藏转发一键三连的任务就是现在很流行的微工作。 [向右R]网络数据很辉煌,但这样的虚假繁荣,会更加增加生存的焦虑。这种被动无力的状态体现了现在平台经济对劳动力的完全支配,最可怕的是你在网络发表出来的反对与呐喊,也会很快融入到大数据的喧哗中。 [向右R]当下馆子变成了网络点餐,送餐平台扩大了骑手等劳动力供应规模,但实体店在租金人力资本上涨中不断倒闭,骑手的工资也越赚越少,而到手的餐食也更加不卫生,这样的连锁反应其实就是如今平台经济发展中带来的暗黑一环。 [向右R]书中结尾提及了工人反抗,也预示着未来的运动风暴。作者引用马克思与莫里斯的观点去指出职业的连贯性和灵活性,需要社会大变革,来达成人类与智能机器的和谐共存,而这个理想世界需要被人制造出来,或许微工作加速了这一进程。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