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螺丝的人已经没有了螺丝钉精神

泽睿谈文学 2024-03-21 12:27:45
[向右R]在美国社会学家理查德·桑内特的《没有面目的人:新资本主义之下工作的个人后果》将研究课题指向弹性资本主义制度下不稳定的工作特点。书中开头就列举了一对父子,一个从事体力劳动养家糊口追求美国梦的恩里克,努力十五年买房育儿计算自己的退休金颐养天年,他对儿子瑞科严格要求其能迈入上流社会。而瑞科实现了阶级跨越,但生活方式已经与他父亲截然不同,他十四年工作生涯,搬了四次家,工作也是一变再变,从一开始西海岸投资公司就职、裁员、重新再入职创业,对未来工作的失控状态让年轻人内心忧虑不已。 [向右R]无论中西,从二战后到21世纪,大多数人都乐于在一个单位,一个职业工作到老,拿中国来说,工厂还是企事业单位工作,每个月拿固定的工资、稳定的上升渠道、可观的福利保障,俗称“铁饭碗”,到了现在,也是很多家长要求孩子必须想方设法“考公”进去。 [向右R]但如今的年轻人不满足一眼就能望到头的工作,这样的工作门槛也高。而高风险与科技挂钩、自主创业的工作吸引了众多年轻人,很多人不想重复父母工作的模式,而是开启自己的风格。但如今的工作已经发生了很多变化,尤其是历经金融危机和社会动荡之后,任何工作现在都没有所谓的稳定,而是更呈现合同制、更加零散。 [向右R]例行劳动有序进阶的模式就是常规工作,目前因为经济的不稳定成为现在年轻人的重要选择,看每年增加的考公人数就知道了。经济专家亚当斯密承认其积极性,也认为常规工作让人头脑僵化,死气沉沉。 [向右R]书中多次提及“弹性”这个专业名词,目前的弹性工作,呈现专业化与碎片化。更多的人涌入劳动力市场,官僚主义制度的重塑、生产的弹性专业化、散点状的集权化,让人看到了弹性的自由,却忽略了其中的无序。 [向右R]当既往工作经验在新科技发展中没有用武之地,对工作的忧虑与自我价值的怀疑就会上升,这其中的工作伦理会让人难以直面人性。这也就理解为什么现在招聘都是三十五岁以下,因为工作经验不能代替新技术的掌握和年轻人的冒险精神。 [向右R]这本书可和《后工作时代:平台资本主义时代的劳动力》一书一同阅读,时代在变化,工作内容方式也在变化,那么打工人需要未雨绸缪,如福柯所说“掌管自身”。在如今后现代政治经济学的时间经验中,自我永远无法完成,而适应当下,对新事物保持开放的状态,或许能让人会应对如今的社会变革,但更多的还是需要社会的干预,毕竟制度出了问题,谁都深陷其中。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