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华同意去相亲,相亲对象是胡阿姨的儿子,若华本不满意,但为了不让秀丽再给她介绍其他人,决定继续跟这个人见面。
秀丽告诉若华,小胡对她十分满意,都计划好了未来。
在相亲市场上,若华的年纪就是最大的筹码,当然,这种妈妈朋友同学介绍的相亲对象只能说能凑合过日子,并且这种情感的结合相当不稳定,至少不适用于这个年代的年轻人。
男性一旦走到相亲这一步,不是想找个女孩随便玩玩,那么就是自身情商有问题,但凡情商没有问题,自身条件还不差,早就有女性追他了。
在相亲的道路上,常常会遇到各种类型的男性。有些是妈宝男,他们依赖母亲,缺乏独立思考和决策的能力。
还有一些性格有问题的男人,他们或许自大、傲慢或者内向、孤僻。然而,不能忘记,一个真正的好男人,是不会一直单身的。他们会早早地被懂得欣赏他们的女性发现,建立起幸福美满的家庭。
若华到学校去找安心,说起在北京遇到刘经纬的事。
这次在北京和刘经纬见面,让她重新拾起初中不堪回首的记忆,让她觉得自己像13岁那年一样,面对秀丽对她的差评,除了哭没有任何办法。
就像留不留在北京这件事的选择一样,她还是要无奈接受现实。
若华质疑秀丽是否爱自己,安心宽慰她。
若华面对母亲的肆意妄为,不仅不加以制止,反而纵容其行为,这其中或有缘由。
首先,她生性善良柔弱,面对母亲的固执己见,她既无计可施,更无力去改变母亲的想法。其次,物质条件的匮乏也是她无法与母亲对抗的一个重要原因。
然而,当她拥有足够的财富时,这种物质上的丰盈将转化为她内心的力量,赋予她对抗不公的勇气。
若华的软弱并非无法改变,物质的匮乏也并非不可逆转,只是她尚未找到那股抗争的勇气和力量。
既然改变不了母亲的性格,那么就远离她就好了,没必要让陪伴和可怜成为自己的束缚,这样除了互相折磨,其他的什么都不会有。
女性可以不依靠男人,同时也要相信自己,当断不断反受其乱,若华越是让步,其实也就让母亲更加变本加厉,过好自己的生活,然后再回头照顾母亲也是一样的。
刘经纬看来和若华应该有故事,这个故事应该还会延伸下去。
若华穿着性感和小胡见面,秀丽和胡阿姨在隔壁偷听。
若华编造了自己主富的情史和十几个男朋友的经历,让秀丽在胡阿姨面前彻底丢了面子,她用这种方式表明和母亲的对抗。
情史丰富就是让秀丽没了面子,反而成为单纯的小白兔才是秀丽想看见的样子,秀丽一面教育她应该有个好工作,学会同情人。
一面还要干预她找个好婚姻,但凡有这样母亲的存在,子女的婚姻一定没有好下场。
若华同情母亲失去了丈夫又失去了儿子,可是这种同情就是会让秀丽变本加厉,所谓的爱成为了子女的负担,所谓的同情也成为了毒药。
若华的这种对抗方式犹如一场无意义的挣扎,看似在秀丽面前失了面子,却不知这样的行为反而让更多的男人对她有了不正经的印象。
有些男人,内心深处总是喜欢和这种不正经的女孩调情。
如何既反抗又不让秀丽伤心,这也许是她一生都需要深思的问题,鱼和熊掌就是不可兼得,学会暂时放下一件事,这样回头来才能达到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