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辨证治疗胆囊息肉,你属于哪一种?

杨小平小杨 2024-02-07 19:51:06

息肉在古代被称作 “瘜肉”, 《灵枢经·水胀》记载 “夫肠蕈者,寒气客于肠外,与卫气相搏,气不得荣,因有所系,癖而内著,恶气乃起,瘜肉乃生”,指出息肉系外邪侵袭,气机郁阻,瘀血留着而生。《灵枢·经脉》述: “胆足少阳之脉,是动则病口苦,善太息,心胁痛,不能转侧。”根据临床症状和发病特点,可将其归属于中医的 “胁痛”、“胆胀”、“痞满”、“积证”、“肠蕈”等病的范畴。

饮食所伤作先导,起居失宜是契机,情志失调为诱因

饮食所伤 一是指饮食不节,过食肥甘,嗜酒无度; 一是饮食失衡,饥饱无常,生冷过度,进食失时。《素问·其并论》有云: “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脾胃论》有载: “油腻厚味,滋生痰涎。”过食肥甘,损伤脾胃,痰湿膏脂堆积体内,其人多形体肥胖,血液粘稠,血流滞涩。酒者,味苦、甘、辛,大热,有毒,乃水谷之液,入中焦后直走血分,过饮必伤血耗气。饮食失衡,易伤脾胃生生之气,水谷不化精微,脏腑、四肢、百骸、孔窍失养,废而不用,久必正气损伤百病丛生。总之,饮食所伤,积滞内停,必使中焦壅塞,气机失调,精微不归正化,不养脏腑,而变生痰浊湿热,继则郁结肝胆,疏泄失司,气血瘀滞,久而发为有形之物。

起居失宜 天有四气,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疴疾不起。胆附于肝,互为表里,同应春气,逆春气,则少阳不生,肝气内变。起居失宜,作息紊乱,违背四时阴阳变化,特别是贪黑熬夜,最易影响少阳胆气生发,使胆气拂郁,而肝气应之,升降失调,木气渐虚,其用必损,故胆汁输泄不及,结而成积。

情志失调 《素问·举痛论》云: “百病生于气。”《丹溪心法》亦有云: “气血冲和,万病不生,一有拂郁,诸病生焉。”于人言之,全身之气和则为正气,不和即是邪气。 《内经·阴阳应象大论 》中说: “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 ( 思) 、忧、恐。”指出人之情志皆由脏腑之气所化生,但二者可相互影响,脏腑气虚则情志失调,反之情志失调亦可致脏腑气虚,病变内生。“怒则气上”, “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情志致病,始病在气。胆囊息肉成因责之于情志失调,一为暴怒太过,一为忧思郁盛。李东垣《灵兰秘典》言: “怒、忿、悲、思、恐惧,皆伤元气。”明确指出情志异常可致人体正气亏虚,为疾病发生埋下伏笔。暴怒可致肝胆气机逆乱,一方面自身脏腑之气损伤,或致胆汁化源受阻,或致胆汁排泄不畅,终郁结生变; 一方面气有余便化火,血随气乱,火迫血行,不循常道,泛溢脉外,变生瘀血,阻滞少阳经络。总之,情志失调先损人之全身正气,继而痰湿瘀热互结,正虚邪胜而病成。

因此胆囊息肉与气、血、湿、热、痰、瘀等病理因素关系密切,主要病位在胆腑,与肝胃关系最为密切,通过对 200 例确认为胆囊息肉的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发现胆胃郁热证、肝胆气滞证、痰瘀互结证三型为常见证型。

现中医学治疗胆囊息肉,以活血化瘀药、补虚药、利水渗湿药、理气药、和清热药等五类药物为用药主体,其中活血化瘀类药物的使用居于首位; 以理气活血、清热解毒、化湿祛痰、软坚散结为基本治疗方法。所以由于每个人体质不同,辨证论治就显得十分关键,清楚自己的证型,才能更好的对症入药。

0 阅读: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