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这几年,我们这边的医院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医药类大学也是越办越多。
但奇怪的是,找到真正能给病人看好病的医生似乎变得越来越难了。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儿呢?
我认识的很多老同学毕业后,纷纷选择学习西医,拿起手术刀,走上了救死扶伤的道路,努力实现他们的人生价值。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我也不能随便对别人的选择评头论足。
不过,要是有人打着治病救人的幌子,却把病人的辛苦钱给昧下,满足自己的私欲,那可真叫人无法容忍。
有句古话说得好:“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当一个人只顾着追求物质享受时,他的医术肯定是难以提升的,因为他已经偏离了正轨,把做医生的良心给丢了!
我说这些并不是想炫耀自己,更不是想批评别人,只是想给病人多提供一种治疗思路罢了。
给你们讲讲去年的一个病例吧,这位患者出了十多年的汗,还常常感到心慌意乱,精神不振,晚上睡觉也不安稳,身体总是感觉热乎乎的,特别怕热。
了解到这位患者的具体病情后,我给他开了个中药方子:黄连、黄芩、生地黄、生牡蛎、浮小麦、甘草、白芍、鸡蛋黄、枸杞。
患者服用了七剂药后,出汗的问题有所缓解,但手脚心和腋窝出汗的现象仍未见好转。
于是继续服药六剂,总计服了25剂药后,患者所有的不适症状全部消失,出汗的毛病也治愈了。
那么,这位患者为何会出现出汗问题呢?
中医理论认为,肝脏主要负责调控情绪。从这位患者的症状来看,他一紧张就容易出汗,下午时分会感觉热乎乎的,怕热,晚上睡眠质量差,常做噩梦,这正是典型的肝阴虚表现。
肝阴虚会导致体内产生内热,进而引发津液流失,长此以往,阴液不足,血液亦随之虚弱,最终发展为心阴虚。
《黄帝内经·素问集注》中有言:“心主血,汗乃血之液。”换言之,汗液实为心脏所分泌的津液。
心阴不足,热邪便会侵袭津液,从而引发多汗、心悸等症状。
对此应如何应对呢?
首先需补充肝阴、心阴,滋养肝血:生地黄、枸杞、鸡蛋黄、白芍。
生地黄与枸杞相配,补肝阴之效更为显著。鸡蛋黄能滋补心肝阴,兼养肝血,再加入白芍,补血之力更为显著。
其次,需清热泻火:黄连、黄芩。
黄连能清解中焦之热,黄芩则能祛除上焦之热,二者合用,可有效消除阴虚所致之燥热。
第三,须收敛汗水:浮小麦、生牡蛎。
浮小麦具收敛汗水、止汗之功,为常用之止汗良药。生牡蛎与浮小麦相似,皆能有效控制汗液分泌。
自踏入医学领域以来,我始终坚守一信念:必以最简洁之法,使患病之人花费最少,获得最佳疗效。
如今,将此方公诸于众,因我绝非如制药巨头般垄断市场,亦非如伪中医般,表面打着中医之名,实则欺瞒病患。
无论外界如何看待中医,我济世救人之心永不更改。切记,若不将病患利益置于首位,那你也就别指望能赢得病人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