弑母无罪案,皇朝的政治正确远重于律法公正

悠然修 2023-04-06 13:09:49

嘉靖八年家住北京城东锡拉胡同的张福到东厂大堂喊冤,声称邻居张柱(武宗孝静毅皇后夏氏的表兄)殴杀了自己的母亲。

虽然张柱是皇亲,但是张福的身份也不简单,他是武宗生母孝康敬皇后张氏的侄孙。平日里张福仗着皇亲的身份厮混于市井,在东厂里也有不少熟人。因此东厂就没顾忌张柱的身份,简单侦缉后以杀人罪将其拘捕。

世宗最初知晓此案时并不怎么重视,他只是令东厂将案子移交给刑部结案了事。但是刑部接手后,这个案子却发生了逆转。

因为事涉皇亲加上嫌犯张柱喊冤,刑部出于谨慎并未直接采信东厂的勘察。负责审理的郎中魏应召不仅仔细审问了当事双方,还查访了他们的家人和邻里,这一查就让他挖出了黑幕。

张福的邻居们证实,张柱平日安分守己与张福母亲并无冤仇,没有杀人动机。张福日常则忤逆不孝,不但不服自己母亲的管束,还常与母亲争执推搡。事发当晚邻居们还听到了张福与其母亲的争吵声。

更重要的是张福的亲姐姐直接指证凶手是张福,母亲是在与张福口角争执中被张福推倒,头撞桌角而亡。

魏应召经过反复核实后确认,此案东厂偏听偏信,是张福弑母后为脱罪而嫁祸诬告张柱。最后魏应召判张柱无罪,并以十恶不赦中的“恶逆”之罪拟判张福凌迟处死。

案件的突然翻转,不要说张福,东厂也同样紧张不已。因为这意味着东厂缉查不明,冤枉了无辜。本来朝野对东厂就怨声载道,加上世宗登基后新政的一个重点就是裁抑宦官势力。这个案子如果就这么结案,朝堂官员势必会借此进一步打压东厂。

因此东厂坚称“凶手”是张柱,上疏弹劾刑部审理不明、制造冤案。但没有物证、人证让东厂很难就案情与刑部争辩,于是东厂另辟蹊径针对世宗的心理搞起了“诛心之论”。

这个时期获取“大礼议”初步胜利的世宗正在巩固和扩大自己的战果,继续拿礼仪大做文章。方法是借孝道不断抬高自己生母章圣皇太后蒋氏,意图让她顶替武宗生母张太后的地位。为此世宗史无前例地让蒋氏“谒庙”。

五年秋,章圣太后将谒世庙,礼官议不合。书以目眚在告,上言:“母后谒庙,事出创闻,礼官实无所据,惟圣明裁酌 …… 此天子大孝也。”

《明史·卷八十五》

注:“大礼议”指嘉靖登基之初,以内阁大学士杨廷和为首的众文官试图让世宗改认孝宗为父,并数次封驳了世宗追封自己生父的诏令,世宗的皇权一度岌岌可危。

可以说世宗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目的,以自己为表率正在极力营造“子必孝母”氛围。

东厂迎合世宗之意,提出的第一个辩驳理由就是“世间岂有杀母之人”。一句似是而非的怀疑,就把此案的论调引到了一个新的方向。有官员试图以此案来攻击世宗的“子必孝母”,这是故意嘲讽正极力宣扬孝道的皇帝、试图破坏皇帝营造祥和氛围的阴谋。

东厂的第二个理由则是“法司妄出人罪”,意指朝堂官员想通过舆论、“公议”来定罪、定案。这也触碰了世宗敏感的神经,因为嘉靖三年,杨慎凭一句“国家养士百五十年,仗节死义,正在今日”,喊出了让世宗狼狈不堪的“左顺门”事件。

东厂果然把准了世宗的脉,这个案子立即就引起了世宗的高度重视和明显的偏袒。世宗以审理不清为由传令将魏应召逮捕审问,并命三法司会同锦衣卫重审此案。此时的外朝官员们并未意识到世宗重视的原因,以为皇帝只是怀疑可能存在冤情。

主持会审的都察院左都御史熊浃,复审后认为魏应召的审理和判罚都是没问题的。原本由他上报,就算是世宗不接受,起码也不会认为朝臣们是在故意作对。因为熊浃在“大礼议”中支持世宗并获宠信,算是世宗的“私人”。

但是参与会审的大理寺左少卿曾直却火上添油“助攻”了东厂。

曾直不但就此案劝谏世宗,不要因为东厂归天子直辖就过于相信他们而轻视刑部的裁断。还画蛇添足的指出,魏应召的判罚是正确的,审案官员不应该揣摩皇帝意图而不论是非曲直。

曾直的本意是什么已难确定,但是结合当时的实际情况,世宗很有可能认为曾直是告诫朝堂官员们不要像大礼议之初的少数“投机”大臣那样站队皇帝。要知道那时如果不是张熜等少数官员的支持,世宗这个“光杆”皇帝很有可能斗不赢杨廷和。

这让世宗愈发相信,案件背后有“阴谋”,必须扼杀。

世宗遂以“徇情曲护”为由,将熊浃、曾直等会审官员撤职查办,命令刑部重新审理此案。案件事实如何已经不重要了,世宗心里已经结了案,只是这时朝堂官员们还未觉察,因此君臣之间的裂缝进一步被拉大。

世宗明显拉偏架的做法,引来众科道言官的劝谏。

他们认为“弑母”乃十恶大罪,皇帝要求仔细审理是没问题的。但是张福邻里和姐姐的证言、刑部勘察结果以及三法司的会审,均表明张福才是凶手,可谓罪证确凿。皇帝如果不信,可以将人证分派不同官员审理比对、核实。在没有任何实据的情况下,仅凭怀疑就将一众官员撤职问罪,显然不妥。

为了说服世宗,工科给事中陆桀、刘希简习惯性的搬出祖制和先帝来说事。希望世宗能够效仿孝宗礼尊和信任外朝大臣,这样皇朝才能长治久安。这类话对别的皇帝说即便他们不认同也没什么事,但是对世宗说就不行。

因为世宗登基时折腾出来的“大礼议”,就是以杨廷和为首的朝臣要求世宗改认孝宗为父。抬出孝宗实际犯了世宗的大忌讳,何况他本就在怀疑朝臣想借此案“搞事”。因此世宗下令将陆桀、刘希简打入诏狱严加审问。

至此刑部官员们算是明白了,世宗就是要营造“子必孝母”,张福必须无罪。

最终弑母凶犯张福逍遥法外、张柱判斩刑、为张柱伸冤作证的街坊被判诬告充军、张福的姐姐也被判鞭笞。同时办了“冤案”的刑部郎中魏应召革职充军、刑部尚书、大理寺卿、都察院左都御史等参与会审的官员全部被牵连革职。

皇帝的威仪、意志再次得到了伸张,皇权也借此进一步被巩固和集中。对于世宗而言付出的代价是微弱的,不过是“不重要”的律法公正而已。

2 阅读:136
评论列表
  • 2023-04-07 16:37

    这案子总结的可以[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