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诚甩卖北京“御翠园”项目,他又要跑了?

新洞察 2024-10-30 14:27:26

10月28日,有市场消息称,李嘉诚旗下位于北京朝阳区东四环的“御翠园”项目以7.6折的价格甩卖,特价房仅7.6万/㎡,远低于周边二手房价格。

御翠园位于北京朝阳区核心地段,该项目的建委指导价是9.98万/㎡,李超人此番打折出售,不仅大幅低于备案价,而且跟周边的二手房相比,每平米便宜了两三万块钱。

各地都在说房地产回暖,鼓吹大家买房。结果李超人自己打折出售房产,潇洒离场。

事实上,这并不是李嘉诚第一次采取类似的销售策略。

去年8月,他位于香港九龙东的“亲海駅II”楼盘,也曾以7折的价格甩卖,比周边二手房价低了三成,并迅速售罄。

此外,今年4月,李嘉诚的长实集团与港铁集团合作开发的港岛南岸项目也推出了7.8折的优惠活动。而在今年7月,李嘉诚在东莞的海逸豪庭项目更是推出了30套特价房,最低售价仅为1.3万元/平米,较备案价格便宜了近一半。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在今年2月,香港楼市全面取消限制措施后,虽然市场一度火爆,但很快就回归平静,房价逐步跌至2016年9月的水平。

香港电视剧《创世纪》中有句话,这么描述房地产:谁用地用得最好,谁就是赢得这个世界的人。毫无疑问,房地产一个绕不过去的名字,就是李嘉诚。

李嘉诚玩地产的方式非常简单粗暴,借钱买地,囤地捂盘,坐等土地升值以后,再拿出来慢慢地开发销售。

比如这次打折的北京御翠园项目,其实早在2001年,李嘉诚就以7个亿的价格,拿到了这块地。

这块地的规划建筑面积超过了44万平米,平均楼面价还不到1600元/㎡。

从拿地时间开始算起,在御翠园项目上,李嘉诚已经磨蹭了二十多年。

以御翠园现在打折出售的7.6万/㎡计算,在这二十多年时间里,房价相比地价上涨了将近50倍。

自改革开放以来,李嘉诚迅速进入大陆房地产市场,然后就把拿地囤地的招数用的炉火纯青。

在上海,囤地13年,最后暴涨28倍。在武汉,2005年买入花街楼项目,十多年未动工。在重庆,囤了十年的地,2019年200亿卖出。

在广东各地囤的就更多了,两只手数不过来,东莞那个海逸豪庭,磨蹭的开发了20年。前几年房价高的时候,国家出台各种政策严控房价,而李嘉诚却一直在钻政策的篓子。

2020年,成都市向各金融机构下发通知,以打击捂地捂盘为由,要求禁止向李嘉诚旗下的和记黄埔地产(成都)有限公司提供新增融资、贷款、重组等服务。原因还要追溯到2004年,当年李嘉诚旗下的长实集团,通过土拍获得成都高新区1036亩土地, 以21.35亿总价拿下,楼面价仅1030元/㎡。

从2004年算起,杨过小龙女都重逢了,超长待机的李嘉诚还没有把这块地开发完。

上一次开盘是2016年,房价为1.2万-1.6万元/㎡。然后这个项目剩了两期6750套房子,一直不未对外销售,到了2020年已经涨到2.5万元/㎡。

银行不给贷款也无所谓,李嘉诚反手就以78.47亿港元把该项目卖给内地开发商。

估算一下,李超人这一个项目的利润,就高达百亿,比多数千亿房企一年的盈利还高很多。

李嘉诚这一手,比内地开发商的高周转、高杠杆,疲于奔命地干苦活、累活,不知高明了多少,而且赚到的还更多。

除了迟迟不开发捂盘惜售高价套利之外,李嘉诚还试图通过把钱借给国内缺钱的开发商,让他们购买自己的项目,通过合同约定绕过政府的限制。

靠着改革开放和地产风口的红利,李嘉诚在大陆赚得盆满,然后反手就开始转移资产。

2013年,他以26亿元的价格出售广州西城都荟广场;2014年,他以57.5亿元的价格出售北京三里屯地标建筑盈科中心;2015年,以5.2亿元价格出售香港新界商业地产物业盈晖荟;……李嘉诚谋划的战略布局就是“西进东退”,抛售内地资产,转投西方国家。

特别是赶在中国外汇管制之前,陆续把自己的大陆资产撤走转移到英国。2015年新华社旗下智库机构“瞭望智库”发布题为《别让李嘉诚跑了》的文章,对李嘉诚撤资的行为进行了严厉的抨击。

然而批评归批评,并不是每个人都有李超人那么大的能量。强如王健林,在海外买买买,被银行抽贷,最终不得不断臂求生。风光如皮带哥,曾经力压李超人,现在也在里面踩缝纫机。

李超人做的都是简单的生意,但不是谁都能做。李嘉诚投资的地产、港口、超市和电讯公司,全靠垄断和结盟赚钱,什么行业当红便进入该市场。

在香港李嘉诚被称为李半城,香港大量土地,一直处于闲置、荒废状态。在人口暴增的同时,建筑用地被捂盘,导致香港房价一飞冲天。

紧张的住宅用地一直是香港严重的社会问题,后来这些套路也都被带到了内地。在内地低价拿地,长时间捂盘不开发,在其他人辛辛苦苦把城市建设好以后,高价卖地收割财富。新加坡总理李光耀曾不屑地评价李嘉诚,“他制造了什么行销世界的产品了吗?没有!”一个教授曾说:“李嘉诚这种商人,是永远得不到民众的尊敬的,因为他的生意并不是让大家都获益,而是自己榨取了最大利益,让更多人的受损。”面对质疑,李嘉诚说,不要拿空洞的道德来衡量我,我只是一个商人。

李嘉诚说得倒也没错,其实从一开始,他就是按照商人的准则去做事。

“不赚最后一个铜板”,是他的人生信条。他也是这么践行的,在他超过70年的营商生涯中,没有遭受过一次财务上的紧张。

李嘉诚这个人,完整见证了军阀混战、日军侵华、英军撤离、日军战败、国民党败退、新中国成立、改开前的30年、改开后的40年。他全程见证了香港的崛起,也见证了大陆的崛起。在这个过程中,李嘉诚大赚特赚的同时,口碑却在日渐下滑。

其实,变的不是李嘉诚,而是这个社会。

0 阅读:12