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新中国的第一面国徽呼之欲出。在北京的一间工作室里,林徽因正带领着她的团队反复推敲着设计方案。这一天,一位年长的设计师提出:"何不用康乾年间那繁复精美的线条?"林徽因轻轻摇头,提出了一个令人意外的建议:"不如,我们去霍去病将军墓看看。"这个建议,让在场的人都有些困惑。霍去病墓与国徽设计,究竟有什么关联?
新中国的重托
1949年8月的一天,北平百花深处的一间平房里,灯火通明。这里是中南海建筑工程处的临时办公室,几位设计师围坐在一张长桌前,桌上摆满了各式各样的设计稿。
"林先生,这个任务要在两个月内完成。"一位工作人员递过一份文件,"这是中央的指示。"
林徽因接过文件,轻轻点头。她知道,这份设计任务意义非凡——新中国的第一面国徽即将诞生。
第二天一早,林徽因就召集了团队成员。她带来了梁思成、莫宗江和陈志华等多位建筑界和美术界的专家。这些人都是新中国成立前后活跃在建筑和艺术领域的佼佼者。
"同志们,"林徽因站在黑板前说,"我们要设计的不是一般的图案,而是新中国的象征。"
一位年轻的设计师举手发问:"林先生,我们是不是可以参考其他国家的国徽设计?"
"这个问题问得好。"林徽因拿出一叠资料,"我已经让人收集了世界各国的国徽样式,但我们不能简单模仿。新中国的国徽,必须有我们自己的特色。"
团队开始紧锣密鼓地工作。他们分成了三个小组:一组负责收集历史资料,一组研究构图方案,还有一组专门绘制草图。
"天坛的构造很有意思。"一天,莫宗江指着照片说,"你们看这个圆形的设计,是不是很适合作为国徽的基础?"
林徽因认真地看着照片,说:"天坛确实代表着中国传统建筑的精髓,但国徽需要更加简洁有力的设计。"
随着工作的推进,各种困难逐渐显现。有的设计太过复杂,有的又显得过于简单。更重要的是,如何在一个图案中体现新中国的精神,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整个团队。
9月初的一天,周恩来来到了工作室。他仔细查看了每一份设计稿,最后对林徽因说:"国徽要庄重大方,既要有历史的深度,又要有时代的气息。"
这句话给了林徽因很大的启发。她立即调整了工作方向,要求团队成员深入研究中国传统艺术,特别是汉唐时期的艺术风格。
一次,团队成员们正在讨论设计方案,一位老艺术家拿出了一幅康熙年间的宫廷图案。"你们看,这些线条多么精美。"他说,"用在国徽上一定很漂亮。"
两种艺术风格的较量
面对那位老艺术家的建议,林徽因并未立即表态。她走到窗前,望着院子里那棵古老的槐树,缓缓说道:"康乾年间的艺术风格,确实精美绝伦。"
这句话在工作室里激起了一场热烈的讨论。支持康乾线条的人很快形成了阵营,他们拿出了故宫的建筑图样、清代的官服纹样,甚至还有乾隆年间的御用印章。
"你们看,"一位年逾六旬的老画师指着一幅龙袍图案说,"这些纹样多么精致!每一笔都像是用头发丝勾勒出来的。用在国徽上,一定能展现我们国家的文化底蕴。"
确实,康乾时期的艺术风格以其精巧细腻著称。那些繁复的线条,就像是编织成的锦缎,每一个细节都经过精心雕琢。但正是这种精致,引发了另一派人的质疑。
"太过繁琐了。"陈志华站起身来说,"国徽要让每个人一眼就能记住,这样复杂的纹样,普通百姓怎么理解?"
这时,莫宗江从包里拿出了一叠拓片。那是他前几天从西安带回来的,全是汉唐时期的石刻作品。"同志们,看看这个。"他铺开一张拓片,"这是汉代的'马踏匈奴'石刻。"
拓片上的线条刚劲有力,虽然简单,却给人一种震撼之感。马匹奔腾,将士挥戈,每一笔都充满力量。
"再看看这个。"莫宗江又拿出一张,"唐代的'昭陵六骏',你们感受一下这种气势。"
林徽因接过拓片,仔细端详。她回忆起十多年前在西安考察古建筑时的情景,当时她就对汉唐时期的艺术风格留下了深刻印象。
就在争论陷入胶着时,林徽因开口了:"康乾的线条,像是精心装扮的贵族,而汉唐的线条,则是英雄未卷江湖雨。我们的国徽,究竟该用哪一种?"
她的这个问题,让整个房间陷入了沉思。窗外的月光洒进来,照在墙上挂着的那些设计稿上。一个设计师轻声说:"林先生,您是不是已经有想法了?"
林徽因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说:"明天,我们去一个地方。那里,或许能给我们答案。"
"去哪里?"大家异口同声地问。
"霍去病墓。"林徽因说着,收起了桌上的图纸,"在那里,我们能看到真正的汉代艺术。"
霍去病墓的启示
第二天一早,林徽因带领团队来到了霍去病墓。秋日的阳光洒在古老的石刻上,两千年前的艺术杰作在晨光中显得格外庄重。
"刚才一路上,大家都很安静。"林徽因站在墓前说,"现在,说说你们的感受吧。"
莫宗江第一个开口:"这些石刻,完全不同于康乾时期的风格。"他指着一块巨大的浮雕,"您看这些线条,有棱有角,一笔一划都充满力量。"
确实,霍去病墓的石刻与清代的艺术风格形成了鲜明对比。这里没有繁复的装饰,没有精巧的雕琢,有的只是大气磅礴的线条和气势恢宏的构图。
"这块石刻上刻的是霍去病的战马。"林徽因指着一块形状独特的浮雕说,"你们看,虽然只用了寥寥数笔,但马的神态、动作,都刻画得很传神。"
陈志华拿出画板,开始临摹石刻上的线条。他发现,这些看似简单的线条,实际上蕴含着深厚的艺术功力。每一笔都经过精心设计,既保持了视觉的冲击力,又不失细节的表现。
"林先生,"一位年轻设计师问道,"为什么您要带我们来看霍去病墓?"
林徽因没有直接回答,而是问道:"大家知道霍去病是谁吗?"
团队中有人答道:"汉武帝时期的大将军,年仅二十四岁就官至大将军,为汉朝开疆拓土立下了赫赫战功。"
"对,"林徽因接着说,"而他的墓,就体现了那个时代的精神。你们看这些石刻,没有一处是为了装饰而装饰,每一笔都是为了表达力量和精神。"
一位老艺术家突然意识到了什么:"就像我们现在要设计的国徽!"
林徽因点点头:"汉代是我们历史上最强盛的时期之一,当时的艺术风格,正是这种强盛的体现。简洁有力,不事张扬,却自有一股大国之风。"
团队成员们围着石刻仔细观察,不时拿出笔记本记录。渐渐地,大家开始理解林徽因的用意。那些在康乾时期被过度装饰的艺术风格,在这里显得有些多余。
"你们发现了吗?"林徽因指着一处石刻的边缘,"汉代艺术最令人叹服的,就是它的留白。该简化的地方绝不拖泥带水,该突出的地方又格外有力。"
就在这时,一缕阳光透过树枝,照在石刻上。那些刚劲的线条仿佛活了起来,展现出一种特殊的韵律感。
"拿出你们的设计本。"林徽因说,"现在,我们就在这里画几稿。但记住,不是要照搬这些图案,而是要领会这种精神。"
整个上午,团队就在霍去病墓前写生、讨论。午后,当他们收拾画具准备离开时,每个人的本子上都已经有了新的构思。那些线条,不再是清代的繁复,而是充满了汉代的气势。
最终方案的诞生
从霍去病墓回来后的那个晚上,工作室里的灯一直亮到了深夜。林徽因和团队成员们围坐在长桌前,开始将汉代艺术的特点融入国徽设计中。
"红色要纯正,不能太暗。"林徽因拿起一支画笔,在纸上勾勒出一个圆形,"这个弧度要像太阳一样,既要有光芒,又要庄重。"
陈志华提着一盏油灯凑近看:"林先生,您看这个构图如何?把天安门放在正中,五角星在上方。"
"对,就是这个意思。"林徽因说,"但线条要再简练些,你看霍去病墓上的那些石刻,就是用最简单的线条表达最强的力量。"
就在这时,莫宗江从档案室搬来了一摞历史资料:"我找到了汉代的一些官印和印玺,你们看这些边框的处理多有意思。"
团队成员们凑过去看,那些两千年前的印玺,虽然年代久远,但线条依然清晰有力。特别是那些方正的边框,给人一种稳重庄严的感觉。
"把这种边框的风格用在国徽上如何?"林徽因说,"但要把方形改成圆形,像太阳一样。"
第二天一早,周恩来来到了工作室。看到桌上的新设计稿,他拿起仔细端详:"这次的设计和之前大不一样啊。"
"是的,"林徽因解释道,"我们去了霍去病墓,从汉代艺术中得到了很多启发。这个设计,我们用了汉代的线条特点。"
周恩来点点头:"很好,继续完善。记住,这个国徽要代表新中国的精神,既要有历史的厚重感,又要有面向未来的朝气。"
接下来的日子里,团队开始了最后的冲刺。他们反复调整每一条线的弧度,每一个角的大小。有时为了一个细节,整个团队能讨论一整天。
"谷穗的弧度再改改。"林徽因说,"要像丰收时的麦穗一样饱满。"
终于,在经过无数次修改后,最终的方案诞生了。当林徽因将这份设计稿摆在桌上时,整个房间都安静了。
那是一个庄重大方的圆形设计,中间是天安门,上方是五角星,周围是谷穗。每一条线都像是从汉代石刻中走出来的,简洁有力,yet又充满动感。
"这个设计,就是我们要的。"周恩来看着最终方案说,"它既有中国传统艺术的神韵,又有新时代的气息。"
一位老艺术家感慨道:"现在再看康乾的那些繁复线条,反而显得有些多余了。"
"是啊,"林徽因说,"有时候,最简单的线条才能表达最深的含义。"
这份设计稿很快被送到了中央。毛主席看后,也给予了高度评价:"好,就是这个味道。这个国徽,既有古老中国的底蕴,又有新中国的朝气。"
历史的选择
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了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的决议。当林徽因站在会场上,看着自己设计的国徽被正式确立的那一刻,整个会场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林同志,"会后,一位代表走过来说,"这个设计太好了,简单大气,又很有寓意。"
林徽因微笑着说:"这是整个团队的功劳,特别是那次去霍去病墓的考察,给了我们很大启发。"
很快,新中国的第一面国徽在各地开始制作。当工人们按照设计图纸雕刻模具时,都赞叹这些线条的简洁和力度。
"这些线条看着简单,但要雕刻得恰到好处却不容易。"一位老工匠说,"每一笔都要刚劲有力,像汉代石刻一样。"
1949年10月1日,当第一面国徽在天安门广场上亮相时,现场的群众都被这个庄重大气的设计所震撼。那个采用汉唐线条的圆形图案,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看,那个五角星多像天上的星星!"人群中有人说。
"谷穗的设计也很妙,像丰收时的麦田一样!"又有人附和。
这个国徽的确包含了很多寓意。圆形的外框象征着团结,中间的天安门代表着人民政权,五角星代表着革命的领导,麦穗和齿轮则象征着工农联盟。
在之后的岁月里,这个国徽出现在了越来越多的地方。它被印在公文用纸上,挂在政府机关的墙壁上,甚至被制作成徽章,别在人们的胸前。
"每次看到这个国徽,就想起当初在霍去病墓前写生的情景。"多年后,陈志华回忆说,"那次考察真的改变了我们的设计思路。"
1950年,一位外国记者参观中国时,特别注意到了这个国徽的设计。他在报道中写道:"中国的国徽设计独具特色,它既传承了古老文明的艺术精髓,又展现了新时代的气象。那些简洁有力的线条,让人联想起中国古代的青铜器和石刻艺术。"
林徽因后来在一次讲座中说:"当初在设计国徽时,我们面临两个选择:是要康乾时期的繁复,还是要汉唐时期的大气。最终,历史给了我们答案。"
这个采用汉唐线条的国徽,不仅成为了新中国的重要标志,更成为了一个时代的见证。它告诉人们,在艺术创作中,有时最朴素的表达,反而能传达最深刻的含义。
小编写文章就好好查查资料,1949年9月确定的只有国旗国歌。国徽是1950年才确认通过,并于1950年国庆才挂上的。49年的时候国徽都没有确定怎么挂上去?但凡你百度百科一下
霍去病:关我什么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